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普通水文学》教学内容与普通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的有效衔接研究
2021-01-17赵春子闫晓琪
赵春子,闫晓琪
(1.延边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2.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0)
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目前,经过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与高考改革方案的完善,自2020年起,我国全面建立与施行新高考制度。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对高校如何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其学科知识领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高校与高中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带来了困难。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如何使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与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有效衔接,使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地理专业知识[1],顺利适应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1 高校与高中地理课程差异
本文以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的有效衔接研究为例,分析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的2019年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以下简称“2019 年版地理教科书”)中的水文知识,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差异等方面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分析,以便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策略,优化教学效果[2]以期为新高考实施的影响下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1 地理课程标准的差异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创新能力,使其具有实施中学课程素质教育及其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能力,要求本科生不仅掌握地理学思想、基本知识与理论,具备教学与实验技能,还要了解地理科学的新观点和新成就,具有人地协调观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教育不仅要求本科生掌握地理课程基本理论与知识,同时还需具备传递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技术与能力,学生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传递者。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质量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高中生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
可见, 由于课程标准的差异,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与高中生二者的主体地位不同,其教学内容与教学差异也会很大。
1.2 教学内容的差异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普通水文学》课程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均以“水循环”为核心教学内容[3],但二者教学内容与难度差异较大。高校《普通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阐明了水循环各要素和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物理机制、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水循环及水量平衡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陆地表面水、海洋、地下水、水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等。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穿插在高中地理教科书中[4],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选择性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热平衡的影响;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不同海洋区域的共性和差异性、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人类对海洋的巨大影响等。
对比高校《普通水文学》课程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的教学内容,高校水文知识“深而广”,既包含了水文科学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机制、规律与分布的论述,也注重水文现象的阐述与分析,水文知识结构系统和完备,地球表面的各种水体纵向与横向联系紧密,补充了高中地理水文知识未涉及或涉及较少的内容。高中地理水文知识则“浅而少”,在地理必修1中主要以海水的理化性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及地理意义、海水运动形式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水文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水文现象的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在地理必修2中主要结合实例说明了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战略及其重要意义,旨在让高中生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在选择性必修自然地理基础中,解释了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气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变化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
1.3 教学体系差异
高校《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深度、难度、广度不同,包括初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中全部的水文知识,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与中学地理水文知识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地理教材等方面既有连续也有区别,既有断层也有延续,二者教学体系虽不同,但核心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对水文原理探讨的深度不同。因此,在高校《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培养目标对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高中地理水文知识进行补充与完善,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水文知识体系,凸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地理科学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本科生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实施中学课程素质教育及其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能力。
高中地理水文知识是将核心内容的大方向划分为若干知识点,通过教科书的表层系统,如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等多种形式作为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研究课题,使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相对于《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分化与细化,基本理论浅显易懂,案例和活动等作业系统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例如,“海水的运动”这节中,《普通水文学》课程中要求学生既要明确海洋的组成与运动结构,掌握海水的波浪、潮汐、洋流等运动类型的成因和形成机制,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影响因素、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而对海-气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而高中必修课程地理1的水文知识中的要点是要求学生掌握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关海-气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则是在选择性必修自然地理基础部分进行学习。
2 衔接的现状与问题
2.1 高校教师方面
在《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任课教师能够注重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的衔接,要求学生熟悉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水文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但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对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中的水文知识分布及体系进行认真研究的不多也不深入,而高校教师则认为,作为大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必象中学生那般需督促与监督,而且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实习,学生的中学地理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会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对他们进行高中水文知识相关习题的训练,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与解题技巧的培训涉及的也较少。由于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能够参加但实习与见习的周期较短,仅对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的环节有整体认识,并不能使本科生完全掌握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2.2 高校学生方面
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高校进行课程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也未能提前了解与规划高中教师生涯中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如熟悉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水文知识内容体系、把握水文知识衔接的重点与难点、习题练习与讲解等必要的教学技能,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导致参加工作的初期困难多、压力大,既要认真备课,也要适应教学设计与管理、习题分析与解答、与学生沟通等工作。毕业生中在备课与教学过程中能够直接将高校所学知识迁移至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生很少,由于对高校地理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很多毕业生还需要重新学习高校的地理知识进行授课,备课负担很大。而高校地理课程学时有限,仅通过课程教学很难达到培养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获得高中地理教学与实践技能,使其具备传递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技术与能力。
2.3 高校教学方面
在教学中,虽然高校教师能够对《普通水文学》课程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进行衔接,但未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高考考纲、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相关知识引导本科生归纳和熟悉高中地理水文知识内容与体系,对知识点的衔接不够重视,也没有通过与高考相关的习题训练等形式培养他们的解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引导学生灵活、差异性的处理《普通水文学》课程与高中地理中衔接的水文知识,衔接的知识往往是在《普通水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里进行广度与深度的扩展。由于水文科学涉及面广、知识难度大、学习概括等原因,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案例教学结合的较少,因而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实习或工作初期,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把握、水文知识课程体系的挖掘、教学能力的锻炼、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在《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增加高中地理水文知识,并结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体例进行教学,解决高中地理水文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对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顺利适应高中地理教师工作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 改革对策和建议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在适应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普通水文学》课程中地理学思想和基本知识,同时还应具备高中地理教学能力,但如何挖掘高校《普通水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价值,进行高中地理课程水文知识教学的衔接,实现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有效衔接,达到融会贯通与承上启下的目的显得尤为关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体系的衔接
认真钻研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普通水文学》课程知识体系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结构,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高考考纲梳理二者之间知识结构在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关系,通过高校地理教学使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掌握《普通水文学》课程知识体系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中的相同知识点,进而分析相同知识点的内容理论与案例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探索其深入与展开的内容,熟练运用教学方法分析在《普通水文学》课程中增加的内容对高中地理水文知识教学会起到怎样的作用,从而对高中水文知识内容与体系、课程标准、高考考纲的认识更科学,更具体。通过对二者知识体系的研究,搭建《普通水文学》课程知识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的有效连接点,实现高校与高中地理水文知识教学体系的有效衔接。
3.2 教学内容的衔接
结合高中地理水文知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在高校《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普通水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地球上的水循环、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运动、海洋的结构与海水的运动、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等章节知识模块进行归类。因此,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熟练掌握高中地理水文知识体系与内容,以此为基础区分《普通水文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综合知识等,结合高中地理水文知识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水循环”的内容,在高中地理中与高校地理《普通水文学》课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高中地理中仅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2019年版地理教科书必修1中仅通过水循环的概念说明了水循环的过程,通过对水循环各环节区域与过程的描述说明水循环的类型,强调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将四大圈层有机联系起来,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高校在阐述水循环节本过程的同时还要阐明水循环的机理,在说明水循环的基本类型时不仅阐述全球水循环系统的层次结构,还有水循环强度的重要指标和水体水资源可利用率的基本参数,水体的更替周期,对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则从水循环与地球圈层结构、全球气候、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生态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文现象以及水文科学的发展等六个方面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纵深研究。因此,对高中与高校相同教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要立足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特点,拓展本科生的理性思维与知识深化能力[5],达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的目的。
3.3 教学方法的衔接
注重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培养。高中与高校教学方法有所不同,高中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除结合多媒体授课外,还会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与解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地理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高中地理教师的职业素养,意识到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多角度、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高中地理教学工作。
因而高校地理教学过程中避免模式化教学,引导本科生主动学习,熟悉与掌握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如构建高中地理水文知识体系、了解教学内容结构化与情景化、掌握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分析地理高考改革动态、具备过硬的解题技能等,均有助于与高中与高校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