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借鉴

2021-01-17静,孙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梁漱溟伦理

于 静,孙 悦

(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作为新儒家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之一,梁漱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社会活动的巨人。他继承和弘扬了传统儒学的知行合一的精神,毕生致力于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利用西方文化带给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构建了新儒学体系。传统儒学中“经世致用”思想促使梁漱溟投身到乡村建设运动中,他曾说:“我心中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的不外两个: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中国问题)。”[1](P2)“对人生问题的追求使他‘出入乎西洋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周秦宋明诸学派间’,对社会问题的追求则使他‘耽玩于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诸学派间’。”[2](P48)他认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而农村运动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方式。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梁漱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运动。1929年,梁漱溟在河南参加了王鸿一等人倡导的“村治”运动,由于村治运动的支持者冯玉祥和韩复榘在中原大战中战败,因而被迫关闭了河南村治学院。思想上的坚持促使梁漱溟于1931年在山东省邹平县建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并开展了乡村建设活动,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被迫终止,这也标志着梁漱溟社会改造尝试的结束。这场乡村建设运动是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运动,其中也包含着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

一、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也不例外。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是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复杂环境中产生的,是在对时局的判断与思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动荡是梁漱溟思考如何救国的时代背景,而破败的经济环境是促使梁漱溟思考如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直接因素。

1.动荡的政治环境是刺激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一

梁漱溟1893年出生于北京,其青少年时期正值中国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不安。辛亥革命失败,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战争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梁漱溟同其他先进知识分子一样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动荡的社会环境影响着梁漱溟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与见解,促使他很早就开始思考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政治的变迁和经历的增多,梁漱溟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不断走向成熟。青年时期的梁漱溟认同改良中国社会,反对暴力革命,同时也同情革命派。其当时的政治思想是“一种革命派和立宪派的杂糅产物,希望能够和平改良中国社会,但又觉得可能性不大”。[3](P45)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戊戌变法的失败以及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谎言被揭穿后,梁漱溟投身革命派,放弃了改良的想法。梁漱溟说:“后来清廷一天一天失去人心,许多立宪派人皆转而为革命派,我亦是这样。”[3](P45)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政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梁漱溟目睹了袁世凯统治下的假民主真专制的种种闹剧,建立民主政权的美好理想逐渐破灭。随后梁漱溟接触到了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社会主义中反对私有财产的思想与梁漱溟产生了共鸣。但当时“社会主义”混乱,其中不乏有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人进行政治投机,让梁漱溟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的现状与未来。这些失败的革命实践以及经历对梁漱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他开始怀疑暴力革命,认为暴力革命“不仅破坏统一,破坏法律,而且戕害百姓,扰乱地方”。[3](P51)另一方面他开始否定推行宪政,认为欧美宪政不符合中国现实,百姓缺乏关心国家政治的觉悟,希望和平和安定。这些直接影响了梁漱溟思考社会问题的方向与路径。

2.破败的经济环境是刺激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传统经济体系,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大量农民失业破产。军阀混战不可避免地直接破坏了中国农村经济,“军阀统治是令人难以忘却的悲剧,它破坏了生产导致了经济崩溃,使许多农民陷入无穷无尽的贫困和死亡之中”。[4](P56)一方面,战争的赋税加到贫苦的人民身上,直接影响农民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战争需要人力,军队抓壮丁、牵牲口直接削弱了农村生产力。可见,自然灾害、农业基础设施陈旧,以及战乱期间政府的无暇顾及对农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外国资本的入侵、军阀混战、自然灾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农村经济趋于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梁漱溟看到了农村的危机,并以农村问题为切入点去解决中国社会问题。

3.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主观背景

梁漱溟出生于没落的书香门第,虽然生活上并不富裕,但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亲梁济对梁漱溟品格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梁济注重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为梁漱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梁济的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梁漱溟,使其从小就具有强烈的救济百姓、复兴中国的社会责任感。正因如此,梁漱溟早早就开始思考社会现实,关心农民疾苦。梁漱溟的知识体系中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也包含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其思想大多来源于自学与实践,并伴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他的教育背景与实践背景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其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由于乡村建设运动是梁漱溟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思想的实践,也是其经济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是在乡村建设运动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形成的。

二、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梁漱溟一生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他以伦理为核心,以发展农村生产、改造农村社会为主线,创建了独特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

1.重群体而抑个体的生产伦理

梁漱溟在乡村建设实践中,注重把儒家的优秀传统思想运用其中。梁漱溟的义利观与孔子一样,都是以“义”为前提和首位的。梁漱溟完整的表达了他的利益观,“我们必须为农民寻得精神上的出路。……利,不是不能讲,但要在这一面讲才行。浅薄的功利思想、反乎伦理的个人主义,只是让中国人精神更受伤,更气短,更压迫得喘不过气来。”[5](P426)这种利益观集中体现在梁漱溟提倡的互助合作关系上。他号召零散的农户团结起来,互帮互助,走农村合作道路,最后建立一个秩序井然的互助国家。这种重义轻利的人生态度和互助合作的观点,使梁漱溟形成了重群体而抑个体的生产伦理思想。这种思想不是忽视个人利益,而是壮大社会群体的利益,防止个人利益的膨胀,目的在于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在生产方式上,梁漱溟主张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社来团结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在合作社中不仅可以通过互助合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在合作中通过知识分子的教化提高自身合作意识和道德修养。在合作社组织方式上,梁漱溟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利用西方的部分思想来完善和弥补这种不足。“一是团体组织——此点矫正了我们的散漫;二是团体中的分子对团体的生活会有力的参加——此点矫正了我们被动的毛病;三是尊重个人——此点比较增进了以前个人的地位,完成个人的人格;四是财产社会化——此点增进了社会关系。”[6](P58)梁漱溟吸收了西方个人权利、团体组织、民主思想以及财产社会化的思想,在乡村运动中发展乡村地区的团体组织,加强各乡村之间的联系,在决策中吸收民众建议,发挥民主思想,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在合作社的分配方式上,他遵循“非营利”原则,合作社初期营利,逐渐从营利走向不营利道路,将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把合作社甚至社会看为一体,不分彼此,也体现了其重群体而抑个体的生产伦理思想。

2.重平均而抑分化的分配伦理

梁漱溟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继承者,继承了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重义轻利是义利关系的基本观点,在其指导下,梁漱溟提出注重精神追求,限制物质欲望,推崇重义轻利的观点。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作为一种物欲文化推崇功利主义思想,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也带来过度重视个人权益和利益的弊端。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缺失功利主义思想,“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重功利效用的伦理文化相比,中国以伦理为本位、讲究道义人伦的伦理文化却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7]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核心,把“利”限制在道德范围之内,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物质生活知足常乐。在这种重义轻利的人生态度下,梁漱溟形成了重平均而抑分化的分配伦理。梁漱溟推行农村社会改造是为了实现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在乡村建设运动中,他认为中国农村应把零散的农户集合在一起,走互助合作的生产方式道路,在分配上要注意避免贫富分化的问题。梁漱溟还主张合作社应采取不盈利原则,初期的盈利用于扩大再生产发展农业,经营原则逐步从盈利走向不盈利。这样社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社会联为一体,把人人都看成我,不分彼此,还赚谁的钱呢?”[8](P617)这些都体现了梁漱溟重平均而抑分化的分配伦理思想。

3.重道德而轻制度的管理伦理

在乡村建设运动中,梁漱溟注重村民的道德教化。在管理上以道德说教为主,以道德规范为依据,采取重道德而轻制度的伦理化管理方式。梁漱溟认为,中西方的文化、经济模式是不同的,在农村法律是不可能发挥出其作用的。“因为中国社会的崩溃,让中国几十年来乃至最近的未来,没法子建树起来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既不能建立,则法律没有来源。”[6](P131)在当时政治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发挥法律的威慑力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是不可能实现的。梁漱溟认为,用法律这种暴力不客气的手段会伤害彼此的情谊。所以,梁漱溟从伦理角度出发,在乡村管理上“吸收并发挥儒家中庸调和思想以及与此相连的一系列伦理道德原则或规范”,[2](P55)以达到相互顾惜、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的伦理情谊。在这种伦理思想的指导下,梁漱溟在乡村管理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重道德而轻制度的管理伦理思想:在乡村的日常管理方面,他用《村学乡学须知》来管理村民,这些须知不是法律条文,而是具有伦理内涵的乡村约规,这就从侧面提高了村民的道德修养,塑造了良好的品行。在乡村的人才管理方面,梁漱溟重点强调人的品质与德行,并要以集体利益、他人利益为重。如在人才的选拔上,以德行是否优良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在人才培养上,以培养德行之人为内涵;在人才的规范上,倡导利他原则,以身作则,互相监督。这些做法不仅体现了民主,还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成员之间的和谐。

4.重和谐而轻效率的伦理评价

梁漱溟的和谐思想中包括城乡和谐思想、工农和谐思想,其城乡和谐思想主张乡村与都市融合,只有将社会的中心与重心分离才能促进乡村与都市融合,都市仅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乡村作为社会的重心。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人口增多带来的社会问题,还可以发展农村经济,以达到“政治的重心也将自普在乡村,普在人人”,[5](P560)社会和谐,国家政权稳定。其工农和谐思想认为,西方社会正是因为重视工业,抑制农业,工业缺乏乡村的支持,最后导致向外侵略扩张寻求市场。梁漱溟追求“由农及工,农工结合,平均适宜的发展”,以及由工农业的和谐发展而达到“从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农业工业叠为推引,产业乃日进无疆”的目的。[5](P558;P509)梁漱溟的和谐思想在倡导走合作化道路的同时,刻意避开了竞争,他认为竞争会增加自身欲望,而造成追求个人利益的局面,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不符合其和谐思想。可见,梁漱溟对社会的评价注重以道德伦理为标准,从而形成其重和谐而轻效率的伦理评价思想。

三、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1.要重视伦理对农村文化的建设作用

梁漱溟认真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同时,看到了伦理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并企图通过伦理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这个构想虽然有空想性的一面,但也启示我们不要忽视文化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时,学习梁加强农村伦理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发挥其当代价值,而且有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要重视农村的基础性地位

梁漱溟看到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中,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造成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其思想中强调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倡导农业优先发展,以农业带工业的发展道路。新中国建立后,我国走的是以乡养城,以农养工的道路,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差距过大。因此,我们要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现国家的区域平衡。

3.要提倡农民合作模式

梁漱溟认为,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合作才能克服小农经济的局限,促进农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探索农村道路离不开合作化思想,现今农村仍然需要合作来克服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效率和竞争力低的问题。农村只有合作起来,联合集体的力量,增加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资讯的接受,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要求,提倡农民合作,推进合作经济,是增强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梁漱溟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谁更需要读书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一块钱听课费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