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外宣报道中的中国话语构建研究
2021-01-16刘佳杨哈尔滨商业大学
刘佳杨 哈尔滨商业大学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媒体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在捍卫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全球协同发展的目标,需要提高对外宣报道中中国话语构建的重视。
一、“一带一路”外宣报道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分析
在“一带一路”的外宣报道中,存在报道内容不够充足和全面的情况。在人民网首页中有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专题频道,由于“一带一路”的全媒体平台对新闻的时效性过于重视,导致其中部分板块的内容出现过少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此类板块包含的主要内容具备的特点是记录事实,缺少对相关事件或者信息的描写及议论内容,致使此部分内容得到的实际关注相对较少。在“一带一路”外宣报道进行过程中,对新闻媒体的应用优势缺少深入了解和有效利用,依然采用传统的单向传播思维模式,无法实现对国内和国际双视角进行兼顾。除此之外,在报道过程中,选词缺乏较强的专业性,“一带一路”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泛,同时包含文化、经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内容,与多种不同领域的实际发展息息相关,人民网针对“一带一路”的外宣报道中,由于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存在的差异性使得高频词汇较少,很难突显“一带一路”的主体内容以及核心思想。
二、对中国话语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对“一带一路”的有效讲述
通过对中国话语的利用可以实现对中国理论、经验、思想以及政策的有效表达,同时需要使用具备较强现代性的中国话语进行表达。对中国声音的传播来说,中国媒体的外宣报道是具有关键作用的重要窗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西方媒介的垄断模式。针对“一带一路”的外宣报道中,需要针对很多类问题做好解答,如“如何说话”、“为谁说话”以及“如何对话”等,主要目的是对“中国性”的真实做好揭露,同时正确解读“西方性”的含义和作用,让“中国性”存在的缺失得到有效弥补,让中国形象实现在中国话语权下的合理塑造。为了让“一带一路”建设可以通过正面发声的形式面对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开展的舆论战,需要对语篇功能以及词汇语法进行充分利用,进而使得舆论宣传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三、利用中国话语推进外宣报道中“一带一路”的有效措施建议
(一)需要通过对语篇的理解和运用让语言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1.对“一带一路”的概念问题进行明确
为了让概念功能得到进一步实现,需要在开展外宣报道工作过程中对“一带一路”涉及到的概念问题进行明确。“一带一路”的基础是中国古代路上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其具有穿越不同国家中心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并且贯穿了亚欧非大陆,同时存在与东亚经济圈以及欧洲经济圈的实际连接,创建了一条经济走廊,帮助不同的国家实现共同成长以及经济互助。而新闻舆论工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处于意识形态的最前沿,中国需要建立完善且全面的新闻发布制度,进而正确引导新闻舆论,让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得到充分体现及合理扩大,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领导人的不同出访以及重要的国际交流工作,其实际目的是实现和平稳定邻国关系的营造,同时创设和谐的国际发展环境,让各国民生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2.不断丰富外宣报道的稿件来源
为了让人际功能得到更好的呈现,需要在外宣报道中对报道人的态度、地位以及身份评判进行清晰且充分地表达,进而提高对受众态度及行为的实际影响力,让新型的国际关系得到良好的构建及科学维持。但是在实际报道过程中,缺少对国外媒体稿件的转载及援引,致使在外宣报道过程中,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自我为中心状态。需要不断丰富稿件来源,同时挖掘独特的新闻立场及新闻视角,让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具备自身的特点,让外宣报道中的稿件来源渠道得到拓展,同时不断增加思考的角度,让中国的对外宣传效果得到有效增强。需要重视中国话语与语篇功能的深度融合,将“一带一路”中涉及到的国际关系做好高效处理,同时加强中国话语与语篇人际功能的深度融合,加强中国与国际的深入交流及有效沟通,让中国的发展具备更强的开放性。
3.通过合理措辞加深国际对“一带一路”的理解
中国话语需要提高对与其他国家语言互通性的重视,在措辞方面,应该注重姿态,不能将“中国主导”等字眼带入措辞中,应该以“各参与国共同参与”为主要方向,针对重要的事情需要采用共同协商的方式,对相关决策进行明确,所以可以对“共同协商”以及“共同建设”等词汇进行多方面应用。例如在海外版《人民日报》的稿件主要来源当中,有一半的比重是原创作品,而其余部分的稿件主要来源于对国外媒体的转载以及援引。此种构成模式让稿件的选择不再单一,变得更加多元化,让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得到兼顾,使得人们对“一带一路”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4.加强对外交话语及元文化的重视
为了让中国话语实现与语篇功能的深度融合,需要对中国的外交话语以及元文化提高重视,加大尊重力度,进而使得中国的实际发展能够满足国际化发展新要求,并且让国际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在中国价值观中,存在“无私奉献”等词语的使用,但是在外宣报道中,需要进行正确的翻译,所以在词汇选择方面需要小心谨慎。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部分词汇在中文中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经过向英文的翻译后,容易出现歧义,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需要增强遣词造句控制意识,将存在的文化差异性引入到报道内容编辑过程中,避免因出现的歧义引发误会。
(二)在中国话语中词汇使用密度和频率技巧分析
在针对语料库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词汇密度较为常见,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语篇中的信息量,通常采用类符/型符比的测量方式,进而实现对语篇词汇难度的说明。只有保证语篇报道中使用的词汇具有适中的密度和信息量,才能使得语篇变得容易理解,从而实现对要点及观点的有效掌握。在文本分析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词汇频率的统计,而通过对词汇密度和频率的分析,能够有效反映文本对应的语义表征,在《中国日报》的版面中涉及到中国领导人员的出访、国际化交流以及双边关系等内容,通过对高频词语分布的分析,可以知晓针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对与中国存在联系的内容予以更多的重视,尤其针对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存在较为明显的突出。随着“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的稳步落实,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形势,需要做好公开宣传,并保证具备较强的全面性及准确性,例如高频动词said与China、Xi以及road等词语的语义搭配,不仅对“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普及存在有利影响,还会使国际上对此种倡议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结语
对我国的实际发展而言,“一带一路”的倡议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实存在较大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在中国的外宣报道中,能够加深更多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有利于国际性信息沟通交流的实现,同时能够在资源整合、经济推动等方面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为了让中国形象得到良好塑造,需要加强中国话语与语篇功能的有机结合,熟练掌握词汇语法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