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新探
——基于全球疫情阶段的教学调查研究
2021-01-16张晓兰
张晓兰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线上教学成了疫情期间主要的授课形式。对于高职英语课程来说,其最典型的特征是文化性、通识性、国际性和职业性。[1]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征,相比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更需要与课程思政元素相结合。
“课程思政”是指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营造育人氛围,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道德要求、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和政治理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以间接内隐的方式传递给受教主体,使其成长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2]
思政元素包括在课程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以及培养家国情怀等。对高职学生来说,主要是引导他们提高知识技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热情豁达的生活观、勤恳踏实的职业观。[3]此外,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也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疫情期间尤其需要增强学生的信念和学习动机。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共有303篇文献其中2018年10篇,2019年96篇,2020年有197篇(至2020年12月止)。以“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只有4篇文献,2019和2020年各2篇。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网络教学”进行主题搜索,只有2020年1篇文献。
可见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中受到的关注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线上教学领域的研究还相对滞后。
一、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线上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高职英语教学本身面临着困难,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笔者在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做过一个关于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有一道题是“我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顺利毕业”,选择“完全符合”和“基本符合”的为18%和38%;而“英语基础差使我对英语丧失信心”这道题,选择“完全符合”和“基本符合”的分别占到了16%和32%。
可见很多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而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才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其中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学习方法,有的是因为学习态度,到了大学再去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
疫情期间由于长时间居家隔离,学生情绪容易出现波动,而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也让学生有了更多接触网络的机会,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时事关注不够,又没有足够的辨别是非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因此尤其需要在授课内容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作为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线上教学还面临着考试的问题。有些考试软件如超星学习通,虽然可以监控到学生有没有在考试过程中离开软件,但是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用电脑或者别人的手机来查询考试资料,所以最终靠的还是学生的自觉。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明确以后,作弊的情况也会有所减少。
二、基于思政元素的线上教学研究
1.授课软件的选择
线上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是授课软件的选择,每个软件都有其优势,但是在授课时使用超过三个以上软件会在操作上造成频繁切换软件的麻烦,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生为本”,精简软件。
常见的线上授课软件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都各有其优势,但是没有一个软件可以涵盖所有的教学功能,必须有所取舍。笔者选择钉钉作为课程直播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发语音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呈现出来,一些平时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也变得积极起来,投入到线上课堂当中。同时,将“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配套的U校园作为练习和考试的平台,还特别加入了学习强国的相关慕课作为课程知识的补充,也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了保证。
2.学情的监控
课程思政不单单是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教师可以在每周课后通过电话或者网络(问卷调查、投票等方式)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线上授课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实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节奏。
线上教学无法与学生面对面,所以要重视对于网络课堂情境的创建,以打造出一种双向、活跃的课堂氛围。[4]与面对面授课不同,老师多数时候在直播时都是自言自语,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避免“满堂灌”。网络授课新鲜感过后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尤其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小到课前的几句问候,大到课堂间的互动,虚拟的直播间里也能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温度的教学才能让网络教学不再只是面对冰冷的屏幕。
有效的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其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建构性、个别化和协作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5]线上教学要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会因为网络问题掉线,有的学生会挂机,开小差,因此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实时连麦,课堂上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适时进行互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小组讨论根据每个组情况定时间,教师参与指导,学生面对的就不再是冰冷的屏幕,而是屏幕背后组员们的热情,这对于隔离中的学生们也是一种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还可以推荐优质公众号,学生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3.教学内容的因势利导
疫情期间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尤其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上。教师在遵循英语课程标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内涵,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德育素材,并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6]
在讲授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单元“College Life”(大学生活)时,笔者通过一个谈论“中西大学差异”的短视频作为导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有哪些,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深入了解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异同。这样的讨论也让学生们明白大学的意义,明确大学的目标。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授课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可以与各专业相结合,贴合学生专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韩露等对EOP教学转向中的实施进行了研究,EOP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真实性和需求分配原则,采用与职业发展相关联的真实案例和素材,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需求。[7]教师要慎重筛选资源,引入与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
随着英语全民化,英语教学已经由最早的“填鸭式”的、以语法教学为核心的授课演变为各种创新型方法,启发式、讨论式的命题演讲、辩论,及争议性热点视频、音频经常性出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8]随着疫情变化,适时给学生播放相关英语视频作为听力练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疫情期间,中国出了很多宣传片,向国际展示我们的抗疫成果,例如《武汉战疫纪》,通过观赏视频,加深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一些国外视频展现出了不同的视角。一个美国女孩录制的短视频《为什么美国人不戴口罩》,及一位外国友人改编的、幽默的《隔离之歌》,让学生们看到外国人的隔离状态,了解美国文化,消除误解,产生共情。脱口秀《隔离中的乐趣》,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幽默。这些题材与时俱进,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教学中涉及到翻译及语音部分,笔者将线下教学的《静夜思》英文版表演背诵转变成线上教学。通过视频会议模式,让学生一起完成线上的表演背诵。大家课前一起背诵传统诗歌,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文化自信。
演唱中文歌曲的英文版也是锻炼翻译和语音的好方法,如厦门大学纪玉华教授翻译的《甜蜜蜜》英文版,歌词内容朗朗上口,有助于提高英文语感,熟悉英语的连读,对于发音也很有帮助,演唱耳熟能详的曲调也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歌曲演唱在疫情期间对学生来说也能放松心情,最终在轻松的心情中达成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课程思政都需贯穿始终。尤其是疫情期间,通过加入思政元素,使得线上英语课程变得更加立体化,也使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同时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与时俱进的内容能让学生更加关注时事,减少盲从。教师在搜集与思政相关的资料时也能从中获益。有了课程思政的指引,对于疫情后的线下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