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试点条件下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01-16郭玲玲南昌工学院
郭玲玲 南昌工学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启动“学历证书+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制度提出了新要求。“1+X 证书制度试点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在丰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这一举措即契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又落实了高校教育改革方案。”①
高校教育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当代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以及专业技术标准等进行改革,构建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1+X 证书试点制度下,构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体系。“课证融通”试点高校应当按照技能和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专业证书的培训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在1+X证书试点制度下,构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体系,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核心。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体系的构建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步骤,是对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的衔接。
一、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手段
(一)优化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内容
课证通融的课程体系构建要求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及涉及的相关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在近期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与专业建设规划”项目中,对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专业群体的建设等综合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而问题解决又需要统一在指导意见框架之下进行分析研究,拿出问题解决方案。结合试点院校的改革实践分析,高校环境设计专业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有原则分步骤的展开。
1.遵循指导意见中的四个原则:即坚持教育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规范指导,确保科学化、规范化;坚持规律,体现培养特色。
2.遵循成果导向原则。成果导向是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成果,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预期能力为导向。以成果为导向设计课程大纲和实施方案,侧重于学生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环境设计专业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完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X 证书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及与环境设计专业的相关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X 证书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有利于师生教与学观念的转变;以X 证书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3.遵循环境设计专业与X 证书契合原则。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反映了环境设计相关岗位要求和工作技能,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必备的职业技术技能和素养。当前,“1+X 证书制度主要解决高校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的衔接,在丰富职业教育资源的同时增强职业教育的岗位针对性和实操性。”②所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选择的职业技能水平证书应是以环境设计专业对接为重点的岗位,能准确反映环境设计专业领域的综合水平,经学习培训后毕业生具有胜任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有利于缩短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对职工任职能力的新要求。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课证通融的方法
1.融入法。环境设计专业与所选择的X证书对接度高,X 证书所含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与环境设计教育的教学内容相一致;X 证书内容全部融入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学生完成环境设计课程后,可直接参加X 证书考试。
2.接口法。X 证书所含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与环境设计专业大部分教育教学内容吻合;X 证书大部分内容融入了专业课程体系,但仍需要安排1-2 个小课程模块单独授课培训,之后参加X 证书考核。
3.单列法。学生跨专业选择所喜欢的X证书,根据X 证书学习培训要求单列一组课程。该方法需要与学分管理制度配套使用,完成这组课程后,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转换若干学分,保证1+X 证书制度试点框架下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学分可控。
4.混搭法。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与数个X证书之间进行有选择对接。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综合使用融入法、接口法和单列法。在控制好环境设计专业总学分的前提下,妥善考虑环境设计专业群的素质教育课程、公共平台课程、共享课程、各专业课程、互选课程等设置。
(三)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群课程结构梳理与主要教学内容整合
构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扩展学生学习领域和行业素养;将相关行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工艺要求纳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不断优化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力和实践力,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以成果为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X 证书的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信息化建设、课程授课计划制定、课程教案设置等的梳理与整合,提炼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X 证书及相关课程,完成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目标
1. 1+X 证书制度试点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行业能力进行衔接,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内容,完成高校专业教育与企业岗位的无缝衔接,以课程为核心重构群内资源,实现专业资源上的共享,发挥组群集聚效应;
2.通过课证通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课程内容,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形成“高校专业课程模块+企业项目实践”的教学模式。以企业项目实践的成果为导向,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企业能力和素养;
3.1+X 证书制度试点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将高校职业教育内容与岗位内容相结合,在完成专业课程学分的同时了解行业要求和规范,并将企业优质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丰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资源库。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构建企业项目资源库的同时丰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资源库,将行业优质资源嵌入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丰富课题并形成企业模块或项目资源库。1+X 证书制试点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学历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素养的反映,将行企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分解成岗位能力要素,融入“1”作为“X”的前置课程,通过接口课程,转入“X”专门培训课程。通过优化更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内容,架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资源库和专业基础平台,推广1+X 证书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注释
① 周建松,郑亚莉.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05.
② 杜金玲.论“1+X”中“X”证书的建设——以职业 教育培养体系的改革为例[J].新丝路(下旬),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