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红柿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1-01-16翟光辉高倩潘忠强吕享华王政

种子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防治技术西红柿

翟光辉 高倩 潘忠强 吕享华 王政

摘    要:西红柿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喜温怕寒、喜光怕热、喜水怕涝等特性,而且在不同生长时期都会遇到一些常见病虫害。在种植西红柿时需要本着因地制宜原则,遵从西红柿的生长规律,采用正确的栽培管理方式和病虫害防范措施,为西红柿品质和产量提供可靠保障。针对西红柿栽培管理方法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希望所提供的措施建议能够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西红柿;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04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1.2;S436.412       文献标志码:B

1   西红柿栽培管理

1.1   温度要求

西红柿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温度均具有不同的要求。温度达不到下限或超出上限,均不利于西红柿的正常生长。其各生长阶段的温度要求如表1所示。

调整温差可以有效提高西红柿的含糖量,缓解西红柿的呼吸作用,避免其内部营养物质发生损耗。在西红柿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最低温度不低于11 ℃、最高温度不超过35 ℃,最有利于西红柿开花结果,并且能保证其内在的营养品质获得可靠保障。

1.2   光照要求

西红柿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例如在西红柿发芽期无需光照,而幼苗则需要获得充足的光照才能确保发育良好。如果光照不足,对西红柿花芽分化、西红柿花授粉均造成不利影响。在结果期,光照时间不宜过于持久,光照不宜过强,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同一株西红柿果实数量过多,使西红柿内在营养成分和口感受到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果实出现日灼病。

1.3   水分要求

西红柿根系较为发达且叶片较大,吸水能力强,叶片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快,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西红柿属于耐旱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不同,要严格把控好各个生长阶段的水分供给量。例如在幼苗期,西红柿生长速度较快,土壤中的含水量不宜过高;在开花结果期,则要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种植期间,每隔10 d浇一次水且控制好浇水速度,切忌对土壤形成漫灌,否则极有可能造成西红柿大面积死亡[1]。

1.4   土壤要求

西红柿栽培对土壤并没有过高要求,但是需要保证土层具有足够的厚度和较好的排水量。只有这样才能为西红柿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确保其根系的健康生长。因此,栽培人员在选择土壤时,要确保土壤本身具有较强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为西红柿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研究人员发现,对沙壤土进行改良后形成碱土地,同样适合种植西红柿,从而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播种育苗管理

在播种之前,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选择好苗床且做好苗床整理工作,具体存在以下几项要求。

首先,在选择苗床时,不要选择连续多年种植过茄科类作物的苗床,此类苗床非常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在选择完苗床后,栽培人员需要对苗床上的土壤进行深翻和消毒处理。所选择的苗床宽度不宜过大,通常80 cm最为适宜。

其次,为了防止育苗期发生病虫害,应在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在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20 min后将其捞出并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对消毒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催芽播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育苗时采用条播或者穴播方式均可,但不论采用何种播种方式都务必保证播种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为西红柿根系生长提供足够充分的空间。

3   适时移栽

当西红柿幼苗生长到20 cm后便可以选择天气晴朗的早晨或下午对其进行移栽。在移栽之前,应先对移栽区域的土壤进行全面深松整地,提高土壤透气性、透水率和土壤温度,为移栽后的西红柿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其成活。另外,如果植株密度过大,会导致通风性和透光率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加大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应结合西红柿幼苗品种及生产性能,选择科学合理的栽培密度。

从理论角度,西红柿株距应控制在45 cm左右。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可以根据温室大棚的光照特点适当调整密切、稀植程度。例如前半部分植株密切,后半部门稀疏,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大棚内部通风性和透光率,使西红柿产量获得可靠保障。在移栽之前还要做好扣棚处理,待扣棚结束后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视实际情况适当减小通风量[2]。

4   田间管理

西红柿幼苗种植完应进行1次透水灌溉,并对温室大棚进行密闭,确保棚内温度达到32 ℃左右。待幼苗度过缓苗期后,再逐渐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另外还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及浅培土工作。

在西红柿整个苗期内,需要进行2~3次培土。在现蕾期,为了保证幼苗根系的健康、快速生长,达到防治病虫害、方便灌溉等目的,需要进行1次深中耕培土。在幼苗植株生长过程中,及时采用单干立柱或人字架等方式进行支架绑蔓。在绑蔓处理时,要以增加棚内通风性、透光性为目的,确保茎秆、叶片的均匀性,促進西红柿植株的健康生长。除了做好上述田间管理工作以外,还要做好整枝打杈工作,在保留主轴的同时摘除掉所有侧枝。对早熟品种,应该保留3~4个果穗,然后进行摘心处理;如果是中晚熟品种,则需要保留2~3个果穗,再进行摘心处理。

在西红柿的结果期内要做好田间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摘除畸形果实,为优质果实的生长提供更加充足的养分。西红柿开花期前后,应针对棉铃虫进行重点防治。可将0.2%的磷酸二氢钾喷洒于叶面,提高叶面光合作用能力。最好在温室大棚内适量释放二氧化碳,通过这种方式,加快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西红柿的防病能力。在人工授粉环节,通常用2,4-D点花柄,浓度为10~20 mg/kg,采用毛笔点花柄即可。最好采用当天开放的花,最佳授粉时间为晴天9:00~15:00。授粉时需在药液中加入色素作为参照标记。

5   西红柿病虫害防治技术

5.1   細菌性斑点病

首先,西红柿栽培品种选择。要选择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口感佳、果实色泽鲜美的品种,例如春雨日润一号、日润传奇等品种。在栽培之前,应先将种子放置于60 ℃的温水中浸泡4 h,或使用高锰酸钾浸泡30 min再使用清水对种子进行清洗。采取这种手段能从源头上保证种子质量,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其次,田间管理。只有做好灌溉、施肥、定植等工作,才能及时补充西红柿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提高其抗病能力,从根本上使细菌性斑点病得到有效防治。在施肥、灌溉环节中,必须结合西红柿的实际生长情况及阶段,采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配合浇水灌溉等方式补充营养成分。同时,改善西红柿的生长环境,达到抑制虫害滋生的目的。在定植环节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控制好浇水量。必要时施加浓度适宜的细菌性斑点病防治药物,使此类病害得到有效防范。

5.2   裂果病

裂果病主要发病于西红柿的果实部位,裂果位置和形状均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律性。其防治措施如下。

第一,顶部裂果的防治。从其发病原因上看,主要在西红柿开花时出现钙流失,从而导致花柱开裂,最终形成裂果。对此,需要在育苗期间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配合施用有机肥,控制好钾、氮肥的施用量,防止西红柿植株出现钙流失。第二,状纹裂果的防治。如果温室大棚内温度过高、土壤过于干旱或光照过强,都会导致西红柿果皮出现木栓层。因此在西红柿生长过程中,应控制好浇水量,合理浇水灌溉,确保土壤温度、湿度适中,降低木栓层发生的概率。第三,纵裂果的防治。此类病虫害的发病原因是营养不均,致使其内部生长不均衡。应均匀施肥,确保植株营养充分。

5.3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病于植株根部,极易导致植株出现发育矮小、脆弱、干枯死亡现象。此类病虫害的侵染源主要来自土壤,应选择无虫害的土壤进行西红柿种植。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打药处理,彻底破坏线虫的生长环境,改善土壤环境。同时在西红柿植株生长期间做好各项田间管理工作,科学施用有机肥,控制好浇水量,可以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3-4]。

6   结语

在西红柿的栽培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按照正确方法、采用科学手段进行田间管理与栽培养护,为西红柿提供健康、适宜的生长环境。在防治各类病虫害的过程中,结合西红柿各个生长阶段病虫害的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采用防治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西红柿的高质量和高产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日古丽·合力里.大棚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21(6):20-21.

[2]贾玉青.无公害西红柿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控要点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4):12-13.

[3]李庭铂,蔺怀博.西红柿不同生长时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解析[J].现代园艺,2020(2):17-18.

[4]张桂英.西红柿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167.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防治技术西红柿
西红柿熟了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