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探究

2021-01-16张庆梅潍坊市审计局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责任干部经济

张庆梅 潍坊市审计局

伴随着我们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就产生了。它对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将继续扩大,将绩效审计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畴,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催化剂。

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念

1.审计的内涵。审计是由专业机构和国家认可或监督的专业人员进行按照国家审计法律、条例和标准,对被审计实体的财务状况和业务使用专业审计方法开展真实、合法和有效的评估。

2.绩效和经济责任审计内涵。第一,必须明确界定它们的概念。这是理论研究的先决条件。绩效审计是根据既定的审计目标对经济活动使用经济资源的效率提出独立意见的过程。在绩效审计中,行为和结果方面出现了不同的绩效说明。

从结果的角度来看,绩效审计是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为此,绩效审计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经济、效率和效益的评估。评估公共资金相对于最初业绩目标的效力和效率,促进更好的经济管理。提高政府及其职能机构的经济决策和经济监测效率。对经济责任的审计是指国家审计部门按照审计法对组织单位、政党组织、人民团体和企业进行审计,以监督、评价和评估政府部门或企业领导人、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及其区域、部门、单位财政收入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责任。基于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的财务责任审计。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议记录和收发文记录有助于全面了解领导干部的政治工作和决策能力,并适当评估他们适当履行经济责任和严格遵守国家金融和经济纪律的能力。根据审查期间查明的问题,在领导干部之间分清责任,确定是属于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并将审计结果提交给组织部门,作为任命和晋升领导干部的基础。与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相比,审计机构的行政监督责任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具有行政监督职能。

二、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1.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的变化。(1)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要求对权力运行和财力绩效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政府部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工作人员意识不强依法行政;一些领导人与人民脱离,与现实脱离,腐败现象在某些领域持续存在,政府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随着民主法治的发展和完善,公共事务中的知情权变得越来越紧迫。政府有责任对各种财政支出效益性,并利用纳税人的钱让其满意。(2)绿色经济和资源的集约利用。政府应当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我们应该更有效地利用仅有的资源,避免浪费;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财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公共服务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公众希望能取得最有效的效果。国家资源不足,财政资源有限,需要更有效地利用公共资金,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经济绩效问责制是客观评价领导人员及其所属部门的财务责任,监督和评价其经济性和社会资源使用效益,实现预期效益的一种手段。

2.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在发展需要。过去,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的列报和遵守情况。仅用于解决问题的经济运行,旨在查错纠弊,一般来说,我们不考虑问题的性质,过于注重绩效,不能充分体现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而且很难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正确评价管理者的绩效。当前社会形势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指导,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增内容。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解析

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在其任期内的净资产和负债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率和经济活动;责任分离;业绩评估;为领导干部任免提供真实、客观、有效的依据,确保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一,审查的目的是核实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包括财务报表的方法、内容和规定是否符合财务规定,是否存在伪造账目的问题,分类账是否与资产相符,会计标准和计量是否准确,以及是否存在虚假收支。第二,审查收入和支出的财务状况和合法性,包括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和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资产、净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记录是否符合规定。第三,审查财务效率,包括资产质量及债务风险。资产质量审计审查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所占用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资产安全和资产安全,重点是对不良资产的审计、任务前不良资产数量的统计、对不良资产吸收情况的分析。第四,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服务条件的遵守情况进行核查。这些问题包括滥用权力和非法就业条例、对人事部门的纪检部门意见进行审查以及公众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核查。第五,建立内部控制和审计。它包括了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监督活动、信息和通信以及内部控制。审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情况,包括它的充分性、有效性、完整性,并确定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四、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对策分析

经济绩效责任审计是政府考察任命领导干部的基准。审计部门在维持经济秩序、加强管理监督和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随着审计做法的深入,审计对结果的经济责任的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我们思考。

1.减少行政干预。为了解决审计职能缺乏独立性的问题,确保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需要减少对该区域某些审计活动的行政干预,优化审计管理方式,并维持专业审计模式。监测审计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措施,在组织审计任务及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考虑到地区审计部门的相关意见及其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减少审计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在审计机构在审计或其他行政干预方面遇到困难时,以及在审计结束时,必须向审计员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方面的支助,审计主任必须对审计问题作出回应,积极听取和应用审计意见,改进审计问题,并报告违反审计对象的情况。

2.改进审计机制。为了应对绩效审计的高风险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实体之间协调的困难,减轻审计员的心理压力,改善审计结果,有必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审计机制,以减少审计风险指标并确保其有效运作改进审计的技术内容,实现管理标准化,加强审计标准,大力促进审计专业化,定期举办关于对业绩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技术改进培训,此外,还提供了审计业务健康发展的能力保障。第一:创造有利于维护审计纪律的好的体制环境。良好的体制框架是专业审计的前提和基础。现在的最高优先事项是区分和分类双向系统中的情况。妨碍审计工作发展的老的做法应坚决废除,针对可以利用的部分也可以重新评估加以应用。可开发与审计管理有关的系统,如经济问责审计核准系统和审计信息披露系统。经济问责和成果审计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审计专业化的发展。

3.加强审计团队的人才建设。首先,我们必须从战术思维转向战略思维。战略思想是长远观点、全局意识、前瞻性领导和正确的态度的总趋势和事物的总方向。对经济表现的审计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评价,指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检查各部门、单位和各类人员的工作是否符合长远利益。当然,强调战略思考并不等于应当否定战术思维,但审计过去过于侧重策略和细节。在此基础上,我们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思考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二,惯性思维向创新思维的转变。对业绩经济责任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模式,以适应审计职能的变化。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对经济责任业绩的审计不能继续遵循惰性的逻辑,而必须以现实和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会出现新的事情、新的情况、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只有不断更新和完善审计概念,才能确保在审计业绩的经济责任方面改变思维。目前,我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政府审计体系,包括国家、内部及社会审计。优化和整合审计机构的资源、审计方法的创新以及提高审计效率的努力,都有助于优化审计质量。

总体而言,绩效经济责任研究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制度项目,是一个将速度和效率结合起来的新主题。基于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猜你喜欢

责任干部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干部任免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