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21-01-16李素霞

种子科技 2021年21期

李素霞

摘    要:现在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对小麦等粮食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众所周知,小麦是生活中必备的粮食作物,可满足人们日常对粮食的高需求。因此,种植优质无公害小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高产无公害优质小麦技术有助于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的小麦。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生产优质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复杂性,而且时间较长,该技术仍在改进中,本研究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高产栽培;无公害;优质小麦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03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无公害优质小麦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但它的栽培技术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优质小麦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涉及面比较广,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相关技术部门的专业指导和当地农民的支持。配套的技术设备,可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让小麦种植和收割更方便,使农民得到更多的收益。因此,推广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意义重大,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1   采用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影响着国家整体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农业水平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其有助于转变我国农业结构,使各产业发展更加合理、健康[1],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帮助中国农业升级,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2   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   良好的种子选择和种子处理

(1)种子选择。小麦种子必须具有良好的遗传性,这是后期利用自然和生长条件的关键。优质小麦的无公害栽培和管理必须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高产稳定的种子,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此外,小麦种子的选择必须结合气候条件、生长条件、产量水平并且符合以无公害生产为基础的农业系统特点。

(2)种子处理。小麦种子在播种前必须经过良好的处理。较大的种子和较饱满的谷物含有更多的营养,有助于小麦幼苗的快速生长,根系更加发达,可获得更好的耕作效果。因此,播种机可以使用机械分选来精细选择种子及其涂层。对于未包衣的种子,在进行播种前,可以使用小麦专用的拌种剂,混合后堆放3~4 h,晒干后再播种,以更好地预防病害暴发。

2.2   确定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1)决定播出时间。为了种植优质、无公害的小麦,必须结合种植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温度等条件,确定最适宜的播种期,一般选择在春季进行播种。

(2)播种密度的确定。必须坚持科学群落结构的原则,目标是让小麦生长得更健康、更强壮,在入冬前达到理想的基苗以及分蘖数,这对小麦的最终产量有很大的影响[2]。播种的密度需要结合选择的种植品种,一般种植密度在3 000/667 m2株左右。

(3)优化播种质量。在播种小麦之前,播种者必须依次执行3项任务:施基肥、处理土壤和夯实土壤。要种植优质、无公害的小麦,土壤必须肥沃、结构良好,这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需要确保土壤的耕层深厚、养分充足、透气保水性好。播种时使用机械播种为最佳,如不具备条件,可用窝或钻头播种。必须充分发挥光照和区位优势,确保个人和群体和谐稳定发展,为优质小麦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2.3   科学进行施肥

肥料可以更好地促进小麦生长,进行无公害栽培需注意肥料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使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可以有效弥补天然有机肥在无公害小麦栽培管理中的不足[3]。生物有机肥包括溶钾菌、溶磷菌、固氮菌等,其中所包含的氮能够为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利于增加土壤的肥力,从而抑制化肥的使用,确保小麦种植管理,更好地满足质量要求达到无污染标准。

(2)合理运用无机氮肥。氮是小麦需要的主要元素之一,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但氮肥使用过量也会对环境、农产品甚至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合理控制无机氮肥的用量,实现优质、无公害生产。如需补充无机氮肥,可连续施复合草酰胺、尿素异丁醛等氮肥。

(3)做好基肥的施用。种植和经营优质无公害小麦需要适当提高基肥比例。这不仅有助于健壮幼苗的生长,而且还可以通过控制表土减少污染。如果追肥太晚小麦就会成熟,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吸收。

(4)运用配方施肥方法。为使生产基地的土壤养分能正常投入并达到均衡状态,需要进行氮肥、钾肥、磷肥、微肥的均衡供給。

2.4   提高田间管理水平

田间管理包括综合管理措施,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也因水稻品种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4]。因此,场地整体管理的关键是着眼于当地土壤的差异,使场地管理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尤其是目前实践中的无公害小麦种植,应注重以下现场管理。

(1)春季管理。从麦田管理的角度来看,麦田管理重点在于春季的全面管理,要对肥水进行综合管理和科学分类。晚春农民要勤浇水,耐心等待。一般来说,小麦的施肥可以使用10 kg尿素来完成。特殊情况下,部分越冬小麦越冬苗条件差,需要采取充分施肥促湿措施。

(2)冬季管理。当前仍有部分农户忽视冬小麦田间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小麦作物增产的可能性较低。实施冬季水田管理措施有利于保证小麦整体高产,因此要特别注意前期的壮苗处理。

同时,要大大提高小麦幼苗的分蘖,这就强调了冬田管理的重要性。小麦播种前,不要施过多的肥料或水,以免损坏小麦的根系。小麦作物不及时播种会对大型小麦作物造成冻害。因此,进行合理的早播处理是重点。小麦播种时间过早容易遭受冻害,反之,时间过晚又不利于小麦的健康生长。因此,小麦幼苗的播种一般会选择在10月左右进行。同时,农民要坚持适度播种的原则,避免播种较大的小麦作物。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现有播种量。

(3)综合管理。首先,照顾好小麦弱苗。研究表明,小麦幼苗弱是因为有机肥不能充分分解,碳氮失衡导致其肥力不足。如果小麦在越冬前变黄,幼苗弱,不及时施肥,即使到了春天,小麦幼苗也会继续变黄。春季要注意施用碳酸氢铵,施肥后要及时灌水。播种过晚会使小麦幼苗弱化,因此应适当控制水肥,并通过大田栽培提高地温和土壤保水性。其次,小麦幼苗护理。如果小麦在越冬前生长过于旺盛,就会造成养分流失,春季寒冷会导致小麦幼苗冻害,出现死亡。这就要求早春打理好田地,越冬前适当浇水施肥,早春增加水分,采取保温措施。对于春季开花的幼苗,要严格控制水肥供应,适时栽培,适时节制,避免倒伏。对于高生长、高密度的地块,在小麦长大后必须使用化学品来控制生长。庄丰安乳油可通过适当降低株高和与水混合来控制生长,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性。再次,麦田中后期管理。小麦的开花期和灌浆期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也是一些不利因素易发时期。小麦的中后期管理应与稻谷水分同步进行,如因连续降雨造成稻谷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止过湿,造成病虫害。

2.5   病虫害防治

首先,需要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现病害的无害化防治[5]。其次,在对小麦品种进行选择时,需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通过推广均衡施肥技术和群体素质栽培技术,提高小麦群体的整体品质和抗逆能力。土壤循环换茬,合理管理田间湿度,清理沟渠和土壤水分,适当使用高温秸秆堆肥技术,减少病虫害发生。

3   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目前农业栽培技术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在部分地区的应用还比较少,小麦栽培技术需要不断推广,以提高小麦的整体品质和产量[6]。首先,要积极建设小麦产区示范村和示范户,利用示范效应提高栽培技术水平。通过建立示范村和示范户,相关种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种子选择和技术讲解,组织生产技术培训活动,充分保证小麦种植质量。同时,在小麦收获前,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到试验场或养殖场听取现场观察和讲解。其次,扩大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范围。在建立试点村和示范户的基础上,增强大多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速度,扩大宣传范围。通过种植前调配技术人员、开展知识讲座、印发种植材料等方式,鼓励农民建立小麦种植各阶段管理计划,加强对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提升小麦品质。

4   结束语

对于无公害优质小麦,应着力改进源头栽培技术,充分引进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在相关小麦种植实践中,技术人员仍需总结自己的经验,将多种综合性小麦栽培措施充分运用到目前的小麦作物栽培中,提高小麦作物的产量和質量。

参考文献:

[1]霍克光.绿色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8):184-185.

[2]董永.探究优质强筋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信息周刊,2020(12):1.

[3]周媛媛.绿色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农家参谋,2020(10):89.

[4]孙运秀.优质强筋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3):62.

[5]王洪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0(24):32-33.

[6]张九柏.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模式[J].种子科技,2021,39(1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