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商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

2021-01-16徐红玲浙江上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农商普惠金融服务

徐红玲 浙江上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农村普惠金融概述

早在2015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这一内容。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业的巨大变革,而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普惠金融整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设主要是为“三农”提供更为便捷、便宜、足额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对于农村村级经济消薄、帮扶农民增收致富乃至农村精准贫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农村普惠金融的特点之一是普惠性,普及农村、惠及城乡,目的是让每一个农民都可以享受到普惠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是包容性,普惠金融从农村客户真正需求出发,进行金融产品、渠道、服务、科技的综合开发,最大限度上降低金融风险、满足“三农”发展金融需求。最后是便捷性,当下,我国金融客户群体十分庞大,为了适应客户群体的消费习惯,普惠金融也需结合各类科技应用,在借助大数据的基础上,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开展线上产品和线上服务。但是在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设过程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基础建设较为薄弱、普惠金融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普惠金融深化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不快等,逐步成为普惠金融深化与融合过程中的较大阻力[1]。

二、农商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融合的重要性

近些年,我国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经济结构开始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时期,普惠金融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而农村普惠金融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农村普惠金融是向农村倾斜性的资源合理配置,可以满足新时期“三农”的实际需要,是更具有包容性的金融服务。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尽管在过去十几年间持续进行改变和创新,但是一些金融体系仍然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农商银行作为扎根农村阵地多年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充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着普惠金融排头兵的作用,特别是在助力农村消薄、精准扶贫方面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正全力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经济对于普惠金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提高,因此也对农商银行如何加大普惠金融投入,与农村普惠金融如何进行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农商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明确普惠金融的重要目标

围绕党中央“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指示,要充分认识“三农”作为经济社会“压舱石”的重要意义,把普惠金融重点放在农村,更要以广大农民、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为重要目标。首先,农村普惠金融作为扎根于农村的金融服务,要以“三农”为服务宗旨,满足农民各类金融需求,保障农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由于小微企业具有小而散的特点,所以农商银行应采取与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的方式,精准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且贵的问题。再次,农商银行作为地方商业银行,在政府引导下,应坚守定位,以支持实体经济为主要方向,在服务政策、信贷投放、利率倾斜等方面体现“实体经济优先”的理念。

(二)加大优化供给体系建设

当前普惠金融政策环境已形成合力,但在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动力,从源头供给体系上进行推进。一方面要继续协调国家财税部门,出台普惠型贷款利息免征税收政策,推动人民银行调整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农商银行建立完善的普惠金融专业部门或服务中心,在内部推动普惠金融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的落地实施。第三要制定普惠金融专门信贷计划,安排专项激励考核及费用,提高绩效考核普惠金融业务指标权重,明确普惠金融不良贷款率的各类标准,同时鼓励服务机制的创新发展。

(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农商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深度融合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内外部能力建设:一是要发挥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数据资源,完善各类贷款业务,并坚守“三农”定位,把握“地缘、亲缘、人缘”优势,打造“普惠银行”。二是要加强外部联动,深化银行保险、担保合作,加快与涉农保险公司合作,通过保险服务减少银行和“三农”经济损失,通过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合作和范围,加强与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合作,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从而有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环境的优化。三是要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在发展传统金融产品、服务的基础上,聚焦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扩大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水平。

(四)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普惠金融的普及依赖于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商银行应利用农村本土化经营特点,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以物理网点为中心,划分区域网格,建立以村级、便利店等人员聚集点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并坚持“因地制宜、开放合作、管理规范”原则,加大与政府部门合作,引入政务、金融、物流、电商等合作模式,将便民金融服务点打造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便利店,真正把普惠金融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网格内的“三农”群体均能享受到优质的农村金融服务,进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可得性。

(五)加速农村电子化

在互联网时代,推进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已迫在眉睫,而农村普惠金融的推广,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信息对称,这就需要农商银行加速金融电子化产品的普及,增加宣传力度。一是要加大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利用线上业务、移动终端等方式推动电子银行服务的完善,做到“家门口”和“零距离”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二是农商银行在服务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开展“金融知识普及+电子产品落地+现代支付方式推广+特色支农服务到户”的普惠金融特色品牌。三是开设金融讲堂进行金融知识宣讲,以政府支持、村级配合、农商实施的方式,建立金融知识宣讲的联动机制,根据客户不同层次,结合上门走访收集的需求,进行农商银行产品、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金融理财、反假币等与农民息息相关的知识宣讲,形成金融讲堂“农民点餐、农商配餐”模式,为农民增资增智,最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的电子化水平。

四、结语

新经济发展形势下,进行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十分重要。对此,要将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与当下时代发展潮流相结合,在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农商银行进行业务创新,以此调整金融服务模式,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普惠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的真正发展。

猜你喜欢

农商普惠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互联网上再造一个青岛农商银行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5>60,青岛农商银行发展的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