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化关键技术分析

2021-01-16李建英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新旧会计制度科目

李建英 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近些年,预算法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愈发严苛,财政部对此进行了相关工作的调整,并先后制定了具体准则。在政府化制度下,我国财政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关部门需要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尤其是在使用到一些信息化关键技术的时候,要能够落实具体工作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

一、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新旧会计制度转换问题

为了能够实现会计预算双核模式,财务会计应该采取责任制度,通过加强管理,落实相关工作。但由于新制度更为严格,相关部门人员没有掌握具体的工作条例,对工作内容存在一定的陌生感,从而导致会计预算出现问题。尤其是在预算收入和支出方面,没有加强相关工作的落实。财务会计主要由负债、净资产、收入等要素组成。但是新制度核算工作与原来的制度会发生一定的冲突。新旧制度转换时通常需要耗费庞大的工作量,使得新旧制度在转换的时候,存在一些难度。为提升新旧制度的转换效率,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技能的学习并了解工作内容的本质,以便保证数据转换的准确性。

(二)信息系统无法符合双核算会计信息

实际上政府会计制度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提出的要求有所差别,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建立对应的关系,使得经济业务无法将其中一套科目凭证与另一套科目进行有效衔接。而仅仅能够以双核记账的方式处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科目,无法做出双科目凭证。因此,财务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要,无法实现预算会计工作。对此,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研发自动双会计凭证等关键技术。

(三)无法满足政府要求

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更加全面。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对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更精细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责任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无法满足政府的要求。对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并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其能够保证科学化水平。尤其在政府会计制度双核算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各个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做好财务报销管理工作,并积极转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便更好的落实工作内容。

(四)政府会计制度定义发生了变化问题

新制度为固定资产折旧的统一管理提供了良好保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无法根据相关条例预算出折旧情况,并估计真实价值。这就导致政府在履行职能的时候无法保证共同财产价值。对此,政府应该颁布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要能够指导工作落实。在资产管理上,要能够更加科学规范。

二、政府会计制度财务信息化关键技术分析

(一)保证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衔接和转换

为了能够保证双功能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需要做好资产清查、系统初始化设置、年终结账等工作,应该彻底摸清家底,以便能够使新旧制度进行很好的衔接。此外,还需要重点分析原来的制度与新制度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工作的分析和总结,了解数据转换规律,并且积极研发转换程序,以便使数据能够科学转化,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科目核算关键技术

为了能够实现信息统一,必须结合当前现有的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并且要能够按照职权制度进行核算。既需要满足按收付预算工作,同时也需要能够合理落实关联记账。在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运行时,要能够将两者结合,全面分析行政单位财务情况,落实预算工作。通过加强分析和总结,寻找全新的财务驱动发展渠道,并且积极研发双科目核算关键技术。以便能够使两者进行有效对接,此外,还应该根据经费类型科学分配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模板,将其分别融合到业务流程中进行科目核算。并使其能够产生双核算凭证。在新技术支持下不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够保证原始数据,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相互核对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为后期审核工作做了铺垫。将财务引申到业务流程前端时,基于业务驱动财务的导向性作用,还需对双科目核算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加以分析,从而直观清晰的反映出双科目核算基础信息,经财务前台审核报销后自动生成双科目凭证。在新兴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政府会计制度的构建愈发完善,为财务人员凭证制单工作的有效落实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另一方面,以原始数据为参考,大部分双分录凭证信息都可以用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相互校核,有效节约了后期审核时间。

(三)预算会计精细化管理技术

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管理提出了经费预算精细化控制理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新型管理理念实现有机结合。基于整体角度明确分析经费来源管理制度,实现多维精细化模型的有效构建,实现预算同步。在精细化工作中,需要能够以资金预算为基点,并且重视预算执行和控制,加强相关的监督。将资金预算视为核心,以预算执行和控制为重心,核算和监督相互依托,在指标分析的前提下可以推动资金流、业务流以及信息流实现同步发展,这样能够促进预算管理的深度改革。

(四)财务管理一体化关键技术

为推动经费申请审批网络化,发票管理电子化。必须对网上审批和预约报销信息技术进行更深层次地研究。实际上,经费申请和审批是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支付过程中系统即可根据预算情况发布示警信号,并且要能够保留原始支付记录和相关信息,并同步到网络上,以便能够进行实时查。此外,还需要能够上传各种附件,为审批工作提供依据,在新技术支持下达到网上预约和报销的目的。在审批流程结束后,才能够通过预约报销系统提示办理时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报销效率,同时还解决了报销难,低效率的问题。通过研发电子技术、电子报销技术,实现自动录入对比查重,避免重复报销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的工作监督,在开具发票的时候要能够,使得信息公开透明。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票据开发过程中必须保证信息传播速率,避免票据丢失的问题。

(五)财务系统与银行网银系统互联关键技术

为了能够实现财务系统与单位账户进行对接,需要能够研究出网银系统,并且通过与互联网端口进行操作,实现相关的支付审批工作。通过多级审核,避免出现支付问题,这样可以保证支付的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技术研发,以便能够实现单位与余额的对账,促进财务系统和银行系统的有效对接。这样可以使得资金能够快速流动,保证了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将财务系统与银行网银系统进行对接可以大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六)资产智能化管理信息技术

在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要能够落实政府的相关管理制度,并使工作能够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工作中,首先要摸清家底落实安全管理的理念。同时还需要对折旧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管理应该结合资产原值与使用年限,对资产价值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估。还需要与互联网链接,以便能够实现资产标签的电子化,这样可以使得资产被有效识别。由于电子标签寿命长储存量大,可以实现预算到报废数据的全过程记录。在工作中,通过采取移动电子标签方式,能够快速识别相关信息,实现资产自动登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对资产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结语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为促进新旧会计制度的有效转换,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研究和处理。通过采取智能化、科学化的技术,实现全程网络化处理。近些年,随着大数据云平台的技术研发,使得财务管理完成电子化、云端化,从而有利于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和改善,通过搭建财务共享平台来促进财务工作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为财务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新旧会计制度科目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耕读事 新旧人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新旧全球化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高考“新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