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及经验
2021-01-16翟光艳
翟光艳
(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生动平实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明白,使广大干部群众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和人民,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辛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伟大历程,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具体来看,这一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7年抗战之前。在这一阶段,以李大钊、毛泽东、李达、艾思奇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运动,积极探索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路径,通过创办马克思主义刊物,开办党校、团校,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形式,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阶段,是从1937年抗战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在这一阶段,为了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潮。最典型的是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在这一运动中,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在全党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处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之中。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并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的历史任务有机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了壮大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重点对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农民和军队进行思想改造,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其头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党的指导思想也曾受到右倾和左倾错误的干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度处于徘徊之中,但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战胜了各种错误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健康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曲折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有效凝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磅礴力量,但后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出现了曲折。具体来看,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革”之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到了较好推进。在这一阶段,党通过开展整党、整风运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积极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能力;通过“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教育了干部和群众;通过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强化其主渠道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逐渐迈入正轨。第二阶段,是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陷入停滞甚至倒退。比如,建党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原则和科学方法被否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渐演变为对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崇拜和对毛主席语录的机械背诵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了重大挫折。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成为执政党,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相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从少数的先进共产党人扩大到系统的理论宣传体系和日益壮大的理论人才队伍,大众化的受众从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为重点扩大到全体人民,大众化的内容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扩展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大众化的渠道从比较单一的出版著作和建立各类学习机构扩大到建立分层分类的大众化宣传教育体系,等等。反思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党也走过了一段弯路,出现了严重曲折。典型的现象就是理论的庸俗化,即完全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和思想路线,把领袖个人的言论作机械式理解与运用,其本质就是教条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三)新时期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拓展深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与此相对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稳步前进。具体来看,这段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7年至1982年,主要是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思想上、理论上进行拨乱反正,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正本清源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第二阶段是从1983年至1992年,主要是通过掀起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高潮,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第三阶段是从1993年至2002年,主要是通过开展“三讲”教育等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优势和传统的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第四阶段是从2003年到2011年,主要是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从学科、队伍、研究、渠道等方面系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篇章。
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在拨乱反正中取得了突破,通过拨乱反正,澄清了禁锢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思想问题,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科学的认识,有效地应对了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困惑所带来的挑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血液。在大众化的主体方面,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性;在大众化的受众方面,高度关注新社会阶层的思想建设问题;在大众化的内容方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重点;在大众化的渠道方面,注重学科体系建设和开发新传播阵地。
(四)新时代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守正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高度,不断创新和发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大等重要会议上,多次提及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强调这是全党的战略任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是解决新时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实践要求。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专程参观了艾思奇故居,高度评价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并明确提出“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1]。着眼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及从严管党治党的需要,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其中一项共同的规定动作就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更加坚定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在此过程中,我党录制了“马克思是对的”“脱贫攻坚在路上”等通俗理论对话节目,创建了“学习强国”等大众化学习平台,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辅助通俗读物,以多种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特别是着眼于新时代的实际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普及宣传,受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守正创新中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全局的宏大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群体,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通过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丰富拓展传播路径和形态等多种方式,开创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崭新局面。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必然要求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究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作为一种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等鲜明特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深层原因,也决定了大众化工作的推进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要求通过大众化将科学理论转变为思想武器
理论代表着理性,是对事物的系统认识,本身并不具有直接改变世界的功能,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9也就是说,理论对于人们改造世界具有间接的推动作用,这就是理论实践性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仅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更重要的是革命家、实践家,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是为了著书立说、扬名于世,而是为了让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掌握这个理论,变成手中的武器,解放自身,进而解放全人类。只有人民群众真正乐于接受、主动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才能主动投身到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为自身解放不断创造和积累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品格要求通过大众化实现人民群众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9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理论是不是彻底的理论,取决于它关照人自身的广度和深度;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掌握和说服人民群众,也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人民的理论,就在于它抓住了人自身这个根本,真真正正地、完完全全地体现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所构建的理想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关照了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需要,必然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兴趣和关注,也必然被人民群众理解与接受,并指导人民群众最终赢得改造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胜利。
(三)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品格要求通过大众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3]104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丰富的历史画卷。马克思主义以此为基础,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改变自身命运的利益诉求,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活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反过来又指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实践……在不断循环往复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表征。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而诞生的理论,为人民群众寻求解放自身提供了行动指南,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鲜活体现。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不是独立于时代与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纯粹的精神创造,而是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自身也在不断的运用、检验、发展和普及。
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认真梳理和总结这些宝贵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宝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的有机统一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大众化与中国化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只有真正立足中国国情的理论才有在中国大众化的可能,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意义得以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群众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时代的要求,紧紧围绕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以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和深入解答,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注入了中国元素和时代特征;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资源和条件。全国各族人民在这些理论成果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将理论宣传教育贯穿始终,讲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话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密不可分,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目的,那么通俗化就是手段。没有通俗化作为桥梁,大众化也只是喊喊口号,没有实际意义。一般来说,理论带有抽象性和思辨性,不易被普通的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只有经过话语转换,将洋八股的语言、空洞抽象的语言、教条式的语言转化为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语言、新鲜活泼的语言,才能真正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大众化也才能实现。列宁曾用一个公式形象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的关系:“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通俗和朴实的马克思主义。”[4]422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比如,毛泽东提出的“纸老虎”“三座大山”“糖衣炮弹”等,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虎、苍蝇一起打”“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等,既蕴含哲理,又形象生动,既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取得了良好的大众化效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关键要做到“深入浅出”。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大力倡导读原著、学原文,准确掌握其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而不是简单地背诵一些本本上的条文,或者停留在对理论只言片语的认识上。另一方面要走向实践,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生活,学习群众的语言,然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转化为中国人民群众自己可以理解、愿意接受的语言,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
科学理论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因此,它不可能在人民群众中自发地产生,只能从外面灌输到人民大众的头脑中去。这个灌输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行为,而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自上而下强调的是组织动员的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倡导者、组织者、实施者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一些早期领导人就坚持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们或著书立说,或授课演讲,或创办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谱写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篇章。刘少奇曾指出:“党章上规定,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向人民宣传马列主义的义务。党员必须把党的主张、政策向人民群众作解释和宣传,宣传我党的基本观点。”[5]83理论宣传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党员干部要自觉投身到理论宣传的实践中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方面要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提高组织和宣讲的能力与水平。
(四)打造高质量的理论人才队伍
没有高质量的理论人才队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没有实施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落空。艾思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一生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党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艾思奇故居时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建设一支精通理论、擅长宣讲、肯于奉献的理论人才队伍。立足于新时代,我们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掘和培养一批愿意献身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育事业的理论工作者,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能力。打造高质量的理论人才队伍,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长期以来,人们对写学术文章和写通俗文章的评价是不一致的,往往认为写学术文章更有难度,更能体现价值,相反,对写通俗文章不够重视,甚至有所鄙视。艾思奇曾指出:“写通俗文章比写学术文章更难。”[7]278写通俗文章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同时还不能歪曲理论,这样才能轻松具体;而写学术文章,只要有材料和内容,表述有点晦涩和抽象不是最要紧的。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把写通俗文章的工作摆在更加合理的位置,激发理论工作者从事理论大众化的热情,产生一大批阐述深刻理论、讲好精彩故事的通俗理论读物,使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讲地方话,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五)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宣传阵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和平台,其主要功能是承载和传导信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利用时代的有利条件和先进技术,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载体。革命战争年代,党就运用报刊、电台以及文艺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党主动占领思想阵地,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点加强载体的创新:一是改进党报党刊工作。党报党刊是党、政府的喉舌,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舆论工具,具有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利用党报党刊进行理论宣传是我党的传统和优势。为此,要不断提高党报党刊的宣传质量,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和理论,不断提升理论宣传的艺术水平,不断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要看到网络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巨大机遇,主动识变应变,旗帜鲜明占领这一重要阵地,利用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元素于一体的独特网络优势,全面真实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理论以及政策主张。三是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受众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他们不同的理论需求和接受方式,整合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和风格,及时调整理论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使不同媒体在理论宣传方面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