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1-01-16包琦

种子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主要问题对策

包琦

摘    要: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不仅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施肥是为水稻生长供给养分、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种植者都会施加肥料,但是当前的水稻施肥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章围绕水稻施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稻施肥;主要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07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水稻生长需要多种养分,这些养分难以从自然土壤中获取,在此情况下,为了确保水稻能够健康生长,种植者就需要施加肥料。施肥不足水稻难以获取足够养分,其生长就会受到阻碍,产量也会因此降低;施肥过量会造成肥料浪费,同时也会污染土壤和周边环境,从而影响水稻的可持续种植。对此,种植人员应依据种植需要科学施肥,改善当前的施肥问题。

1   水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有机肥施用不足

水稻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也可以使用无机肥。相比于化肥,有机肥料对环境污染较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水稻的食用安全性,但是其需要投入的人力较大,价格也相对较高。在水稻种植中,种植者使用无机肥料较多,而有机肥料使用较少。一方面,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种植机械化程度提高,种植者普遍开始使用机械化种植,而不再使用耕畜力量,因此有机肥来源途径变少,种植者会较多使用化肥。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外出打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员多为老弱者。施用有机肥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而化学肥料购买方便,施用简单,因此许多种植者都开始施用化肥。化肥的施用在短期内看不到负面影响,但是若长期施用,土壤容易酸化、板结,从而造成土壤营养不足,无法给予水稻生长足够的养分,水稻产量会受到影响。

1.2   微量元素不足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多种元素,比如钾、磷、氮等元素,还需要中微量元素,比如镁、硼、硫等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在整体元素中占比较小,但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乏中微量元素会降低水稻的生长质量。在水稻施肥过程中,种植者会施用尿素、过磷酸钙、钾肥,种植者施用这些肥料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部分需要,但中微量元素补充不足,会导致水稻生长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降低水稻的产量。水稻含硅较多,对硅元素的吸收量较大,种植人员如果施用速效硅肥,水稻产量就会明显提升,平均增产8.7%。在当前化肥市场中,钾、磷、氮等大量元素的肥料较多,而售卖中微量元素的肥料较少,这就导致很多种植者难以获取水稻微肥,继而在种植中很少施用,造成中微量元素不足,从而降低了水稻产量[1]。

1.3   氮、磷、钾比例失调

水稻生长需要多种元素,每种元素的配比都应适当,如果元素含量不足就会影响水稻养分的吸收,不利于水稻生长,容易导致水稻减产。许多农业种植者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科学种植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肥料的施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容易偏施、滥施,许多种植者都会施用氮肥,也比较重视磷肥的施用,但是却很少施用钾肥,这就导致磷元素与氮元素比例较高,但是钾元素比例较小,水稻所需养分不均衡。对于过量施用的肥料,水稻生长难以全部吸收,这就使得部分肥料会进入到土壤、水体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水稻的后续种植,并且提高了污染治理成本。在水稻种植中,其生长所需的氮、磷、钾比例为1∶0.4∶0.8,在实际种植中,种植者施加肥料元素的比例与其差距较大,通常钾元素所占比例较小,从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1.4   施肥方式不合理

肥料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肥料的施加方式也很重要,合理的施加方式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促进水稻生长,但是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容易造成肥料浪费,这不仅会降低肥料利用率、增加种植成本、污染环境,还会导致水稻养分吸收不足,从而降低水稻产量。在水稻施肥过程中,许多种植者都比较重视基肥的施加,容易忽略追肥,这样的施肥方式不合理,不利于水稻生长。水稻分蘖前,相对于整个生长期而言,种植人员应施加氮肥60%,水稻分蘖后,种植人员需要追施40%。若前期氮肥过多,水稻分蘖就会增多,但是其中许多都是无效分蘖,这不仅不会促进水稻生长,还容易导致正常植株养分不足。在水稻施肥过程中,许多种植人员都会进行面施,而很少深施。不同的肥料有不同的吸收方式,种植人员需要科学的施加肥料。对于磷肥而言,面施有助于其吸收,但是对于氮肥而言,面施会严重降低其利用率,因为氮肥容易通过多种途径流失,包括挥发、地表径流等。

2   水稻施肥问题的对策

2.1   应用商品有机肥

有机肥的施用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质量。在水稻种植中,有机肥的施用较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有机肥来源较少、种植者认识不足等。为提高有机肥的施用比例,促进水稻种植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可以推广商品有机肥,这种有机肥不同于以往的有机肥料,能够避免畜禽粪便的污染,施用较为方便。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农业技术部门应做好培训工作,确保种植人员能够科学施加肥料,同时也应该加强该肥料的宣传,使更多的种植人员了解这种肥料,认识其优点,从而积极使用。

2.2   种植绿肥

水稻种植中,种植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闲田,通过种植绿肥提升土壤肥力,从而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优良的条件。对于种植绿肥所需的植物,种植人员可以结合种植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可以选择豆科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实现固氮,从而提升土壤氮元素的含量,也可以進行绿肥的翻压回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后,土壤会出现板结的情况,种植绿肥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提高土壤肥力[2]。

2.3   使用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稻生长,在水稻种植中,种植人员应重视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有多种方式,可以使用堆沤还田、过腹还田以及直接还田等方式。当前许多地区随着机械化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种植者对牲畜的养殖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适用堆沤还田与过腹还田方式,应使用直接还田的方法。秸秆还田过程也会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若在平原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可以应用联合收割机来收割水稻,在应用联合收割机时,种植人员可以配套使用还田机,借助机械设备直接切段或者粉碎秸秆,进而实现直接还田。如果在山区,地势不平坦的区域,秸秆还田便不能够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可以使用腐熟剂,将秸秆处理之后还田。

2.4   测土施肥

测土施肥方式科学且适用性强,在水稻种植中,种植人员可以使用这种施肥方式,提高水稻产量。使用测土施肥方式,需要检测土壤情况,了解土壤肥力,之后依据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特征进行肥料配比,从而确保土壤肥力充足,减少肥料浪费,提高种植的科学性。测土施肥对于个体种植人员而言实施难度较大,对此相关部门应提供辅助服务,比如测量、施肥等技术。在不同的时期,土壤肥力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土壤检测不能只测一次,而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期检测,以此科学分析土壤肥力的情况,合理施加肥料,适时补充硅、钙等元素[3]。

2.5   施用水稻控释肥

为提高水稻产量,种植人员可以施用水稻控释肥。在水稻高产稳产的情况下,分析其对养分的动态需求,然后据此配比肥料,这样的肥料中包含水稻生长各时期所需的营养物质,种植人员可以将其一次性施加,之后不用追肥。常规的施肥模式下,种植人员需要分次施加肥料,相比于这样的施肥方式,施用控释肥更加方便,有助于提高氮利用率。氮利用率的提升有利于水稻生长,促进水稻增产。

2.6   优化施肥方法

科学的施肥方法能够提升肥料的利用率,提高水稻的产量。然而在实际施肥工作中,许多种植人员施肥较为粗放,所使用的施肥方法不合理。

因此,种植人员应结合实际种植情况,优化施肥方法,在施加基肥时,应重视追肥。充足的基肥能够促進水稻分蘖,为水稻生长提供足够养分,因而在插秧前,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土壤肥力情况,施加足量基肥。在稻田高产栽培中,基肥可以选择菜饼肥,每667 m2应施加菜饼肥200~300 kg,也可以选择施加腐熟牛栏肥,每667 m2应施加腐熟牛栏肥1 800~2 000 kg,同时,每667 m2应施加纯氮8 kg,施加尿素17.39 kg。随着水稻的生长,种植人员需要适时追肥。此外,在面施肥料时,种植人员还需要重视深施,具体应结合肥料性质,确定施加方式。

3   结语

施肥是水稻种植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对于当前水稻施肥的问题,种植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应明确问题的根源,据此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提高水稻种植的科学性。相关部门可以推广商品有机肥,鼓励种植者种植绿肥。使用秸秆还田技术,避免焚烧秸秆,合理发挥秸秆的作用。种植人员需要优化施肥技术,使用水稻控释肥,也可以进行测土施肥。在水稻种植中,种植人员应不断完善施肥过程,提升水稻的产量。

参考文献:

[1]潘汉民.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技服务,2017,34(8):63-64.

[2]丁磊.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农村,2017(10):49.

[3]李士君,王洪晶.水稻施肥存在问题及措施[J].科学中国人,2017(8):147.

猜你喜欢

主要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探究数字化自动系统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