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述评

2021-01-17肖志伟张新洲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肖志伟,张新洲

(1.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2.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浙江嘉兴 31400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失误,值得我们思考。以史为鉴,认真总结党领导青年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宝贵启示。全面回顾和反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概况,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笔者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从中国知网上搜集到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期刊论文、硕士和博士论文300 余篇,从读秀学术搜索上搜集到相关正式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50 余部,可以说全面反映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概况。下面笔者就相关学术论文和著述作一简要评述。

一、研究近况概述

基于篇幅和史料的重要性考虑,这里重点概述了相关史料的整理出版情况,相关论文的发表和观点在论点评述部分再做介绍。

(一) 专题性史料的整理出版

专题性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课题的最基本资料。由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联合编辑的《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年公开发行),汇集了从1921 年11 月到1949 年10 月党中央有关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文献、文件,近40 万字。该书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运动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也为研究者全面探讨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提供了宝贵史料。在此前后,《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 《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和《中国青年运动史》的出版也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史料。《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是由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联合编辑的,从1957 年开始内部发行,至2002 年止共出版了19 册,汇集了从1915 年9 月至1949 年9 月中共中央对青少年工作的指示及各种有关中国青年运动的文件、文献、报刊等档案资料。这部资料集是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青年运动历史最基本的资料。《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年公开发行) 是由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共同编辑的,收集了从1919 年5 月至1943 年6 月青年共产国际的各种有关中国青年运动的文件、决议和文献,全书共44 万字。其中许多文件是80 年代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中央党务档案馆首次公布的资料,是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青年运动的珍贵文献。

另外,一些地方主编的青年运动史料选编也为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原始的可靠资料。北京市档案馆编选的《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年),汇集了从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选辑的从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到北平解放前夕北平学生运动历史情况的有关档案史料,包括中国共产党北平学委、学生自治会、华北学联的工作报告、宣言等,也编选了国民党政府为镇压学生运动发布的密令、公告等档案和资料,较为完整地反映了解放战争中,北平爱国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有力配合人民解放战争而英勇斗争的历史情况,为研究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北京青年运动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史料。由共青团赣州市委组织编写的《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是全面反映中央苏区青年工作情况的编年纪事史料,也是全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反映党领导中央苏区青年工作的史料。该书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建设和青年运动发展为主线,采取编年纪事体和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主要内容为中央苏区青年运动重要历史文献、大事记等。由江西省档案馆和共青团江西省委选编的《江西青年运动史料选编》 (上下两册)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辑录了从1923 年1 月到1934 年红军长征前有关江西青年运动的档案史料共300 篇。该书比较全面、完整地反映了当时江西青年运动形成、发展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广东青运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撰的《广东青年运动回忆录》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年),真实地记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广大的团员、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此外,各省、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撰写了《青年运动志》和《共青团志》,这些志书较全面地记述了各地的青年工作史料,包括党领导的青年运动、青年团组织自身发展状况等。撰写体例以志为主,图文并茂,史料翔实,为研究不同地区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二) 通史类资料的整理出版

郑洸著的《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年),论述了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邵鹏文、郝英达编的《中国学生运动简史(1919-1949年)》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年),概述了近代中国学生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五四运动以前早期学生运动的状况,重点介绍了从1919 年至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对重大事件着重予以介绍。蒋志彦、翟作君著的《中国学生运动史》 (学林出版社,1996 年),以翔实的史料、鲜明的观点,记录了一次又一次的学生运动史实,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发展规律,说明中国学生运动是顺应历史潮流、奋起团结自救的爱国主义运动。郭贵儒著的《青年运动史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 以近代历史上青年在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救亡运动、反内战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的活动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体们不屈、勇毅与抗争的精神。胡献忠主编的《中国青年运动重要史迹通览》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年),是一部直观反映中国青年运动重要史迹的文献,全书图文并茂,以时间为序,对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风云人物、事件等进行全面而翔实的介绍。台湾学者吕芳上先生著的《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年) 也是一部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的佳作,该书运用大量来自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的丰富库藏原始资料和档案文件,对1919 年至1929 年后五四时期中国的学生运动进行了详细描述。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青年运动通史类研究成果。主要有《山东省青年革命运动简史》 (共青团山东省委研究室青运史组编,1994 年),该书记述了从1919 年五四运动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青年组织进行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以及广大革命青年所发挥的不可磨灭的先锋桥梁作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编著的《北京青年运动纪事(1919-2004 年)》 (人民出版社,2004 年),以1919 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青年爱国运动为序幕,记述了上迄五四运动、下至2004 年的北京青年运动发展演进的全过程。

二、相关研究的论点评述

(一) 中国共产党和青年运动的关系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青年群体是促成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探究中国共产党和青年运动的关系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专家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一整套政冶纲领和主张为引领,通过自身的基层及外围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和工农群众,用发动社会运动的形式,来实现预定的政治目标。中国青年运动在中国共产党90 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青年运动是助推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包括青年运动在内的群众运动一度是中共落实工作任务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群体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青年运动的新变化与社会变革是一致的[1]。杨名认为,从1919 年以来中国的奋斗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在《多学科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年) 一书中指出:党需要广大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生力军作用,青年群体也需要通过党的政策和行动来实现自身价值。中国共产党作为政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传播政治理念、组织动员青年运动和选拔青年精英人才的重要作用。李静认为青年群体是最富有生气的社会力量,中国青年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建立后直接领导或引导了青年运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为当代青年群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2]。闫立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从青年运动中脱颖出来,并发展壮大的。他指出,在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以青年为先锋队的革命队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主要通过共青团来动员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3]。冯文彬则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的鼓舞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认为,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青年才能获得胜利和解放,成为国家的希望和栋梁,也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中国青年运动才能够蓬勃地发展与成长[4]。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

1.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

雷正先和郑自来主编的《大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年),专门探讨了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该书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探究了青年群体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原因,对党领导下的革命青年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做了全面论述。台湾学者王章陵著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史论(1919—1927)》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1973年) 是台湾地区研究这一阶段青年运动的一部力作。

中国青年是天然的革命力量,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因此,党在这一阶段争夺青年运动领导权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黄金凤指出,中共借助1923 年北京“驱彭挽蔡”运动成功介入青年学生运动,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主导力量。五卅运动中,中共为了夺得学生运动主导权,双管齐下:一方面在政治宣传上坚决与国家主义派及国民党右派做斗争;另一方面采取“统一学生运动”的策略,通过统一学联去同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争夺群众。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的学生运动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青年团动员的主要对象由青年学生转向青年工农[5]。岳谦厚、李卫平等认为“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乘新思想传播之机极力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青年运动的领导权[6]。

对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有代表性的青年运动研究较多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五卅运动,二是“三一八”运动。陈乃鹏著的《五卅运动研究文集》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围绕五卅运动历史背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五卅运动的领导者。蔡庆新指出,五卅运动前后,党中央指导团中央贯彻党的战略和策略,使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壮大,从单纯的小资产阶级青年运动,发展到无产阶级青年运动方面来[7]。江长仁指出,1926 年“三·一八”示威请愿运动是北方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一个重大事件[8]。对此,叶青也持相同的观点。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共青团陕西省委青运史研究室编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青团陕西省委和陕西青年运动》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收录了1927 年7 月至1934 年春,共青团陕西省委在中共陕西省委和团中央领导下开展青年运动的主要资料。贾海宁对1927—1937 年党领导的青年运动做了研究,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革命青年传承了五四运动的革命传统,始终高举反帝反封建革命旗帜,有力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对抗战时期青年运动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9]。刘付春认为,以朱毛红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还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青年运动。井冈山斗争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支援了革命战争,锻炼并保护了青年[10]。陈晨以“中央苏区”为时空,以“青年运动”为切入点,以政党运动青年为中心线索,论述了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兴起的背景,党指导下的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实践等[11]。谢庐明还对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经验及其启示做了总结[12]。

对这一阶段党领导的有代表性的青年运动研究较多的是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共北京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的《一二·九运动》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年),主要选收了1935 年下半年至1937年7 月卢沟桥事变期间,中共中央、北平学联、全国学联等有关团体与个人关于一二·九运动的宣言、声明、重要文章和回忆录。论文方面,王冬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运动中起了骨干作用。一二·九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13]。

3.抗日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专著方面,为了纪念西北青救会和安吴青训班成立五十周年,团中央、团陕西省委和团吉林省委于1987 年10 月在西安联合召开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学术讨论会,全面回顾了1936 年党中央决定改造共青团和建立青救会的历史背景,评介了青救会、青训班的历史作用,探讨了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充分交流了抗日战争时期青运史研究成果。由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团陕西省委青运史研究室、团吉林省委青运史研究室和团四川省委青运史研究室编的《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专题论文集》 (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 年),共收录相关方面的论文26 篇。中共陕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共青团陕西省委青运史研究室编的《西安事变前后和抗战初期陕西国统区青年运动》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是西安事变前后和抗战初期陕西国民党统治区青年运动的资料专辑。收录了1935年12月-1939年上半年,陕西国统区青年学生在中共领导下,热烈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资料,史料翔实,内容丰富,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时期陕西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变化、作用和经验。王连弟著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青年运动风云录》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年),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详细论述了抗日战争中党青年运动方针、政策的转变及发展的历史进程,用大量史实忠实地反映了革命青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的精神风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抗日青年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

论文方面,张勇等考察了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和青年组织,他认为这一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和青年组织并没有中断,党通过领导青年抗日救亡,在群众中打下了扎实基础,积累了青年工作经验,丰富了青年工作理论[14]。闫林娟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及青年意识的觉醒,是促成根据地青年运动顺利开展的最重要原因,并对中共领导的根据地青年运动,包括运动开展的过程、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效做了全面论述[15]。

4.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学生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第二条战线,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专著方面,王玉生等著的《解放战争时期四川青年运动史稿》 (重庆大学出版社,1987 年),生动简洁地记载了解放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四川城乡青年集结在党的旗帜下,汇入人民民主运动的巨大洪流,向国民党在四川的反动统治发起猛烈冲击的历史。此外,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等编的《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论文集》 (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年)收录了有关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学生运动论文38 篇。

论文方面,问军政认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学生运动,自始至终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运动自始至终是以党在各阶段的斗争任务为转移的,运动的口号同党在各阶段的战略步调也是相一致的[16]。金冲及指出,解放战争时期青年学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投身学生运动的,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运动经历了从小到大逐步壮大的过程,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7]。张静星对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上海学生运动做了研究,青年学生运动必须有党的正确领导,党必须代表青年的利益,根据青年的特点开展工作,这是党在领导上海青年学生运动中得出的宝贵经验[18]。郭晓平通过考察影响1945—1947 年中国城市青年学生运动的区位因素及内在联系,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如何制定科学的方针和实施有效的斗争策略来引导青年学生运动[19]。

一二·一运动和五二○运动是这一阶段研究的热点。中共云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编的《一二·一运动》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 年),指出一二·一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青年学生为主力,以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为目的的爱国运动,运动将整个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推向了新高潮,揭开了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的序幕。桑学成指出,五二○运动是在党中央的指导下,由各地地下党组织领导发动的;他还探究了五二○运动中党的领导艺术以及斗争经验[20]。李坤探究了党对五二○运动的领导特点[21]。

(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

赵娟介绍了建国初期党领导下青年运动的类型,认为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22]。胡克实从三个方面对1949—1966 年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一是保证党对共青团的领导是团工作的根本;二是加强对青年群体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动员组织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是共青团必须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23]。国外学术界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学者弗奈尔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运动(1949—1966)》 (载《中国季刊》第42 期),该文对建国后到文革前的中国青年运动作了线条式的勾画。

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的青年运动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二是红卫兵运动。美国学者伯恩斯坦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还没有结束时就对这场运动的起因、过程及结果等作了细致的研究,他还对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所体现出的政治色彩和价值观念等做了精辟的论述,并对这场运动引起的社会冲突作了精细的分析[24]。周亚平著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实》 (东方出版社,2014 年) 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起端、发展、高潮以及结束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知青年代”特殊历史时期的史实记载,资料丰富翔实,是研究这场运动的重要著作。关于红卫兵运动,范明强,魏纹等对红卫兵运动的过程做了研究,研究认为红卫兵运动是毛泽东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的青年运动,是中国青运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25]。

(四)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

专著方面:李相久、李英、郭丽娟主编的《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史》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主,突显了当代青年运动的特色,提供了一些研究视角和线索。《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编写组编的《当代中国青年运动》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年),结合青年和青年工作实际,就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论文方面:陆玉林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运动,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青年运动转型的开始,新时期以来这一运动的轨迹在不断发生变化,突破了自五四以来形成的以政治运动为核心、以大规模和大声势为表现形式、以党和团的高强度社会动员为动力,逐渐转向了经济领域,以经济为主线,以社会问题为关注重点,将青年运动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体制外的青年集体行动,也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26]。于俊如、杨君等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新特点:一是集中动员与选择参与相结合,二是经济参与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三是民族主义色彩与个性化色彩并存,四是网络联动与实体参与相结合[27]。刘佳系统考察了十八大以来湖北的青年运动,探究了新时代地方青年运动的新发展[28]。

(五) 建国前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比较

建国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党领导的青年运动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有学者指出,两个历史时期青年运动的“同”是指其本质相同,但青年运动的表现类型有着很大的不同。民主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一开始就成为整个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斗争任务决定了青年运动多为“政治斗争型”,而社会主义社会的青年运动则由于历史任务的转化和青年利益的需要增加了“经济生产型”[29]。卢鹏也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青年运动以救国救民为主线,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青年运动以服务社会为主旨[30]。邓希泉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经历了从领导青年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到领导青年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两个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巨大嬗变,是一个不断发现青年、解放青年、发展青年和服务青年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青年运动融入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更是一个历史选择并将继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青年运动领导力量的必然过程[31]。

(六) 党的领袖人物与青年运动研究

对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领袖与精英的研究始终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涉及的主要人物有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太雷、恽代英、萧楚女等。谭献民等指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着中国青年运动有其自身两大弱点:即革命立场模糊和阶级意识淡薄。他以张太雷为代表,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青年运动发展道路进行有益探索,认为中国青年运动要实现由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转变,必须坚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发展道路[32]。张爱荣等对陈毅在“三一八”运动中的组织活动做了研究[33]。曾建昭以周恩来在广东的革命活动为重点,论述周恩来对青年群众运动的重大贡献:一是给青年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青年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指导、支持青年运动,发展壮大人民革命力量;三是关心青年科学技术工作,鼓励青年多为国家做贡献;四是以革命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34]。值得指出的是,毛泽东与青年运动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青年运动的指导,这方面已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郝幸艳著的《毛泽东与青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年),考察了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青年关心爱护的具体实践,重点分析了毛泽东对青年的作用和影响。

学界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及习近平的青年观和青年思想也有专文论述。黄泽文认为,邓小平在青年和青年工作方面的重要论述系统地回答了“青年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时代课题[35]。陈世润等认为,胡锦涛精辟地阐述了“青年是什么”的问题,形成了青年思想本体论;辩证地分析了“如何认识青年”的问题,形成了青年思想认识论;在应对国际国内形势、为破除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中高瞻远瞩地回答了“怎样培养青年”的问题,形成了青年思想方法论[36]。刘妍等分析了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内涵、理论特色和现实应用[37]。康海轩从青年价值观、青年发展观和青年实践观三个向度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科学内涵[38]。

三、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综观目前学术界对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成果较多,内容也较丰富,但相关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虽然论文论著数量颇多,但由于学术研究工作不到位,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核心期刊、青年运动研究发文少,相反,低水平或重复性研究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资料发掘利用不够外,关键在于青年运动研究还未能集结起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二是青年运动研究对新理论、新方法的吸收与借鉴能力还不够,理论视野不够开阔,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或是脱离时代变迁的微观研究,或是忽视个体考察的宏观研究,研究结论解释力不够。一些研究没有做到论从史出,忽视了对原始史料的梳理与分析,其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三是研究的现实针对性不强,经验借鉴角度的研究也有待加强。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例,党在这一时期制定的青年运动政策可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对指导新时代的青年运动也有可借鉴之处,但从青年运动研究现状来看,在提供现实借鉴方面还有待加强。四是从研究内容来看,有关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基本理论重视不够,相关问题的研究多是重叙事轻分析,理论性不强。如青年运动与共产党的互动关系,如何理解建国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等,都缺乏深入的分析。此外,进一步促进青年运动研究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青年运动研究资政育人的社会价值,也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党领导的青年运动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考察。具体来说,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青年运动相关史料的发掘和整理,这是坚持论从史出的前提。二是注意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动向,将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青年运动的研究中来,以多元化的视角审视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发展历程,增强青年运动课题研究的活力。三是加强对青年运动基本理论的探讨,拓展对不同历史时期青年运动的研究,真实地展现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以总结复杂多样的历史经验。四是造就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研究队伍,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研究活动,使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课题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猜你喜欢

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