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路径
2021-01-16贺羽佳孟丽敏李琳湖北师范大学
贺羽佳 孟丽敏 李琳 湖北师范大学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一个基本社会单元,其建设状况、服务水平的高低对生活在内的居民的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方式等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将有重大意义。
一、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一)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调研
通过采取自编《社区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某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255份。
在受调查的人群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在针对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了解程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居民中,有32%的居民仅仅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无不良情绪,36%的居民认为心理健康是有和谐的人际关系,20%的居民认为心理健康是有较强自控力。从调查结果看,当前社区居民中对心理健康的意识较为薄弱,更多是凭借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判断自己或者他人是否心理健康。
在针对社区居民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困惑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居民中,有60%的居民选择了“未来的发展与规划”,其次是“家庭关系”困扰。而在社区居民对解决心理问题的选择偏向方面的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居民中,有4%的居民选择了“找专业机构人士疏导调解”,44%的居民选择了“向朋友、家人倾诉”,40%的居民选择了“通过音乐、阅读等方式调节”或者“埋在心里”。我们可以推断出社区居民们的心理健康急需专业人士来向他们传播,让他们不再将“心理健康”束之高阁,而是能够正视它,了解它,从而敢于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解决心理上的困扰。
(二)社区居民的心理需求
针对研究居民们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结果显示:在“您是否愿意每隔一段时间来参加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中,有68%的居民是愿意在空闲时间里参加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的。另外,在“您对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什么建议?”中,参与调查的居民有60%的居民选择了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有56%的居民选择了应该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这足以可见社区居民们并不是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宣传,而是缺少这样一些人来为他们进行宣传和传播。为了更好的帮助他们,我们要持续的做下去,使更多的社区居民来了解心理健康,能够正视自己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求助途径。在“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您愿意选择的心理服务机构是?”中,参与调查的居民中,有56%的居民愿意选择正规心理咨询诊所;这是我们针对于广大社区居民们对于他们当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后选择求助的途径的调查。同时这份数据也代表着目前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是大多数居民需要的。
(三)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期待
在“您希望得到哪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参与调查的居民中,有60%的居民选择了“互联网心理咨询”,44%的居民选择了“电话心理咨询”,有16%的人选择了“门诊心理咨询”,说明居民在面对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仍不愿意选择与医生当面交流解决,所以要对于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就要先打破居民心中对于心理服务的隔阂,此项结果更体现出了当前社区居民对于接受专业正规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急迫性。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社区服务政府参与有待加强
根据政策要求,应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衔接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6]政府虽出台了相关政策,社区里自发性的心理帮扶机构参与较多但动力不足,应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治理当中的作用,严格根据《有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社区设立专门的心理帮扶机构等。
(二)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根据我国2019年在83个城市中关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所做的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社区总量高达28万,但社区心理服务室却仅有2.7万个,心理健康服务普及率仅有9.72%。[7]而受限于心理健康服务的特殊性,我国相关服务人员基本靠各高校相关专业培养输出,人才市场存在供不应求,水平参差的现象,仅有的数万间心理服务室也存在人员不足、设施落后和服务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在2020年10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绿林教授在北京举办的“创新守护·美丽心灵”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上提到:因为社区心理服务水平的落后,我国在疫情期间导致的特殊环境中,人群心理健康发病率高达30%,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国民的幸福生活。
(三)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同度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晚,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不到位,导致我国社区居民谈“心理问题”色变,群众普遍认为心理健康问题等同于精神问题,不愿意向他人袒露自己的心理问题,更不愿意向专业的服务人员寻求帮助,导致了“小病拖成大病”的案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如果能让群众切实体会到社区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接触到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服务团队,遇到的心理困扰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那么群众的认同度自然会上升,也可以消除群众对心理问题的误解,正视自身与他人的心理问题,达到保障群众身心安全的目的。
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
(一)加快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的建设
优化基层保障,确保社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站的各基础设施健全。例如配备有心理咨询室、健康活动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测评工具等。通过多次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建设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的重要性。社区心理服务站的成立能够为广大社区居民们提供一个倾诉烦恼、释放压力的平台,让大家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恢复和改善邻里关系,增加亲人之间的亲密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温馨有爱的生活氛围。
(二)加大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培训
社区居民的构成比较复杂,有中老年人、青少年群体、儿童等,不同的群体遇到的心理困扰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可以面向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帮扶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加强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分级分类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提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通过培训能够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的特征及解决办法,能够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居民们提供简单有效的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案例的学习培训,可以有效地处理社区居民们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高社区自我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将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引进来,丰富专业人员的构成结构。如鼓励心理专业的教授与专家多多开课,将自己高水平的知识宣传进社区、鼓励相关专业导师与学生到群众中去开展知识普及活动,在提高人才与群众的亲和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群众整体的心理知识水平。还可以建立高校与社区的点对点式的服务,鼓励人才走出象牙塔,在基层里扎根,加强相关人才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此举在为服务人员提供稳定工作渠道的同时,也能保证高校人才的稳定输出。
(三)丰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
当前是高速发展的社会,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健康,敢于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还需要在活动形式上不断创新,丰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将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例如,在线上可开展“树洞回音”活动、生活分享活动,通过创建群聊以及线上沟通的方式来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利用社区科普画廊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让心理健康意识渗透到每个家庭。
但是,目前我国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未来的路上仍需引进大量心理学专业人才、兼职心理专家、心理健康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进入社区,培养更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使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融入到社区工作,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