APP下载

“有意”与“故意”的语义语用差异

2021-01-17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谓词副词老舍

刘 畅

(淮北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安徽 淮北 235000)

“有意”与“故意”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组近义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对“有意”释义为:动词,“有做某事的愿望”;动词,“指男女间有爱慕之心”;副词,“故意”。对“故意”的释义为:副词,“有意识地(那样做)”;名词,“法律上指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造成侵害他人的后果,而仍然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1]可见,“有意”与“故意”中部分义项相同,人们也常将“我不是有意的/故意的”混淆使用。但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凭借语感会发现两者在许多语境实则“小同大异”,比如:

(1)要知道,这是他经常有意用外语背诵海湟、歌德的许多诗,进行记忆力锻炼的结果。 王义炯《记忆妙法》

(2)他放低双手,晃动着头还不时地故意眨眼激怒对手。《世界重量级拳击世纪之战》

例(1)中“有意”不可替换成“故意”,例(2)中“故意”不能替换成“有意”。因而厘清两者的区别对于语文教学有重大意义,可以令使用者真正掌握两者的区别并正确使用。

对于“有意”与“故意”的研究,目前可见到的有周媛媛[2]与赵撮[3]的论述。周文在对“有意”“故意”的比较分析中得出“有意”的使用范围较“故意”更广泛,以及能否作动词是区分二者的主要方面。赵文侧重对表“故意”类情状副词这类词共同具有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的描述,两篇文章均侧重“故意”与“有意”之同而轻异,对两者差异关注不够。本文将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二者的比较加以补充。

一、 “故意”与“有意”的语义与语用差异

“故意”与“有意”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两者都可以修饰谓词性成分作状语;两者的语义指向都是动作的发出者;都可以与“是……的”连用充当合成谓语等。以上是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重点从语义、语用上研究两者之差异。

(一)“故意”与“有意”的语义差异

本文只将表“故意”义的副词“有意”与副词“故意”的语义进行比较。

1.语义强度不同

“有意”与“故意”都表示“有意识地(做)”,但两者“有意识”强度不同。“有意”在多数语境中所体现的“有意识”强度较弱,一般是凸显施事主语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想去做某事。可以理解为“想要,特意”。

(3)她认为:这是她有意在向自己的衰老挑战。焦国力《幻影商店》

(4)学校教育是专门为人的身心发展而有意组织起来的特殊环境,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为突出该剧表现内容的真实性,该剧还在镜头的用光和用色上,有意 “作旧”、大胆“还原”,并且处理得非常自然贴切。 《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4日

例(3)中,是“她”为了不衰老,想要向自己的衰老挑战,不可替换成“故意”。例(4)中隐藏主语“人”为了人的身心发展,特意组织了学校教育这一特殊环境,不可替换为“故意”。例(5)中,为了达到好的拍摄效果,特意将镜头做旧,不可替换为故意。

“故意” 在多数语境中所体现的“有意识”强度较强,可以理解为“刻意”。

(6)这个刘梦,大概是怕我一进门就发现了秘密,所以故意让机器人坐在那里。 苏永智《第一次采写“独家新闻》

(7)茅盾对儿童文学的语言讲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话:“语法(造句)要单纯而又不呆板,语汇要丰富多采而又不堆砌,句调要铿锵悦耳而又不故意追求节奏。翁世荣《文学写作教程》

(8)70岁仍然身体硬朗的王老太,有时会故意 “不小心”打破家中物品,她告诉别人,哪怕听子女数落几句,也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很高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10月20日

例(6)可以理解为,刘梦为了防止我进门发现秘密,刻意让机器人坐在那里。例(7)可以理解为句调要铿锵悦耳而又不刻意追求节奏。例(8)可以理解为王老太为了引起子女的重视会刻意打破家中物品。

2.语义侧重点不同

“有意”强调施事主语有(做某事)的心思,可以理解为“有心”。

(9)我们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10)莫雷尔大声说,“我是有意要比别人早一分钟到您这儿的。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11)当美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硬化”时,欧洲国家将会“有意”显示出与美不同的外交个性。

《人民日报》2002年4月12日

例(9)“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也就是我们怀有想让人们去联想的心思。例(10)“有意比别人早一分钟到您这儿的”,是我怀有要比别人早一分钟到您这儿的心思。例(11)“欧洲国家将会有意显示出与美不同的外交个性”,可以理解为欧洲国家有心显示出与美国不同的外交个性。

“故意”强调施事主语的动作行为。

(12)在公开集会上,他从不发表意见,有时还故意不参加,装出不问国事、只钻学问的样子。胡国华《默默无闻的翻译家》

(13)故意把另一只手的无名指伸得直直的,有意让人看到他与美丽的订婚戒。 赵淑侠《我们的歌》

(14)我并不是故意 “语焉不详”,但是这种托付的话语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实在是太平常不过了,以至于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经年之后,具体的何时、何地、何人,都已经忘得干干净净了——但这句话,却莫名地记住了,像一粒遗落在悬崖缝隙里的种子,毫无征兆地扎根、生长,就那么显眼地兀立在那里,让我时不时地回望、咂摸。(人民日报2017年6月12日)

例(12)“有时故意不参加”,强调故意没有参加这一动作事实。例(13)中“故意把无名指伸得直直的”,强调故意把手指伸直这一动作行为,“有意让人看到他与美丽的订婚戒”,是主语怀有想让人看到他与美丽的订婚戒的心思。例(14)“故意语焉不详”,强调“我”故意没有将事情讲清楚这一行为。

“故意杀人”与“有意杀人”的区别也充分体现在这一点。“有意杀人”指“怀有杀人的心思”,但“杀人”这一动作行为不一定已经发生。“故意杀人”则是强调杀人这一行为已经发生。

(二)“故意”与“有意”的语用差异

“故意”与“有意”在语用上的差异很多,比如,语体上“故意”多用于法律文体,“有意”则很少使用。本文主要分析二者在语义色彩上的区别,以老舍的作品为例,研究二者所修饰谓词性成分的语义色彩。

1.“故意”所修饰成分的语义色彩

查找语料发现,“故意”修饰的谓词性成分的语义为消极色彩的用例最多,比如:

(15)大家越着急,门外的人越慢,似乎故意的磨烦。老舍《骆驼祥子》

(16)伊姑娘一面招呼她们母女,一面顺手儿把帽子摘下来,戴上,非常的自然,一点没有显排帽子的样儿,也没有故意造作的态度。 老舍《二马》

(17)“你管不了你的女儿,教我去挨打,你是故意的欺侮我!” 老舍《火葬》

例(15)(16)(17)中的故意所修饰的谓词性成分有“磨烦”“造作”“欺侮我”,本身都含有消极的色彩。

“故意”修饰的谓词性成分为中性色彩的用例少于消极色彩:

(18)马威故意的跳动,吃完早饭,一跳三层楼梯,上楼去念书。 老舍《二马》

(19)我还是故意打哈哈似的说:待一会儿?(老舍《歪毛儿》)

(20)自从一入冬,她的怀已显了形,而且爱故意的往外腆着,好显出自己的重要。 老舍《骆驼祥子》

例(18)(19)(20)中故意所修饰的谓词性成分有“跳动”“打哈哈似的说”“往外腆着”,均为中性色彩。

“故意”不能修饰具有积极色彩的谓词性成分。

2.“有意”所修饰成分的语义色彩

查找语料发现,“有意”所修饰的谓词性成分为中性色彩的用例最多:

(21) 她长着一部小黑胡子,挺软挺黑还挺长;要不然伊牧师怎不敢留胡子呢,他要是也有胡子,那不是有意和她竞争吗! 老舍《二马》

(22)他并非有意激动我,他是真怕;可是我的火上来了:“赵五,你看我会揍她一顿不会?” 老舍《柳屯的》

(23)倒不是金先生有意阻止虾仁们干这些营生,或是以为这种营生有什么不体面;他伤心的是既然他们经营着这些事业,为什么不给他房钱? 老舍《哀启》

例(21)(22)(23)中有意所修饰的谓词性成分有“竞争”“激动我”“阻止”, 均为中性色彩。

“有意”所修饰谓词性成分为消极色彩的用例少于中性色彩:

(24)娘家妈带来的东西越多,婆婆越觉得这是有意羞辱人;婆婆越加紧张罗吃食,娘家妈越觉得女儿的嘴亏。老舍《抱孙》

(25) 反正没晴天大日头地用敞车往家里拉人,就不算是有意犯教规,大家闭闭眼,事情还有过不去的?老舍《柳屯的》

(26)倒好像松叔叔有意骗她,她看不到那个新面孔。老舍《火葬》

例(24)(25)(26)中有意所修饰的谓词性成分有“羞辱人”“犯教规”“骗她”,均为消极色彩。

“有意”所修饰谓词性成分为积极色彩的用例最少:

(27)这种事不是感情上的,是历史的;不是故意骂人的,是有意做好文章的。 老舍《二马》

例(27)中有意所修饰的谓词性成分是“做好文章”,为积极色彩。

“有意”与“故意”均可修饰消极以及中性色彩的谓词性成分,“有意”可修饰积极色彩的谓词性成分,但使用较少,故意不可以。“故意”更多的是与消极色彩的谓词性成分搭配。“有意”更多的是与中性色彩的谓词性成分搭配。可见,在与谓词性成分搭配上,“有意”的范围更广。

二、“故意”与“有意”的历时演变

“故意”与“有意”在古汉语中是初始义和结构都不同的短语,经过历时的演变才成为一组语义以及用法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近义词。笔者将从两者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角度来探讨这种变化。

(一)“故意”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28)故意仁义其非人情乎! 战国《庄子》

(29)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硃、象、管、蔡是矣。 东汉·班固《汉书》

上面两例中,“故”与“意”虽然处于相邻的位置,但并非在同一结构中,所以,不多加讨论。

(30)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西晋·陈寿《三国志》

(31)而文洛尚以故意,修饰诣李,李盛列左右,引文洛立于阶下,数之曰:“遭难流离,以至大辱,志操寡薄,不能自尽,幸蒙恩诏,得反藩闱。 唐·李百药《北齐书》

(32)今乐府所存,失其故意。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歌》

(33)若人故意偷他物,必感当来贫贱因,作驴作马负偿他,衔铁带鞍多饥渴。 唐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34)及朝旨本无日限,辄敢差人监勒,于数日内蹙迫了当,故意扰民,以坏成法。 北宋《栾城集》

通过查找古汉语语料库发现,“故意” 最早在西晋出现,表示“原来的心思”,唐朝时衍生出“旧有的情谊”“原来的意义”,在唐五代才出现表示“存心,有意识”的副词“故意”,见例(33)中“故意偷他物”,表副词义的“故意”出现。之后“故意”便多作副词出现。表示“原来的心思”“旧有的情谊”的名词性短语“故意”在句中通常位于谓词前作状语,见于例(30)中“以故意待之”,表示用某种方式对待他。解惠全指出:“一般来说,状语和补语的位置容易引发语法化,是因为表示范围、程度、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结果等语法范畴的词汇一般都出现在这两个位置上。”[4]因而经常位于状语位置表方式的名词性“故意”易于语法化为表方式的副词性“故意”。

凌剑春认为“主观化”是语法化的演变机制之一,即发生语法化的语言单位意义变得越来越植根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5]。“故意”由客观性意义“旧有的情谊”演变成主观性较强的意义“有意识地做”,主观性逐渐加强,正是发生语法化的结果。演变为副词的“故意”在古代汉语中开始出现修饰消极成分的现象,比如,例(33)(34)中“故意偷他物”与“故意扰民”表示主语有意识地做“偷他物”与“扰民”不好的事情。

从词汇化来说,“故意”经历了由短语到词的一种词汇化过程。董秀芳认为在句法上越靠近中心语的定语越容易与中心语黏合为一个双音词,在这些定中结构中表示品性的修饰语与中心语构成的定中结构黏合为定中式双音词的比重较高,仅次于表示类别的修饰语与中心语构成的定中结构[6]。因而表示经验品性的“故意”定中短语便容易黏合为定中词语。发生词汇化后的“故意”,其结构整合度变强,意义也逐渐凝合,产生了“有意识地做”这一意义。

(二)“有意”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有意”最初的意义是“有意图,有意愿(做某事)”。

(35)时则动,不时则静,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阳也。春秋《管子》

(36)薄媪曰:“疑,君之臣也,君有意从之,甚善。(战国《韩非子》)

(37)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东汉·班固《汉书》

例(35)(36)(37)中“有意”都表示“有意图、有意愿”的意思。在句中充当谓语或状语。

(38)其后桂见太祖久不立太子,而有意於临菑侯,因更亲附临菑侯而简於五官将,将甚衔之。西晋·陈寿《三国志》

例(38)“有意于临菑侯”中“有意”是“中意”的意思。有意愿于某事是希望做某事,有意愿于某人便是中意某人、爱慕某人,从而衍生出“有爱慕之心”这一义项。

(39)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去,间至军,故使臣献璧。” 东汉·班固《汉书》

(40)錦按:西被流沙東漸於海朔南暨聲教意已完足,故杜氏有意不錄迄于四海四字,似無須據禹頁及賈捐之傳增補。 唐·杜佑《通典》

(41)問:如何是欺?曰:有意瞞人,便是欺。曰:看得子路不是瞞人底人。曰:無臣而為有臣,乃欺也。

北宋《朱子語類》

到汉朝时“有意”出现了“有意识地做”的意思。鲍尔·丁·霍伯尔把较旧意义和较新意义的共存、形式和阶段之间的细微差别看作语法化的特殊之处[7]。例(39)“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译为“他听说将军有意追究他的过失”,这里的“有意”既可以译为“有意愿的”,又可以译为“有意识地”,是两个意义共存的时期。至唐朝以后,“有意”完成了语法化历程,如例(40)“故杜氏有意不錄迄于四海四字”中“有意”就表示“故意”的意思。

从词汇化来说,“有意”经历了由短语到词的一种词汇化过程,古时的“有”与“意”组合后得到的是一个动宾短语,表示“有意愿”。董秀芳认为动宾短语词汇化的语义条件是“符合动词动作性弱、宾语具体性低等语义条件的动宾短语能从句法单位转变为词汇单位。”[6]“有意”中动词成分“有”是“领有,具有,存在”的意思,是抽象动词,动作性弱。宾语成分“意”是“心思,想法”的意思,是抽象名词。满足词汇化的条件,因而“有意”易于由动宾短语演变为副词。

从上述演变情况看出,“故意”由初始义“原来的心思、旧有的情谊”演变为“有意识地做”,“有意”由“有意愿、有意图”演变为“有意识地做”,“故意”的语义变化显而比“有意”大。“故意”由客观性意义逐渐演变成主观性意义,而“有意”无论是初始义,还是后来的演变义一直具有主观性,即“故意”的主观化程度较强。主观化强的“故意”更凸显出说话人逆反、刻意的主观态度,有时会出现消极的情感倾向,而“有意”没有这种强烈情感的呈现。

三、结语

做”,侧重于说话人“刻意的做某事”,更适宜于表达或修饰消极的情感,表达了主体明知道是不好的事情仍旧去做。

通过历时考察,发现“有意”与“故意”同中有异的情况与它们的词汇化语法化历程有关:首先,两者由“初始义”与“结构”不同的短语经历时演变出具有“有意识地做”这一共同义项的副词,但在具体语境中两者因语义强度、语义侧重点、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不可互换。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主观化的程度不同,“有意”的主观化程度较低,从“有意图/有意愿”演变为“有意识地做”,一直都侧重于说话人“有做某事的想法”,表示的情感态度较为平和。一般多修饰中性色彩的词语,表达了主体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有心为之。“故意”的主观化程度较高,其由客观性的“原来的心思、旧有的情谊”演变为主观性的“有意识地

猜你喜欢

谓词副词老舍
北平的秋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短句—副词+谓语
老舍的求婚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