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衰退原因及防治技术

2021-01-16吴宪

种子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樟子松防治技术

吴宪

摘    要:樟子松是重要的防风固沙和涵养水源的树种,但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樟子松出现了枯黄枯萎或者成片枯死的现象。为此,文章通过分析樟子松生长态势以及枯死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以期为保证生态安全和营林造林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关键词:樟子松;衰退原因;防治技术

文章編号:1005-2690(2021)23-011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1.253       文献标志码:B

樟子松是我国重要的防风固沙的优良造林树种,其具有抗旱、抗寒和耐瘠薄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保护林工程和防风固沙工程建设的主要树种。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有些地区的樟子松开始出现大面积枯梢死亡的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危害程度逐渐加深。文章通过分析樟子松的衰退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技术措施[1]。

1   樟子松衰退的原因

(1)水分不足的影响。我国有些地区风沙问题比较严重,植被覆盖率低,春季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大风天气经常出现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在樟子松生长的关键时期,要确保养分和水分的充足,否则会造成根部的营养失调,影响樟子松的生长,甚至造成树梢的枯萎死亡。

(2)营养因素的影响。在风沙比较严重、干旱少雨的地区,当樟子松的种植密度过大,吸收水分的能力较差,导致水分供应不足,无法满足樟子松的生长需求,造成体内的营养失衡,含铁量偏高,而其他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比例失调,影响了樟子松的生长[2]。

(3)气候因素的影响。和樟子松的原产地相比,该地区气温比较高,湿度偏低,将樟子松引进之后很难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树势弱、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各类病害。和其他的油松相比,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抗病能力存在差异性。由于该地区的气温较高,樟子松的生长期延长,造成樟子松提前成熟或者衰老。

(4)土壤因素的影响。土壤是影响樟子松生长和生存的主要因素,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满足生长的需求。一些樟子松生长地区土壤贫瘠,多为风沙土,含水量比较低,养分较少,有机质含量低,造成树木的营养不良,导致樟子松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

(5)虫害因素的影响。松沫蝉是影响樟子松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近些年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加,在相关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及时防治,减少了该类虫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松沫蝉的取食季节也是松球壳孢菌的侵入时期,在高温条件影响下,会增加松枯梢病的发生概率。在松沫蝉幼虫和松枯梢病菌入侵的影响下,会影响樟子松的生长。另外,樟子松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赤松毛虫的为害,幼虫主要为害松叶部位,直接在针叶中取食为害,随着害虫食量的增加,会影响樟子松的生长,如果虫口密度达到高峰,会直接将针叶吃干净,在遇到高温和干旱天气会造成樟子松的大量死亡。

(6)病害因素的影响。松枯梢病会造成樟子松的衰退死亡,该种病害是由松球壳包菌感染导致,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病菌通过植物的伤口入侵,或者直接从植株的幼梢部位入侵,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病菌的主要入侵时期为每年的5—6月。如果樟子松的树势比较弱和抗病能力比较差,很容易感染该病,加速了樟子松的衰退和死亡。

(7)经营管理因素的影响。栽培樟子松能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有的地区为了提高造林的效率,虽然采取了抚育间伐的措施,但是保留的植株数还是偏多。林分密度过大会影响林内的通风性和透光性,加之卫生条件差会影响林木的光合作用,导致樟子松的营养供给不足和水分不足,树势衰弱,造成树木的枯死。为了确保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在利用樟子松造林的同时也栽种了其他的树种,其他树种的数量较少会影响林分结构,导致林分中的天敌数量减少,一旦发生大规模的虫害,要使用化学药剂防控,虽然消灭了病虫害,但是也会破坏病虫害天敌的生长环境,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影响樟子松的生长,导致樟子松的死亡。

(8)大气污染因素的影响。在大气污染的影响下,氮的含量增加,大量沉降之后导致植物对氮的吸收量过多,造成植物的抗性能力下降,导致树木的衰落,这也是樟子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防治方法

(1)选种育苗。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树种,并且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通过科学的选种和育种工作能够提高植入的抗病能力,抵抗外界不利环境造成的影响。樟子松的抗旱和抗寒能力比较强,经研究发现,通过嫁接的方式能够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树种,并且能够抵抗松材线虫,提高病虫害的防控能力。

(2)科学栽植。可以营造带状林和块状林,或者营造混交林,控制好栽植的密度,让樟子松尽快成林,可以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在造林完成之后科学的间伐,保留适合的植株数量。

(3)经营管理措施。①营造混交林。通过营造混交林能提高樟子松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加病虫害天敌的数量,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此外,该种技术手段也能保证林内的物种多样性,是重要的造林手段之一。②保证植株的行距合理。在造林完成之后要及时间伐,控制好植株之间的行距。40年左右的樟子松发病可能比较严重,应该采取卫生伐,将枯死木和濒死伐除干净,改善林分的环境。针对30年生左右的林分,增长速度比较慢,染病程度轻,可以结合树木的生长情况适当的卫生伐。针对20年生左右的林分,生长比较旺盛,很少受到病虫害的影响,采取卫生伐的措施即可。针对已经发病的林分,除了要将发病母树伐除之外,还应该进行块状择伐,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可以栽种其他的树种,通过营造混交林来改善林分结构。如果植株的数量比较多,要控制好种植的密度,可以选择机械间伐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③人工修枝。通过合理的修枝措施可以缓解需求量,减少水分供应不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能提高病虫害的防控能力。适当的人工修枝措施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反而会使生长量明显增加,将病枝和虫枝及时修剪干净,控制林分密度。不同树龄的修剪要求存在差异性,要结合树龄选择正确的修剪方式。

(4)病害的防治。①苗圃地的防治措施。樟子松一年生的播种苗和两年生的移植苗要采取喷药防治的方法,在每年的6—9月每间隔15 d喷药一次,可以选择的药剂有多菌灵、苯来特药液,或者使用甲基托布津药剂防治,各种药物要交替轮换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在苗木移植过程中,可以选择上述的药剂浸泡苗木,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针对已经感染病害的苗木,要及时清除,避免病原的扩散和蔓延。②大树的防治。在樟子松大树病虫害防控中,要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辅助使用化学药剂。针对20年生以下的发病林木,可以选择卫生伐和间伐。针对20年以上的发病林木,可以选择卫生伐。将病木及时伐除干净,避免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5)虫害的防治。①松沫蝉。该类害虫会造成樟子松的衰退,要重点防治。每年的5月末是若虫期,可以使用甲胺磷喷洒防治,或者选用适量的氧化乐果和甲胺磷注干和涂干防治。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初是害虫的成虫期,可以选择烟剂防治。②松毛虫的防治。松毛虫是主要的害虫之一,加强对该类害虫的防治非常关键,可以采取人工绑毒蝇的方法防治,或者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利用害虫的天敌赤眼蜂防治,效果显著。通过科学的病害和虫害防治措施能够延缓樟子松过早的衰退。

(6)营造不同的混交林模式。第一,樟子松与灌木。通过灌木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可以将灌木和樟子松混合栽种,通常情况下,阔叶类灌木丛的枝叶生长繁茂,枯枝落叶量比较大,能够有效缓解林内的水分蒸发,在改善土壤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灌木的固氮效果比较好,利用灌木和樟子松混合栽种可以改善人工纯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此外,在灌木种植和樟子松造林的过程中可以种植一些药材和绿肥类的树木,增加林内的经济效益,提高综合效益。第二,樟子松和乔木。可以选择樟子松和乔木混合栽培,并且在混交林的基础之上营造带状混交的模式,结合樟子松人工纯林的特点科学地搭配树种,营造针叶林和阔叶林混交的林分结构,提高土壤的养分,增加林内的生物多样性,发挥防风固沙的作用。

(7)科学的围栏封育。为了改善樟子松衰退的状况,应该采取围栏封闭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改善林地的环境,增加林地内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进林地内的水循环,并且能有效控制樟子松的衰退。在围栏封育过程中,具体的时间要结合当地的降水量选择,通常情况下为3~5年,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应该以5~7年为准。

(8)冠下更新工作。在进入成熟期之后,樟子松可能出现严重的衰退现象,要做好冠下更新工作。樟子松和其他的树种混合栽种很容易长出小树,而纯林很少有天然树种萌发,为此,对于冠下更新的林地,应该随着幼树逐年生长做好林地的抚育透光工作,及时清除老树和病树,保证幼树生长过程中的林地光照和水分等条件良好。

3   结论

樟子松衰退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水分、养分、气候、土壤、病虫害和管理等因素,因此要分析樟子松衰退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如果樟子松染病比较轻,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调整养分和水分,满足樟子松生长发育的需求。此外,為了避免樟子松的衰退,还要做好日常的林地管理,观察环境对树木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立宁,朱教君,郑晓.基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机制的营林方案[J].生态学杂志,2017(11):257-264.

[2]王志广,胡忠义,吴海山,等.阜新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樟子松防治技术
樟子松嫁接红松果材林的若干研究
浅析樟子松应用的造林技术与育苗技术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
樟子松幼苗期培育技术
阿尔山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