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冷壁腐蚀防治技术的应用探讨
2021-01-16王鑫威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王鑫威 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领域,锅炉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但锅炉水冷壁的腐蚀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水冷壁的腐蚀,会导致锅炉运行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冷却,进而引发锅炉过热烧毁,严重时会引发锅炉爆炸等安全事故,为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对锅炉水冷壁的腐蚀有着清晰的认知,并提出防治措施,保障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锅炉水冷壁的腐蚀
(一)腐蚀机理
在锅炉设备中,锅炉水冷壁的腐蚀过程是持续动态进行的变化,其主要腐蚀物质分为硫盐酸、氯化物和硫化物三种,其中硫盐酸是最为重要的腐蚀物质之一,尤其是在高温状况下。一般状况下,水冷壁的腐蚀是硫盐酸与其他两种物质交叉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1]。
锅炉设施所使用的燃料普遍含有硫,煤粉通过气流输送至锅炉炉膛中,并在水冷壁附近区域燃烧,在其过程中包括二硫化铁(FeS2)在内的各种硫化物,在经过燃烧、分解与氧化后,因水冷壁附近气体中的氧含量会快速减少,而产生还原性气体。随着还原性气体的不断增加,硫化氢(H2S)和一氧化碳(CO)等作为还原剂的物质含量也在不断升高,此时自由态的硫(S)会与水冷壁表面的铁(Fe)发生直接反应形成硫化亚铁(FeS),造成水冷壁的腐蚀。而随着硫化氢含量的增加,加剧了水冷壁表面内的氧化亚铁(FeO)等物质的腐蚀反应,不稳定的硫化亚铁在持续不断的高温氧化作用下变为四氧化三铁(Fe3O4),水冷壁的表面腐蚀也在持续进行[2]。
(二)腐蚀原因
锅炉设备中水冷壁的腐蚀主要发生在燃烧无烟煤和贫煤时,其原因主要有五点。
第一,是稳燃装置的布置问题。在部分四角切圆的锅炉中,燃烧器的喷口处通常会布置各种稳燃装置,尽管能够提升燃烧效果,却也导致了单次风送煤粉的效率降低,造成煤粉刷墙的现象。
第二,劣质的贫煤锅炉在点火时存在一定延迟,燃烧器喷口处附近没有得到充分燃烧的煤粉颗粒数量增多,导致氧含量下降,进而导致还原性和腐蚀性物质的增加。
第三,许多锅炉机组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进行低氮燃烧器的改造,通过加装分级送风装置的方式,降低炉膛中下部的风量,却导致了燃烧器区域的热负荷增加,使水冷壁附近还原性和腐蚀性物质含量的增加。
第四,在燃烧硫含量较高的贫煤时,回转式空预器易发生低温腐蚀,导致漏风和堵灰等状况的发生,使得送风机和引风机的功率无法充分发挥,进而造成炉膛的缺氧。
第五,锅炉在运作过程中的变负荷运行,也会加剧锅炉内部水冷壁的腐蚀状况,使得水冷壁的腐蚀进一步加快。
此外,水冷壁的温度也是一大关键因素。在低于300℃时,腐蚀反应速度较慢或不发生反应;若在400-500℃区间时,温度越高,腐蚀速度越快,在加剧腐蚀的同时还引起水冷壁结垢,造成换热热阻的增大,使得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加速水冷壁的腐蚀[3]。
二、锅炉水冷壁的腐蚀防治技术
(一)严格控制水质
在锅炉的运作过程中,锅炉水的水质对水冷壁的腐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溶解的氧气会与锅炉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锅炉的腐蚀,因此,锅炉水水质需要进行严格控制。
锅炉水冷壁的材质通常为碳钢,其在锅炉水中通过钢中的碳与铁形成了阳极和阴极,在锅炉水中大量盐分的作用下,产生了原电池反应。一般而言,锅炉水要维持在微碱性,因为氧元素是原电池反应中的重要条件,能够形成氢氧化亚铁,若无氧气接收阳极释放的电子,则该反应将会达到平衡,腐蚀不再继续进行。
然而实际情况下,锅炉水中溶解有大量氧气,且氧气含量随着未经处理的锅炉水而不断补充,使得电化学腐蚀仍旧在不断进行,进而影响到锅炉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为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因此,将水中的氧气去除,是防止锅炉水冷壁发生腐蚀的一大关键。
去除水中氧气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方法,另一种是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是将水进行加热沸腾,其原理是当水在沸腾时,蒸气随着压力迅速增加,使得氧气在水上部空间所占比例迅速减少,水中的氧气含量趋向于零,进而实现对锅炉水的物理去氧。但如果温度过低,则会起不到去氧的效果,温度过高又会造成水汽流失,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最好控制在当前气压下沸点温度的2-3 度。但是,该方法所起到的效果取决于设备的结构与运行状态,如果设备不佳则会使得除氧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化学药剂除去水中所含有的氧气。通常,联氨药剂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化学除氧方法,然而其具有毒性,锅炉产汽需要考虑到生产和生活的用途,因此使用诸如二甲基酮肟进行化学除氧。二甲基酮肟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不具有毒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因为其水溶性呈中性而不会对锅炉水的酸碱性造成影响,且最后的反应生成产物为氮气和水,对热力系统的运行不会造成有害影响,因此二甲基酮肟是锅炉水化学除氧最为合适的药剂。
(二)监控温度变化
由于温度也是水冷壁腐蚀的一大重要因素,温度的高低决定了腐蚀的速度,温度越高则腐蚀越快,同时引发锅炉运转过热的问题,为锅炉系统的运转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温度变化的控制在对水冷壁的腐蚀进行防治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偏差控制在5℃以内,屏式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偏差控制在10℃以内,且在运行过程中按照温度高点对蒸汽温度进行控制,避免炉膛发生过热现象。由于在锅炉运行时受热面和蒸汽的温度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偏差,因此需要对停机温度和热启动的过程进行控制,同时还要保证对氧气和尾气的控制,确保受热面温度与炉膛温度达成一致。
在锅炉停机时,炉膛中的停风需要在十分钟内停止运转,同时将包含引风口、出风口和送风口在内的通风渠道关闭,防止受热温度的降低,确保闷炉的效率;而在停炉后,需要对包含屏式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等炉内多个元件的温度进行控制,以有效控制降温速度。
而在锅炉的热启动过程中,所有温度控制必须在不同的温度控制标准下进行,并且将蒸汽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热启动状态下,需要注意金属受热面温度的控制,同时还要保证通风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同步性,在初期启动的状态下要将炉内通过量控制在35%,并在5 分钟的通风时间内完成点火操作,确保温度能够以一个稳定的速度保持上升,避免发生降温现象。
(三)停机维护保养
如果要进行长时间的停机,则需先将锅炉水进行完全排放,并将炉内污垢进行清理,将纯度大于99%的氮气压入锅炉,将压力控制在0.02-0.049MPa 的范围内,防止掺入空气。之后,在检查气体含量时,如果氧气含量为0.2%左右时,则检测合格。此外,在锅炉烟道内还应放置干燥剂,以防烟道和受热面因受潮而造成腐蚀。在停机保养期间,要对压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并定期取样分析,一旦压力不足则需要进行及时补压,确保锅炉内压力的稳定。
(四)其他防治措施
除了对水质进行控制和温度变化的监控以及锅炉的停机保养外,水冷壁腐蚀的防治还需要加强对燃煤的管理、科学组织燃烧、控制煤粉细度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锅炉设施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为提高锅炉设备的稳定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低硫煤,以在燃烧阶段避免高温腐蚀的发生,其折算后的含硫量不大于1%。同时,还要注意对各个锅炉系统的设备检修,以保证锅炉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避免设备状况异常而导致锅炉腐蚀的加剧,进而造成安全隐患。
而煤的燃烧过程也要进行科学组织,将入炉风量和风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控制锅炉燃烧运行的氧气含量和入炉风量,避免风粉分离和局部还原性气体含量较高等现象的发生。将一次风的风速降低,有诸如炉内煤粉的稳定燃烧,同时也能够将煤粉气流对水冷壁的腐蚀进行缓解,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锅炉的高温腐蚀;而增加炉内二次风的风速虽然有利于煤粉气流的预混合,实现燃料的提前点火和稳定燃烧,但会导致点火推迟,并降低煤粉的燃烧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量进行控制。
煤粉的制粉系统的选型由煤的种类决定,如果燃烧的是劣质煤炭,则会增加制粉系统的工作负担,使得系统效率下降,煤粉颗粒也无法控制在合适的细度范围。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煤粉细度对于锅炉的高温腐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煤粉颗粒过粗则会对燃烧效率造成影响,未燃烧的煤粉聚集在水冷壁附近,从而加剧了高温腐蚀。因此,需要根据锅炉设备的实际状况,将煤粉细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此外,如果有必要性的话,还可对锅炉设备进行优化改造,在设备角度上解决水冷壁的腐蚀问题,同时也是最为根本的解决方法。
锅炉炉膛内的高温区和水冷壁近壁区域气流中含氧量较小,当还原性物质的含量较大时则会发生较为严重的高温腐蚀现象。因此,通过对锅炉设备的改造,以提高水冷壁附近区域中的氧含量,从而抑制还原性物质的产生,能够缓解甚至从根本上解决水冷壁的腐蚀问题。
设备的改造主要针对燃烧器进行改造,通过对主燃烧区的空气系数进行重新分布,以多喷口小流量的布置方式,实现精准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将燃料和空气的分级进行有机结合,降低主燃烧区域的热负荷,并能够防止锅炉结渣和抑制炉内有害气体的生成。
主燃烧区域上部的燃尽风和高位燃尽风的合理布置,能够实现对燃烧过程的调节控制,在保证煤粉燃烧效率的同时还能大幅减少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在改造的过程中,不可改变原主燃烧器框体的结构形式和切圆,高位燃尽风喷嘴应采用四角布置,对圆锅炉热效不产生影响,保持原有热工电桥电缆桥架走向,在改造之后燃烧系统能够与其他锅炉设备完全适配,并且做出的改动要尽可能少,投资尽可能要节省,施工尽量不要过于复杂,并在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的前提下,确保设备能够安全且经济的运行,且炉内还原性气体含量能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实现对高温腐蚀的可控性,确保锅炉运行时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对锅炉进行改造时,先将5 层一次风喷口进行更换,以调整周围风率;再将一次风喷口加装钝体,更换5 层一次封嘴喷体;一二次风的布置要呈大小切圆的形式;将8层二次风喷口进行更换,重新分配各层二次风率,以便增加3 层燃尽风的风率;增加1层高位燃尽风,将风道隔板进行调整,以适应燃尽风的风率;最后,将四角喷口和水冷壁管屏全部更换为燃尽风。
锅炉设备进行改造后,需要使用空气动力场冷态烟花进行测试,以检验改造成果是否符合预期。在经过改造后,提高了锅炉对煤的适应性,同时燃烧稳定和防结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燃烧效率和输出功率也得到了提升。
三、结论
为维护锅炉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为了保障生产工作的安全,需要对锅炉水冷壁的腐蚀的防治工作有着足够的重视。在防治前,要对锅炉水冷壁的腐蚀机理和腐蚀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锅炉水质进行严格控制,留意锅炉的温度变化,并注意停机时的维护保养,同时还要注意燃煤管理、煤炭燃烧、煤粉细度等方面的问题,若有必要还可对锅炉设施进行改造,进行设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