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精心谋划“十四五”水利工程运管工作

2021-01-17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徐元明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运管除险水闸

水利部运行管理司 徐元明

截至2021年6月,我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8万座,5级以上堤防32.0万km,各类水闸10.4万座,形成了我国水利工程体系的主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隐患排查预警和消除,在“十四五”时期解决防汛中的薄弱环节,确保现有水库安然无恙。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1 “十三五”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各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在水利部党组带领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运行管理不断加强,经受住了洪涝灾害、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水利工程运行总体安全,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水利工程运行总体安全。逐级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积极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切实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和维修养护,建立堤防险工险段名录,强化险工险段和水闸安全管理,对18097座小型水库开展安全运行专项检查,并强化问题整改和追责问责,安全状况逐步改善,工程运行总体安全。“十三五”我国年均溃坝率0.03‰,为历史最低,远远低于0.1‰的世界公认低溃坝率国家水平。

二是水利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全国水库总防洪库容1800多亿m3,大江大河2级以上堤防4.8万km,“十三五”以来工程运行总体平稳,为保障标准内洪水人民生命安全、超标准洪水有效防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骨干性作用。水利工程灌溉、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进一步拓展,全国大中型水库供水能力2700亿m3,服务灌区面积3.5亿亩。点多面广的小型水库水闸、中小河流堤防作为农村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运管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印发《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履职手册》《小型水库防汛“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制定修订《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水闸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坝高小于15米的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等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以及《水库降等与报废评估导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鉴定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水利行业反恐怖防范要求》等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四是工程安全风险隐患管理显著加强。加快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实施安全鉴定34811座,其中2020年23335座。对于鉴定为病险的水库,逐库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合理妥善实施水库大坝降等报废,2018年以来降等1779座、报废515座。强化堤防险工险段管理,制定判别条件,排查险工险段7587段共7955km,有针对性地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推进水闸安全鉴定工作,强化3143座大中型病险水闸安全度汛管理。

五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建立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和堤防、水闸基础信息数据库,录入水库96281座、5级以上堤防283215km、过闸流量5m3/s以上水闸85904座。建成全国大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一期工程,实现对67座大型水库实时监控预警。全国水库、堤防、水闸管理范围划界完成率超过70%,部直属工程划界按投资计划安排按期完成。

六是标准化管理稳步推进。各地各流域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典型引领、逐步推进”原则,积极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全国152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过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验收,为标准化管理树立了标杆。

七是水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两项经费”渠道稳定,黄委、淮委、海委直管工程实现了管养分离、维修养护市场化。小型水库管护主体和责任、经费和人员进一步落实,2019年、2020年维修养护中央补助资金达32.5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2.2亿元。在全国开展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活动,确定第一批47个样板县,提炼出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可复制可推广的管护模式。

八是运管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8年机构改革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多数省份单独成立运管部门,为扭转“重建轻管”局面奠定体制机制基础。加大业务培训力度,2020年实现17万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培训全覆盖。成功举办闸门运行工、水工监测工等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广大职工苦练技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作风建设,以党建成效促进运管工作,制定宣贯《水利行业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分册,持续开展专项检查、暗访督查,运管系统敬业风气、履职能力显著提升。

2 高质量发展对运管工作的突出要求

水利工程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保障作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时代主题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李国英部长强调一定要把底线思维、忧患意识高高举起,工程不出问题、效益正常发挥,适应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高质量发展对运管工作提出的突出要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人民群众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有了更高标准的期盼,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逐步提高安全标准;二是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有更高层次的需要,提供更优美、舒适的水环境,水利工程管理面貌要上新台阶;三是对水利工程的功能效益提出了更多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并不断拓展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

运管工作必须牢牢把握这些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工程安全运行放在首位,切实强化防洪保障、供水保障、生态保障,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水利支撑。

3 “十四五”运管工作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各级水利运管部门和工作者要自觉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表对标,结合本地区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科学制定“十四五”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划,明确未来5年运管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3.1 “十四五”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主要目标

到2025年底前,基本消除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重大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运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坚决避免因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发生标准内洪水工程失事事件、超标准洪水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坚决保障国家重点设施安全,实现运行安全与效益发挥双目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工程保障。

3.2 “十四五”时期要重点抓好的五方面工作任务

一是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加快推进水库、水闸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强化堤防险工险段安全管理,合理妥善实施水库降等报废。

二是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常态化机制建立健全,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主体,对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等管护模式。

三是科学调度合理运用各类工程,深入开展优化调度、联合调度研究,挖掘现有工程潜能,拓展功能运用,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四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基本实现,努力向标准化推进。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规范日常巡查和维修养护,完成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配套管理设施基本完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水闸、3级以上堤防等水利工程逐步实现标准化管理。

五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数据采集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扩大运用,实现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

4 做好“十四五”运管工作主要措施

“十四五”期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要求,突出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这个重点,整体推进水库、堤防、水闸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效益充分发挥。

4.1 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办《通知》要求,确保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年度任务

一是精心编制水库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纳入水利部“十四五”规划和相关计划,以及河湖长制管理体系。二是制定水库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年度计划,落实资金渠道,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年度任务按时完成。三是探索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模式,提出创新小型水库管护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用好中央补助资金,对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因地制宜实行专业化管护。

4.2 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确保水利工程度汛安全

一是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切实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狠抓堤防、水闸等工程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二是强化工程度汛措施。把病险水库、堤防险工险段、病险水闸作为度汛管理重中之重,全面排查安全状况,完善并落实限制运用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三是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坚持关口前移、防范在先,认真做好工程日常巡查、安全监测、维修养护、调度运用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小风险源。

4.3 持续夯实运行管理基础,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一是强化工程信息管理。依托“水利一张图”,加快完善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数据准确性、完整性,精准建立信息台账,推动数据共享,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水闸等重要数据要逐项核实、及时更新,切实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全力推进工程划界。研究制定“十四五”实施方案和2021年度计划,今年年底前优先完成有防洪任务的全国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借鉴生态环境等其他行业管理办法,强化手段创新,依法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三是鼓励标准化管理探索实践。把标准化管理作为运管工作目标方向,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以水管单位考核制度和“大禹奖”评选等作为正向激励措施,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推进标准化管理。

4.4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落实

一是加强《通知》落实情况检查。《通知》对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提出明确要求,任务十分繁重。水利部将加强对各省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以及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各地要对市县任务进度、工作进展、完成质量等加强指导、监督和考核,对落实不力的实施责任追究。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补助资金20亿元、除险加固补助资金39亿元,同时支持统筹地方财政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用于水库大坝除险加固、维修养护、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各地要把握政策机遇,用好中央补助资金,推动建立稳定渠道,严格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成效。三是开展专项检查和运行管理督查。今年水利部计划对2000段险工险段、2000座大中型水闸、40座中型水库、2150座小型水库开展检查,各地要扎实推进排查整改,并组织开展本地区运管督查,举一反三,推进整改。各流域要加强直管工程运管督查,督促落实问题整改,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运行管护水平。

4.5 打造优秀运管队伍,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运管队伍承担着确保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重大责任,常年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工作环境艰苦,是一支吃苦耐劳、讲求奉献的优秀队伍。“十四五”期间,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运行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狠抓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认真落实运管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始终保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二是充实基层运管力量,逐级开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基层运管人员业务素质,加大运管工作成效和运管岗位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组织做好河道修防工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广大职工苦练技能、岗位成才。三是加强基层运管能力建设,以信息化推进运行管理现代化,加快完善水利工程管理配套设施,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十四五”期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水利部党组部署要求,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新局面,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运管除险水闸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浙江高速公路设备智能运管云平台应用探析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新形势下加强运管职工综合素质的思考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水闸数量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黄基支涌水闸泵站泄洪水闸弧形闸门安装方法
浅谈水库的除险加固
螺旋焊管传输设备运管车自动运行原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