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探析

2021-01-16高新磊

种子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业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种子

高新磊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产业规划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当下,粮食作物的栽种是农业建设项目的基础,只有种子种植技术得到全面发展,才便于开展后续一系列农业工作。因此,要高度重视种子生产栽培和种植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种子;农业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03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2.1       文献标志码:A

1   农业种子高产栽培的前期工作

1.1   选择适宜的地方

我国物产丰富、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因此在种植农业种子时,要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情况,选择品质最好、产量最高的种子进行种植。此外,还要充分考虑种植地的土壤类型、成分和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保证种子产量的增加。

1.2   做好前期选种和解决工作

在选定了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后,必须在种植前仔细挑选粮食作物的种子。种植的粮食作物种子质量会对中后期的出苗率和生长发育状况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对粮食作物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种植前,农业工人必须从預埋或购买的种子中剔除瘪掉和坏掉的种子。

此外,考虑到种植后可能出现的病害问题,播种前要对种子采取一些处理措施,如在种子上施化肥或薄膜包衣,以减少幼苗在播种后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病害的概率,保证高质量生产。

1.3   深翻土层,调整肥效

土层深耕不仅可以改变土层本身的性质,使土层变得更软,达到种子生长发育的标准,还可以提高种子光合作用的效率。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种子在发芽时吸收充足的水分,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如果不进行深耕,则需在播种前向土层适当喷洒草灰、尿素溶液等化学农药,改变土壤层中的化学分子和营养元素,增强土壤层的丰富度,为农作物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和丰富的养分,最终完成大丰收。

2   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种子栽种密度高

随着现代智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种子种植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种子种植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种植到使用智能设备种植[1]。

利用智能技术种植种子使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但种子种植的密度并没有获得较好的管控。这是由于在种子种植机器设备的发展中,没有依照不同种子种植要求开展严格的升级改造,导致栽种时种子的密度难以控制,种子种植的密度较高,增加了成本支出和农民负担,耗费了种子,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2.2   种肥过程不科学

在种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上肥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种子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肥料不一样,有机肥的种类也不同。

目前,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时并没有依照科学的方式开发粮食作物,施加有机肥料仅仅依据长期的种植经验。尽管对粮食作物有一定的帮助,但有机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并不是必需品,用在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部分农业生产者仍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这会导致粮食作物营养不足或产生疾病,导致粮食减产、质量下降。

2.3   种植起步晚,理念落后

我国是农业强国,但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即便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优惠,还仍有不少地区选择传统种植方式[2]。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加之老龄化社会的影响,工作人员存在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等问题。

即使千方百计推广增产高效农业种植技术,但很多老年人也难以接受和学习新的技术理念。比如在玉米的种植中,为了保证开花期玉米的纯度和品质会淘汰混种。但有些农民只重视玉米的产量不愿进行淘汰,导致玉米出现一定程度的脱混现象,这将导致种植工作推进缓慢。部分农民为了节约成本,不愿施用有机肥。

同时,农民对于新型机械化生产有些排斥,不愿接触,甚至不愿学习使用农机生产,导致粮食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种植受温度、湿度和土质的影响,农民没有学习正确的种植理念,盲目地施种只会浪费种子和体力。这一系列原因使得实施高产栽培技术难以开展。

3   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对策

3.1   建立种植标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种植粮食作物种子是一大难题。不同的粮食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应依照不同的方法开展种植,因而要应用科学知识,实时监控不同环境影响下粮食作物种子的生长发育状况。粮食作物种子的种植情况不好会对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换言之,种子种植技术为粮食作物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更高效的生长发育标准。

3.2   有效组合,有效种植

种植时要有效利用农用地,根据不同作物的习性,保证疏密水平适宜,进而保证粮食作物的生产[3]。农作物之间有相互生长、相互制约的作用。

种植人员一定要熟悉农作物的习性,尽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种植各种可以互相影响的农作物,比如大豆、玉米等,可以将两者结合使用,减少总种植面积,提高大豆、玉米的产量。

3.3   播种后的种子养护

种子播种后,必须对埋在地下的种子进行适当养护。例如,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进行农业活动时,要保证种子播种后仍能在较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因此,北方许多地区在秋冬季会在农田上铺农用地膜,以保护种子不受寒,或采用温室大棚种植粮食作物,以确保所有作物都能正常生长。种植的增产种子可以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以保证粮食作物的最终产量。温室的作用是种植反季作物,满足我国民众冬季对各类蔬菜的需求。同时,如果种植区海拔较高,日光源比较明显,温室可以遮挡阳光,防止种子在生长发育时受到强光源影响,从而降低产量。

3.4   加强粮食作物种子增产监管

在粮食作物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种子的存活率,务必改善种子高产种植技术。优质的种子品质会对粮食作物产生积极影响。现代种子生产加工企业要提升种子管理意识,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严格把控种子生产质量,甄别假冒伪劣种子。

3.5   完善人才队伍塑造

如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农业方面,必须有一批具备专业技术的优秀人才。因此,公司要提升对优秀人才提拔任用过程的管理,还需要对农业员工开展科学培训。只有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才可以有效推动当代农业的发展。

创建高效的奖励机制,让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农业队伍中,增加农业领域的吸引力,为优秀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空间,并创建相应的选拔晋升机制,为塑造优秀人才给予优良的环境。

3.6   做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农业发展是不是处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中,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问题有没有受到重点关注,这是农户和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在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病害是影响粮食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

运用优质的科学技术培养种子,降低粮食作物病虫害问题,可以极大地促进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为让种子生长得更强壮,必须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减少病害问题,当粮食作物發生病虫害时,及时采取措施消灭粮食作物病虫害,提高种子成活率[4]。

在种植粮食作物时,实时了解作物可能遇到的各种病害,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比如,阴雨绵绵的天气很可能会引发一些病虫害,这时农业工作者要注意给农作物喷施适量的肥料,以防万一,雨后最好进行两次施肥,防止先前喷过的肥料因雨水冲刷而注入土层,使肥料不能充分发挥防病效果[5-6]。种子发芽后,不仅要在粮食作物上方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还要对地下部分进行维护,防止其发生病害。一旦根茎遇到病害问题,作物将无法从土层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庄稼地都会枯萎死亡[7-8]。因此,要增加农业种子的产量,就必须高度重视疾病预防。

4   结束语

现代化农业发展能够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运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步骤。依据高产栽培技术,对粮食作物不同发展环节开展科学、准确的剖析,并根据不同情况对种子或粮食作物进行有效改良,可促使种子更好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目标。

参考文献:

[1]石荃.浅析农业种子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1):44.

[2]王月敏.浅析农业种子的高产栽培[J].农业与技术,2018,38(12):49.

[3]孙艳喜.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运用[J].种子科技,2020,38(18):58-59.

[4]陈日刚.探讨农业种子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4):57,60.

[5]余丰秋.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浅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4):125-126.

[6]孙增杰.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11):25-26.

[7]张芊.农业种子的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3):68,71.

[8]张春霞.探讨农业种子的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2020(9):98-99,102.

猜你喜欢

农业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种子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试论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合理运用
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农业种植方式对土壤中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