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企业参与碳中和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2021-01-16成丽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成丽娜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1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迈向碳中和: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提出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应发挥低碳转型的引领作用,设立有雄心与远见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时间点应设在2030年前、不应晚于2050年。
一、中国电商企业的碳排放现状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研究报告》和《中国线上线下温室气体排放对比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中国电商2019年的碳排放为5326万吨,未来5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电商碳排放将达到1.16亿吨。中国电商的碳排放来源主要包括:包装,约占18%;物流,约占29%;办公,约占26%;数据中心,约占23%;仓储,约占4%。线上购物的碳排放来源包括:交通-快递运输,约占29.16%;建筑-办公,约占26.12%;建筑-仓储,约占3.88%;信息-数据中心,约占22.78%,信息-消费者终端耗电,约占0.02%;包装-快递包装,约占18.04%。线下购物的碳排放主要来源包括:交通-货物进入门店前运输,约占13.03%,交通-消费者交通排放,约占35.87%,建筑-店铺运营(一般包括办公),约占47.11%,包装-塑料袋,约占1.05%。经碳阻迹研究和计算,线上购物比线下购物更低碳,线上购买一单和线下购买一单相同物品的碳排放分别为1094.92gCO2e和1360.24gCO2e。
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将达到1500亿件,相比2020年的800多亿件,5年内预计增长80%。若不采取有关措施,预计2025年电商企业碳排放量将达到1.16亿吨以上,占中国2025年总排放量的1.1%,相比2020年,5年时间内将增加约5000万吨的排放量,增长率达到73%,年均增长率达到14.7%。而根据分析,整个十四五期间中国预计的排放量增量仅为2亿吨,电商企业的排放增量将占到中国十四五期间增量的25%。若不采取更具雄心的减排措施,2025年,中国电商产生的碳排放将需要200亿棵树来中和,中国电商离碳中和的距离将为200亿棵树。
二、中国电商企业参与碳中和的重大意义
2021年是碳中和元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碳中和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是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说前三十年是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时代,那么后三十年将是低碳化时代,低碳化和数字化将成为新的“两化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碳中和不是一项短期工作,而是一项长期事业。
电商企业碳中和意义重大。电商企业推进碳中和是响应国家号召、助力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体现。推动我国电商企业实现碳中和,意义不仅在于电商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鼓励电商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以碳中和为契机,倒逼我国低碳技术转型。一方面,集中力量攻克能源互联网、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低碳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和产业互联网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向低碳、绿色、循环方向发展。
三、中国电商企业参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对于电商企业而言,碳中和主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让生产活动在更具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减少电力消耗,通过设备的高效回收利用等手段逐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互联网巨头在碳中和方面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概念引领,措施保障,形成了一系列组合拳和方法论。目前,中国电商企业实现碳中和面临着能源供需逆向分布、绿电采购困难重重;碳交易市场不完善、碳中和路径不清晰;低碳技术有待突破等多重挑战。我国电商企业应积极学习借鉴国际企业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探索碳中和的中国路线。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改变运营方式,推动节能减排才是实现企业碳中和的釜底抽薪之法,也是为即将到来的低碳化时代提前做好准备。我国电商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第一,提高数据中心效率,降低数据处理耗能。数据中心是电商企业能耗大户,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数据中心能耗又可以分为存储、计算和网络等IT设备以及空调等附属设备。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开发部署先进技术提高算法效率,改进计算等耗能水平,降低IT设备能耗;另一方面从选用高能效空调系统、优化机房布局、应用水冷设备、部署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空调和服务器负载等方式着手,降低附属设备能耗,在降低PUE值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第二,降低行政办公建筑能耗与废弃物产量。除了数据中心之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租用或者自建的办公和零售等场所也会因照明、供电、供热、供冷等原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碳排放。对此,可以采取改进物业管理手段、汰换老旧低效设备、部署智能化物联网设备等方式,提高建筑能效水平,优化人均和面均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此外,推进自有物业进行LEED NC、LEED EBOM等绿色建筑认证也是可行之策,如是企业自有物业,也应当在设计阶段引入高能效思路。第三,变革运营管理方式,开展内部宣传,鼓励员工减少排放。在生产运营工作中产生的排放与能耗也存在优化空间,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应用和改善线上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提高办公电子化水平,减少员工差旅次数和纸张消耗;合理规划班车路线,实施弹性工时,鼓励员工乘公共交通上下班等。
2.提高能源供应中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前,我国企业可再生能源转型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分布式能源项目、直购电协议、绿证等方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式入手:
第一,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增加企业电力中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需要紧跟政策,多措施并举,采取直购电协议、“隔墙售电”等方式满足电力需求。第二,积极投资清洁能源。通过建设包括场内风电和屋顶光伏等形式的分布式清洁能源项目,实现自发自用,满足部分电力需求;同时,投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集中发电项目,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并尽量直接消耗所发电力。第三,新建数据中心优先选址可再生能源丰富区域。如企业有新建数据中心,可以考虑选址在我国中西部等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区域,并辅之以购电协议、清洁能源直供电项目等手段,直接消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最后,也可以在适当情况下考虑绿证采购。此外,电商企业还应积极关注氢、氨等潜在未来新能源,加强相关研究储备。
3.重点聚焦电商企业的碳抵消工作。受能源结构限制,企业大规模应用无碳能源将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仍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排放,只能采用碳抵消方式中和。主要方式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如森林碳汇、海洋碳汇等;以及应用CCUS移除和封存二氧化碳,如BECCS和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DACCS)、利用含水层封存CO2等技术。企业在选择碳抵消项目时应当努力兼顾环境效应和经济社会效应,优先考虑可以实现多重环境社会效益的项目,在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做到碳中和事业可持续。
4.辐射供应链价值链,赋能社会大众。电商企业可以向行业开放自身的人工智能、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交通、制造、建筑等各个行业节能减排;可以积极建设绿色金融能力,通过可持续发展基金等方式投资氢能、氨燃料等创新技术,推动高新技术发展落地;还能发挥影响力,帮助供应商和价值链伙伴改变运营方式,走向碳中和;最后还能通过产品的触达能力,帮助用户和消费者提高碳中和意识,建立碳普惠平台,个人碳账户等,推动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