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积极社会情绪的生成机制与培育
2021-01-17肖绍娟
肖绍娟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党的十九大报告阐明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美好生活成为人民的致力追求,为此,社会治理通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内容之一。良好的社会心态建立在公众认知理性、情绪积极、行为彰显社会责任等基础之上,其中社会情绪是社会心态发展趋向的重要表征,具有强烈弥漫性的社会情绪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情绪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积极社会情绪及其表现特征
情绪反映的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之间的联系,当人的主观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的态度体验,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体验,产生不良情绪。个体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基于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表达这些不同情绪是社会情绪产生的基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情境,表达和交流各自的情绪,这种个人情绪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了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即社会情绪,所以,积极社会情绪就是当社会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了积极的、愉悦的体验,并在持续弥散、相互交织影响下,在广泛社会场域内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情绪。
积极社会情绪是基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在体验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个人情绪与社会情绪的产生都离不开个体的主观体验,离开体验就谈不上情绪,体验是情绪的重要特征之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积极社会情绪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地域的群体之间,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社会情绪只会随着不同社会形态的改变而改变,相比于个人情绪的情境性和暂时性特征,积极社会情绪表现出稳定性和持久性。积极的社会情绪还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积极社会情绪具有理性正向引导性,当前,我国民众的社会情绪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奋发进取、理性包容、成熟开放是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主流[2]。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群体意识产生过程更加理智,社会群体的思想倾向相比于过去表现得更加理性,以往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理表现得冲动、愤怒和不理智,而目前公众能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评价。在个人态度体验方面,在个体情绪基础之上生成的积极社会情绪首先表现为个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较高的幸福感,人们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更加乐观、自信、充满希望,社会成员更加愿意参与社会活动,社会交往与社会合作的效率提升,人们所拥有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人民身心的健康发展。从社会层面来说,积极的社会情绪有助于产生肯定的社会反应,正向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会促进社会认同,起到凝聚社会共识、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团结的作用,有助于增加社会的正能量。
第二,积极社会情绪具有同化性。首先,这种同化性表现为社会成员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具有一致性,在积极社会情绪的影响下,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事件的反应容易形成社会共识和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倾向。在同一社会氛围下生活的社会成员,受积极社会情绪的影响,容易形成具有共同特征的心智模式、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尽管社会成员中的个体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会产生不同的社会认知,但在社会交往中,情绪感染会使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具有相似性,进而在多元的价值观中形成趋向一致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信仰。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群体会逐渐深化对社会的理解和感受,强化对社会的认知和体验。在这里积极社会情绪会内化为具有一致性的积极的社会认同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信仰。社会主体在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社会需求、社会行为方面呈现出相同的特征。其次,思想和行为具有一致性,社会成员的思想体现在群体行为中,群体行为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思想。积极社会情绪会使人们的思想外化为具有一致性的积极的社会行为倾向,在积极社会情绪的内化与外化作用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一致性,从而呈现“表里如一”。
第三,积极社会情绪具有包容性,社会成员在积极社会情绪氛围弥漫的社会交往中,会产生相对稳定且具有一致性的情感态度体验,在这种情绪感染下的人们对社会事件会产生具有相似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形成良好互动。但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又具有个体独立性,由于每个人社会生活经历、教育背景不同,个体会对某一事件有不同的评价和选择。在积极社会情绪的感染下,多样化的个人情绪会与社会情绪相互作用,求同存异,在这种情绪的生成过程中,产生的良好社会氛围会更加鼓励行为主体对社会事件的发展和解决提供创造性的想法,在这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有利于和谐思维的产生,有助于个群和谐,群间和谐,生态、人态、心态和谐,积极社会情绪所具有的包容性,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性进步和个人多样性的发展。
二、积极社会情绪的生成机制
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情绪的每一次发生,都兼容生理和心理、本能和习得、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的交叠 ”[3]社会情绪状态实际是在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认同、社会文化环境等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1.外在表达机制
在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中,个体的需要决定了情绪产生的积极性,若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积极社会情绪的产生条件是在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积极社会情绪是在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化表明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已经得到满足,就物质层面而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们在吃、穿、住、行等生活方面都能得到保障,总体上实现小康。在精神需求层面,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交往需要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法治的健全,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拥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尊重、认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在低级需要满足后将追求更高层面的需要,我国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中更加注意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一更高层次需要的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交往中的个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都能不断得到满足,这时,个体对社会整体发展状态会不断产生积极的评价,群体的个人积极情绪在有机的结合下形成的社会认同,就有利于生成积极社会情绪。
2.动机激励机制
动机生成的内在条件是需要,人的各种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动机的产生能够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个体或社会的发展需要越迫切,行为动机就会越强烈。虽然目前我国进入新时代,但发展不平衡、利益不平衡、价值观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社会主体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由此就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动机,高尚的行为动机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会促使行为主体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当前,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平衡的发展仍然在制约人民的需求,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为了追求和建设满足自身发展的社会需求,人们会产生积极行为动机,社会主体会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目标。积极社会动机会鼓励个体采取积极行为,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结合在一起,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将自身工作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的行为动机往往能够带来积极的结果,这时人们的成就动机、成就感、幸福感、认同感提高,有利于积极社会情绪的产生,这种积极社会情绪也会更加鼓励个体今后的积极行为。信念是行为产生的重要动机,个人的信念所代表的世界观、价值观,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有机结合成共同的社会理想,由于社会情绪“与机体的内分泌紧密相连,因而其构成了社会心态的动力机制”[4],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人们在共同社会信念下所形成的积极行为,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在“拧成一股绳”的社会状态中容易生成积极社会情绪。
3.积极评价机制
积极社会情绪是在广泛的社会认知有机结合成社会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认知是社会认同的基础,社会认同的形成必然以个体的理解和认知为前提,社会成员如果能够科学地理解和认识社会现象和问题就会利于产生积极社会情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行动意向。社会认知影响社会情绪的感受生成,社会认知的参与以及社会认知对自我和环境的积极评价是积极社会情绪的产生机制。个体的心理结构,即信仰、态度、个性特征在个体层面上反映出来虽然不同,但在共同的社会认同下,对外总体表现具有一致性,个体在某些社会事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认知上逐步趋同,形成交集,从而凝结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认知结构,社会认同由此形成。根据霍夫曼的理论,至少有三种认知模式作用于情绪的生成:评价、归因和归类[5]。 对刺激事件结果的积极的评价、对积极事件原因的好的认知,以及在已有体验基础上对刺激所进行的积极的归类都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在外部环境刺激下,个体或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社会成员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社会互动,形成社会共识和集体意识,社会认同度提高,形成积极社会认同,这种社会认同包含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引下,最终产生积极的社会情绪。而对社会认同影响较大的是社会文化因素,其将影响个体对刺激情境的知觉和评价,在共同的社会思想引导下,更容易形成社会共识。目前,我国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在此基础上积极社会情绪更容易产生。
4.应对矛盾冲突的选择机制
意志是个人为了满足主观需要,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意志作为意识能动的方面,受动机影响,能推动内部意识向外部行为的转化。主体行为能否转化成功受主体意志程度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制约。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多与客观条件有关,其中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分配失衡,政治发展不完善。在社会群体的努力下克服这些困难,达到既定目标时,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有利于积极社会情绪的产生。而当需求的满足受到阻碍,这时在社会集体意志的作用下,在社会主流意识、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下,群众往往可以共同克服困难。群体意志对行为的调节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群众的集体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意志力也得到不断加强,当人们面临一次次困难,战胜困难时,社会意志力不断增强,积极社会情绪不断形成。
三、培育积极社会情绪的途径
1.发展经济,加强利益协调和利益表达的双向配合
积极社会情绪是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之间的利益协调分配是制约人们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发展不平衡、人们之间物质利益分配不平衡、往往会带来价值观的失衡,精神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随着大众传媒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社会群体因为共同的社会需求、文化、兴趣,产生一致的精神利益。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协调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和精神利益关系。目前,我国存在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社会阶层差距过大,社会共识往往难以形成,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也难以使群众从内心去认同。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减少收入差距,让人民满意。在面临决胜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为促进社会公平,新时代必须加快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社会民生事业的改革,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人民心中就会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和公平感,有利于积极社会情绪的生成。
2.保障民众的政治参与,加强党的建设
要协调利益关系,就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畅通各种渠道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多维度利益表达,人民可以通过社区、人大代表、网上信访和相关政府机构来合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良好沟通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共识才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完善诉求机构,疏通和引导社会情绪,培养积极社会情绪。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力量,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党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具体行为将直接影响社会情绪的变化[6]。因为党的权力是由人民群众所赋予的,所以,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群众利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培养积极社会情绪。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推进,许多“苍蝇”“老虎”被打下马,逐渐改变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和党的看法,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共识度,人民对党的执政有了更多的满意和信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要认真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树立崇高的信仰,加强自身的学习。党员干部要持续学习,加强执政本领,不断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增强民众对党的信任感,增强人们在参与社会政治过程中的公平感和正义感,社会群体对政府形成一致的积极的社会评价,当某一社会事件发生时,人们会更加相信和期待党和国家做出的决定。通过加强对党的建设,加强制度反腐,净化党风,拉近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人民才能在政治生活中获得切实的参与感,体会到作为国家主人的喜悦,整个社会更容易生成积极社会情绪。
3.协调价值引导、人文关怀、舆论调控的整体推进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导,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精神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精神环境能够保证其正确的方向[7]。共同的价值观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在协调利益关系时,人们能够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政治参与水平。做好新时期思想文化的宣传工作,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加强文化自信,用“中国梦”的共同理想来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情绪的正向表达。其次,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加强人文关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舆论调控要加强对网络空间舆论的调控和新闻媒体传播舆论的引导。互联网作为情绪的扩散机制,群众往往在上面有多维度的利益表达,政府要对其多加关注,关注人民在其中的利益诉求,善于引导事件的良性发展,营造健康开放的舆论气氛。另一方面也要推动积极媒体的传播,通过“感动中国”“爱心接力”活动中的典范榜样,去散发正能量,用“正”的影响力,“暖”的号召力传播社会积极情绪。
4.完善现代心理咨询体系,加强情绪疏导、救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心理服务是通过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提供服务,促进个人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提升整个社会心理满意度与幸福感的活动[8]。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心理咨询越来越受重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发展得颇具规模,这在社会生活中为及时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危机,维持社会心理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国也应加强心理咨询体系建设,首先要改变人民群众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增强社会认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社会偏见。心理咨询是缓解、调节心理感受的正常活动,而不是有“病”或有“心理问题 ”,不是神经病或者心理变态才需要心理咨询。其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尤其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要注意发挥实际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在心理咨询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最后在社会中通过人们的心理咨询及时开展社会心理救助。目前,很多人都面临工作、住房、赡养父母、照顾子女等压力,存在着各种社会焦虑,所以,要加强对人们的情绪疏导,增强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在培养积极社会情绪的同时,也要注意帮助人们疏解、合理释放消极社会情绪。
四、结语
培育积极社会情绪有利于个人情绪的稳定健康,激发个体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对于维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探索培育积极社会情绪的实施路径中不断创新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社会积极情绪,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发挥社会媒体和互联网的作用,营造积极开放的舆论氛围。同时也要采取措施来消解消极社会情绪的负面影响,发挥现代心理咨询体系的作用,缓解社会不良情绪,减少人们的社会焦虑,从而为“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凝聚智慧和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