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探究

2021-01-16汪斌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县供电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9期
关键词:配电系统管理

汪斌斌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县供电公司

一、电力配电自动化概述

电力配电自动化,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智能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对电力系统实施远程监控的操作。在当前大部分电力企业中,电力配电的管理已经逐步达到自动化水平,电力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这一系统运用于变电站中,可以起到协助直接装置的作用,依靠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发挥出最佳效能。配电系统自动化作为协助系统,类型包括继电保护系统和自动系统,为了进一步达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要求将变电站中的所有电气设备都达到优化的水平,实时传输设备之间的信息。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实现能够帮助控制电力设备,对其实现监督。在运用自动化配电系统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变电站的二次接线比二次设备操作更简便。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优势主要为能够减少电力系统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减少返工操作,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电力服务质量。

二、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从配电自动化的角度来看,配电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几大方面,第一个是安全故障方面,第二个是电力负荷管理方面,第三是配电方面,第四是配电系统的应用方面,第五是地理信息系统。配电方面主要是为DA/DMS 提供数据信息,快速实现变电站的用户配置。这并不代表配电系统仅仅只会配置远程功能,它还能完成馈线自动化,该系统可以实现故障设施的隔离、判断和恢复,但这一过程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判断电力系统的故障问题方面,因为配电网故障和电网的运行情况存在差别,电力人员要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判断并修复不同的故障,如要在正常运行中的馈线状态下收集相关数据信息,通过远程操控达到对馈线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帮助其自动化诊断和修复。在电力负荷管理方面,电力企业要做的工作是对电力负荷进行控制,这需要依靠调度系统来完成。电力负荷的控制与管理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仅凭限电操作就会给居民生活造成困扰,使其无法满足正常生活。所以,一味地限电是不可取的,为了真正合理控制电力负荷,需要提高功耗率,改变传统的限电模式。配电管理中的系统主要是分层管理,依靠其中一组负载进行控制,如果将一组负载扩展到整组负载,系统,需要发挥其管理功能。为了实现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电力人员需要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负载功能与控制管理功能相结合,选择有效的通信工具,在配电网运行中,涉及的配电网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信工具选择的难度,另外,配电系统中的通讯方式多样,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电力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比如电话线通信的缺点是可靠性低、实际效果较差,但是电话线的安装较简便,它可以运用于较低端的配电终端上;专用线路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它们一般运用于高质量的配电终端上,但它的安装较为困难,因为需要安装通信箱;无线通信包括广播电台与智能化数字电台,广播电台运用于普通负载系统中,智能化数字电台运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但是它的成本较高;光纤通信抗干扰能力强、损耗较小,但成本较高;光端设备常用于电容量较大的设备中,前期投入较高;光纤端口是能将光能转化的通信设施,并且能够在多个设备上同时使用,大大节省了企业成本,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现状

(一)电力配电整体发展状况不够完善

从当前我国的电力配电系统发展情况来看,还具有一定发展空间。虽然我国配电自动化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在进行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时,需要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但当前在电力的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不足,所以能够聘请的有资质的专业人士有限,使得不能很好地指导电力站完成工作,再加上电力体系发展还不够成熟,使得管理水平难以有效提高。

(二)电力配电建设地区发展水平不均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每个区域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差距较大,在东部沿海区域发展已较为成熟,但我国西部开发区的电力自动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较缓慢,例如安徽省的配电自动化水平与江浙城市存在一定差距。电力配电自动化及管理水准相对较低,使得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存在两级现象。所以改善配电自动化及管理问题对于提升整体配电管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三)配电自动化与管理系统协调性较差

配电自动化与管理协调方面还存在不足,利用先进的科技、电力行业的高配置以及低损耗就可以实现电力运输管理的目的。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将上述功能有效结合,并将其与管理相连接,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四、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对策

(一)建立工作责任机制

在电力企业中,要建立人员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划分责任,将其落到实处。首先是要建立制度,保证每项任务都有专人负责,严格划分每名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发生后,无人负责的现象;其次要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如果出现一条工作线上,多个单位共同负责设备运维的情况,就需要划分好自己的责任领域,避免出现某条线路无人监管的局面;一旦工作内容发生改变,需要及时规划,重新建立设备维护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按照管理规范和制度开展工作。

(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在电力系统日常运维中,运营工作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涉及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如日常的维护工作和优化改进工作,在这些工作中,需要电力人员针对每一工作细节认真思考,提高检查水平。在工作开始前,需要进行日常维护,一旦发现问题鼓掌,需要及时解决。在运营管理中,要提升管理水平,将管理政策落到实处。严格把控电力产品质量,在运营管理结束后,要进行产品验收工作,如果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要及时返工。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避免出现疏漏现象,为后续的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三)优化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

优化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最重要的是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开展配电系统的控制工作。电力人员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其作为电力系统的保障,从而提升配电系统的效率,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对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同样重要,要想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需要电力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设计,因为在实际操作时,电力系统的难度较大,前期对自动化技术进行设计,可以提升操作的有序性,减少整体难度。但这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电力设计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在提升自动化水平中,结合系统整体效益,开展设计工作;同时要开展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工作,特别是在配电管理中,要运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程序的优化,提高软件的灵活性,保证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优化电力配电系统,提升系统实用性,完成配电自动化的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领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人员统筹,建设出高质量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为区域经济和居民生活谋福利。为了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优势,还需要保证系统安全,因此也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配电系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ZC系列无人机遥感系统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