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回乡发展的困局与对策探究
2021-01-17许红菊操龙德
许红菊,操龙德
(1.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2.安庆师范大学 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新时代背景下“三农”工作的思想指导和行动纲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1]高校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大学生回乡发展,一方面能弥补乡村发展中的人才短板,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积极引导大学生回乡发展,是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面对大学生回乡发展存在的困局,提出破解困局的对策,希冀有助于乡村振兴的提质加速。
一、大学生回乡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契合
1.回乡发展的大学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力量
目前乡村振兴仍然存在乡村人才外流、基层组织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2]无论是人才规模还是人才的综合素质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无疑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持,尤其是高校毕业大学生。乡村缺乏懂专业和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三支一扶”等一系列计划回乡发展。大学生思想新、视野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进一步充实到基层组织队伍中,可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在“脱贫致富”与“基层治理”衔接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增强其归属感与成就感。
2.回乡发展彰显新时代大学生建功基层的初心和使命
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3]加之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往届未就业人数的叠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注重就业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4]引导大学生回乡不仅仅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诉求,更是关乎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的大事。大学生回乡发展既有助于解决乡村人才短缺的难题,又是实现自身理想抱负、增长才干的务实选择。那么,如何使大学生扎根农村,赓续初心,则需要政府与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回乡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
3.大学生回乡发展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存的基础。高校在实现内涵发展过程中,必然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通过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注重教学与实训的融合,积极对接区域经济尤其是乡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实现学校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链的紧密对接”,[5]使回乡大学生能够将所学专业技能与知识运用到乡村发展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关键因素在于人才的下沉,让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能迅速投身乡村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中,避免人才的流失。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回乡发展的困局
1.大学生回乡发展的意愿呈亚稳定态
亚稳定是指介于稳定与非稳定之间的一种状态。大学生回乡发展的意愿往往受到现实境遇、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虽有回乡发展的意愿,但真正扎根乡村的意愿往往不稳定。乡村振兴需要大批具有脚踏实地奉献“三农”意识和热情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但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多数大学生都不愿将农村视为实习就业与今后发展的首选区域,大学生农村就业呈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缺失。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人数,已从2014届的22%,上升到了2018届的26%。”[6]在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也并非都是出于想运用所学知识振兴乡村发展,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无奈之选。从发展空间来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学生回乡发展的环境虽已持续改善,但乡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薄弱的信息化水平等均制约着大学生回乡稳定发展。加之,部分大学生回乡发展未充分认清自身的能力与优势,没能很好地认清自身专业与乡村振兴专业需求的匹配度,既缺乏对农村实用性人才要求的专业与技能储备,又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对农村整体就业环境认识不足,缺乏规划性,导致发展空间受限。
2.大学生回乡发展的支持系统呈薄弱态
大学生从有意愿回乡发展到真正扎根乡村,需要多方面力量共同构筑大学生回乡发展的支持系统。该系统的主体包含乡村、政府、家庭以及高校等。从乡村支持来看,乡村本身承担着对村民引导、规训与教育功能,在乡村中农事活动、民俗习惯、村规民约等维系着乡村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回乡发展所运用的新思维、新观念与村民原有理念存在一定的隔阂,从而得不到村民的接纳与支持,导致回乡发展的大学生缺乏归属感。从政府支持来看,政府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吸引大学生回乡发展。但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缺乏可操作性和激励性,甚至部分基层部门不能有效执行政策,敷衍塞责,无法提供有效便捷的服务,挫伤了大学生回乡发展的积极性。从家庭支持来看,部分家庭对大学生回乡发展存在误解,认为这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且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得不到家庭的支持。从高校支持来看,高校缺乏对回乡发展大学生的追踪回访。实质上,高校对回乡发展大学生开展回访,有助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水平。高校应关注回乡发展大学生的项目规划,真正做到“送上马”和“扶一程”。
3.高校专业设置与乡村发展需求呈错位态
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基于校内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而忽视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未能充分考虑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毕业后的需求总量。对招生的“超前性”与社会需求“滞后性”的认识不足,导致的后果是大学生所学技能、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具备农业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等人才,部分大学生在回乡发展中,因专业性问题与乡村发展需求错位,不得不寻求匹配度高的职业。此外,“受制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特征,与农村社会的联系较为疏远,这种‘离农’倾向导致高等教育不仅未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随着高等教育资源向城市的单向集中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7]使专业设置上出现“离农化”现象。“在38所农林院校开设的本科专业中,农学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平均比例为20.64%,涉农类专业的平均比例为8.52%,非农专业的平均比例达70.84%。”[8]可见,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多的聚焦于城市产业发展,服务“三农”的意识较弱。
三、破解大学生回乡发展困局的对策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应当将人力资本的开发置于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强化人才的支撑。大学生回乡发展适应了新形势下乡村振兴和基层建设的需要,破解大学生回乡发展的困局,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扎根乡村,理应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努力,助推乡村振兴。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共政策
(1)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各级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结合诸如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和当地的资源、产业优势,注重围绕首位产业开展精准的招商引资,鼓励更多的企业落户,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的困境将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政府必须要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为乡村提供完善的服务,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工作环境,减少不合理的制度约束,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强化落实落细。就业工作关乎民生,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较为详实的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市场的协调工作。其次,政府应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主动与企业和高校对接,鼓励用人单位尤其是基层用人单位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于回乡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大学生,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和服务,为大学生扎根乡村奠定基础。
2.社会应为大学生回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舆论引导。大学生回乡发展往往因为得不到心理认同与支持而选择放弃,社会应当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舆论导向,一方面积极宣传大学生回乡发展的各项政策,让大学生切实了解回乡发展的诸多益处。另一方面引导村民理解、认可、接纳与支持回乡发展大学生。大学生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与技术回乡带动乡村发展,理应给其创造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不能被过多的“世俗性规训”所束缚,这样才能促进乡村持续发展。
(2)发挥优秀榜样的典型示范效益。发挥优秀榜样的教育,不仅是简单的认知性教育,而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习榜样人物的精神,实现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进而触发实际行动。通过对诸如黄文秀、秦玥飞等优秀学子回乡发展的事迹的阐释宣传,帮助大学生了解回乡发展的真实体验,进一步激发其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让回乡大学生待得下并留得住。
3.高校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提高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
(1)注重乡村人才需求导向,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高校在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应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要对接乡村振兴发展,并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进一步优化与调整专业结构。对就业率低、同一专业布点过多、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少的专业应给予撤销或停招。针对农林类院校,应鼓励加大设置涉农专业,退出相应专项计划,支持大学生回乡发展,培养乡村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管理者和创业者。
(2)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高校应围绕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结合办学定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与乡村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适当增设与“三农”相关的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增进大学生对农村的了解。高校还应建立健全持续支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新的平台建设,广泛收集乡村振兴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实时动态的就业信息,注重就业创业的指导与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4.积极寻求家庭的有效支持,助力乡村发展
(1)积极寻求家庭的情感认同。家庭的支持尤其是情感支持对回乡发展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应当摒弃“学历就是就业符号”“岗位光鲜论成功”等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并积极支持大学生回乡发展,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各项引导性政策落地落实,在乡村发展不失为一种常态。
(2)善于挖掘家庭有效社会资本。“家庭社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9]大学生回乡发展应善于挖掘家庭有效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不仅表现为有形的资产,还包括家庭在当地的名誉、声望等无形的人情资本。大学生在回乡发展中,可在施展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适当地挖掘与利用家庭社会资本。但是,挖掘与利用并不等同于依赖,更多的还是要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与本领,持续为乡村振兴发力。
5.回乡发展的大学生要练就过硬本领,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1)客观评估回乡发展境遇,明晰自我定位与认知。“大学生返乡发展的动力既由情感、偏好等感性诱因所提供,也受到义务、责任等理性因素影响。”[10]大学生回乡发展应正确认识回乡发展的动力与意愿,在诸多因素中准确认识自我;要全面分析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与乡村振兴人才的匹配性,依据自身的能力与兴趣因素,结合乡村振兴出台的就业政策,合理设置自身回乡发展的期望值,理性进行职业选择。应当指出的是,在理性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挖掘大学生回乡发展的深层次价值。大学生回乡发展是大学生自我职业理想与乡村发展以及人民利益的结合,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适应性。大学生回乡发展会遭遇不同的压力、困境以及挫折,这就要求其应不断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避免由于适应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其出现迷惘、颓废等心理状态。回乡发展的大学生,还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利用已有的机会和资源不断地提升和锻炼自己,增强与村民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人际沟通的技能与技巧。同时,积极参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专业技能课程,不断完善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