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民族主义视角解读中国文化自信理论特色

2021-01-16辰,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德意志民族主义民族

朱 辰,王 琳

(西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是文化自信概念的首次提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上提出将文化自信视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之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十八大以后,关于文化自信理论的论述逐渐系统化,并上升到与其他三个“自信”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不仅凸显了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学界对于文化自信的研究较为丰富,多集中在其理论背景、内在要求、时代价值、现实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例如李征发表于《红旗文稿》的《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刘林涛发表于《思想教育研究》的《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以及许亮发表于《理论视野》的《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但这类文章更多具有时政宣传的特征,较少从文化政策的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事实上,文化自信注重对理论源泉的探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该理论的基石。与我国文化自信理论相似,18世纪德意志思想家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提出的文化民族主义理论也关注的是民族传统文化。他将民族视为自然成长的有机体,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统一的新标准。在这个理论背景下,赫尔德致力于从文化层面统一分裂的德意志民族。本论文在解读文化自信和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注重分析这两种文化政策对待传统文化的方式和做法,并透过文化民族主义帮助读者了解文化自信在这个方面所具有的特色及优势。

一、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理论

公元962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在经历了皇权与王权的争夺、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之后,到了18世纪,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早已名存实亡,并呈现出分裂割据的状态,而此时法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反封建反专制的启蒙运动,使理性思潮席卷欧洲。“随着法国成为全欧洲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中心,法国文化开始大规模入侵德意志。”[1](P112)当时,法国文化已成为德意志社会的风向标,德国人对于法国文化的模仿和追逐也已达到十分狂热的地步。“法国的四轮马车也比德国马力跑得快,法国的假发也比德意志的头发更适合德国人的头,同样,德意志人的头发除了用法国的梳子外不能用其他梳子来梳,粉脂也是如此。”[2](P24)对德意志来说,四分五裂的现状和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使其未来危在旦夕。为了挽救身处困境的德意志,赫尔德提出了文化民族主义理论。他试图以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凝聚整个民族,来结束德意志长期分裂的状态。

不同于传统政治概念中对“民族”一词的理解,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理论认为,民族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之上的自然有机体,并“具有人的特点:他们拥有灵魂,并拥有生命周期”。[3](P24)而对具有生命周期的民族来说,民族精神决定其成长进程,是整个民族的核心和根本。而“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有机体的民族精神的产物”。[1](P112)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统一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结合德意志民族的具体现实,赫尔德认为德意志之所以长期处于分裂阶段,是因为自中世纪以来的文化断裂,它使得德意志失落了本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真正的民族文化。所以只有回到遥远中世纪的民族文化源头,重拾失去的民族精神,重建民族文化,才有可能结束现实的分裂局面。“德国的传统已经被文艺复兴时期介绍进来的外国传统所中断。因此德意志民族需回到中世纪。”[1](P173)

包括赫尔德、尤利图斯·莫泽尔(Julius Mosel)以及弗里德里希·科尔·冯·莫泽尔(Friedrich Karl Von Mosel)等在内的德意志知识分子在明确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后,几乎都将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前未受侵袭的德意志传统文化,尤其将注意力放到承载民族璀璨文化的日耳曼史诗和民歌上,他们认为借助这些史诗和民歌可以找回德意志过去的辉煌,并坚信以此能“把德意志久远的过去与现在紧密地联系起来”,[1](P112)从而跨越从中世纪以来的文化断裂。于是赫尔德积极在民间搜集各种传说和歌谣,完成了《民歌集》的编撰;提出了“自然诗”的概念,认为包括民间诗歌、神话、传说在内的自然诗是通往遥远德意志的路径,是找寻纯正民族精神的桥梁,并由此带动了德意志民俗运动。

综上所述,赫尔德基于受到法国文化侵蚀、处于分裂状态下的德意志历史背景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他将民族比喻为自然生长的文化有机体,认为不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可以孕育、滋养出不同的民族。对于如何结束德意志的分裂状态,赫尔德认为可以通过挖掘中世纪的文化、收集乡土民歌等方式来凝聚民族精神,从而在文化层面实现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但对于具体的做法,即如何将文化民族主义与18世纪的德意志现实相联系,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来凝聚德意志民族精神,赫尔德在其思想理论中却鲜有关注。

二、我国文化自信内涵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已席卷全球,中国抓住了随之带来的机遇,使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成为国际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同时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却受到了西方霸权主义和普世价值的挑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一大重要源泉,其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以及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包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造就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精神。”[4]文化自信理论不仅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地位,还注重挖掘其在新时代所能发挥的现实价值。“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5]

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源于我国传统文化所面临世界文化的冲击和威胁,它将民族文化自信摆到重要的位置,并赋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价值。通过从我国文化源头汲取能量,来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从而使其发挥巨大的现实感召作用。这一思路与18世纪赫尔德提出的文化民族主义理论有着相似的逻辑内涵。两者都意识到文化可以作为维系民族统一和团结的纽带,从本民族文化的源头上出发,提高国民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通过培养和凝聚民族精神,使本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三、文化自信理论中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自信理论在重视传统文化,以及依靠其来化解民族困境方面是非常相似的,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两者却有着不同之处。具体来说,在如何看待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否需要随着时代发展“因时制宜”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间的关系上,上述两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

(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看待

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是使其在现当代背景下重放光芒的第一步。18世纪赫尔德认为人民创造的都是优秀、无可挑剔的,也是重新实现德意志辉煌与光荣的唯一路径。“人民一切淳朴的自然的、没有修饰的都是被赞扬的。”[6]“一个民族的文化断裂,拯救它的唯一道路是搜集存留下来的民歌。”[7]赫尔德的文化民族理论看中的是民歌、史诗、歌谣和民间传说等的历史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的,也有糟粕的部分,所以他的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化和纯粹化。而21世纪中国的文化自信理论提出人们需要理性地面对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8](P33)文化自信理论要求批判性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要把其中糟粕的、消极的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剔除。例如: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古老的思想观念;而传统文化中积极的、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部分,例如: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补充,通过批判地吸收,使这些传统文化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

要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重焕魅力,还需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文化民族主义理论中,赫尔德认为利用所搜集的民歌就可搭建起从中世纪到18世纪德意志的桥梁,“在那里(中世纪)用清澈空气振作他们的精神,然后让他们奔向伟大的明天”。[9](P232)他主张利用从民歌中重拾的民族精神可化解德意志现实面临的困境,迎来德意志新的辉煌,“这样就不仅能够恢复古代德意志的光荣与伟大,还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1](P122)赫尔德的这种提法,忽视了即便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正面的内容同样也会面临历史条件的局限。中世纪形成的民族精神并不能直接搬运到当代,还需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转换才能使其发挥出巨大的现实感召作用。在这一点上,文化自信理论要求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持“终身学习”。传统文化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其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传统文化在创造性发展的过程中,重点要以现实为导向,服务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现实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传统文化一方面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才能绽放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才能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助力早日实现中国梦。

(三)对各国文化的吸收借鉴

对待传统文化还需要学会处理其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民族主义理论认为不同的民族孕育出不同的民族精神,肯定了每个民族的独特性,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幸福的标准;称“不能以普遍的标准评价文化的价值和优劣”。[10]但赫尔德却在理论中进一步提出:与其他民族交往的程度会影响、甚至干扰本民族自身的独特性;“如果一个民族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这种民族特性就愈加稳固、愈加鲜明。”[11]也就是说,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本民族文化的自我发展之间存在对立和矛盾。赫尔德的这个看法,忽视了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实际上会对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带来正向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民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联系日渐紧密。文化自信理论提出,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时,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文化随着历史发展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性,还要葆有国际性、包容性。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扩大国际影响力,拥有国际话语权,并最终形成国际认可的话语体系。

与三个世纪前的文化民族主义理论相比,我国文化自信理论不仅重视对传统文化内涵精华的提取,还提出在新时代要创造性地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以及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共融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提出“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说,在中华传统文化重放魅力的过程中,文化自信理论和“双创”思想都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关注实现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并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具有批判性、时代性和国际视野。

四、结语

无论是18世纪赫尔德提出的文化民族主义理论,还是三百年后中国的文化自信都将目光放在本民族文化的源头上,试图通过重焕传统文化的活力,发挥古老民族文化的现实价值,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来解决当下民族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赫尔德专注寻找和收集德意志辉煌而纯正的古老文化,对于如何立足现实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处理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思考。中国文化自信理论则从传统文化特性,以及其与当下时代、他国文化的关系角度,给予了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指导。相比于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理论的时代局限性,我国的文化自信是采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这也是它的理论优势和特色之处。

猜你喜欢

德意志民族主义民族
我们的民族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