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住房建设问题探讨

2021-01-16胡海湾文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房屋规划

胡海湾 文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据着最大的比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于其所居住的房屋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农村建设房屋的形式趋于多样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旨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这意味着新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的住房建设不只是建设新房屋,而是要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相匹配的新环境、新设施新房舍、新农民、新风尚。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侵害了农民利益,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一、农民住房建设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火热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已经日渐完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有效改观。但建设过程中农民住房建设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安置小区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边学边干边总结,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科学推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工作,只有抓住工程建设这一核心和关键,着力解决好问题,才能让农民群众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一)存在手续不全现象

土地、规划等手续完备是农民集中居住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合规合法的重要依据。过去,宿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加快推进安置小区工程建设,造成了后期用地、“两证”等手续补办难、收尾慢问题。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实事工程,迫切需要在项目手续全部完备的情况下再进行实施。一是要认真落实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规定范围,确保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内选址,以打好各项手续快速审批的基础。二是要提前办理项目手续,坚决克服和杜绝“先建设后办手续”这一超常规做法,必须在工程建设启动前,提前做好土地、规划等相关手续审批办理工作,避免后期因国家规划审批标准及建筑行业规范调整,发生手续补办难等问题。三是要严格落实招标程序,在保证项目手续完备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工作,通过项目实施规范化、市场化,确保甄选资质好、实力强的建筑企业参与项目承建。

(二)没有保障农民利益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唯一的养老保障。在当前人才市场上,农民缺乏竞争力,由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或者收入来源不稳定,农民离开土地几乎就等于失业。土地被征后,农民必须从市场上购买房子和生活用品。靠着偏低的货币补偿,在物价较高的城镇生活中,农民生活通常难以为继,无法考虑自己的长远生计,留下了养老保障这方面的隐患。

(三)农村房屋闲置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房屋建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大力兴建自己的房屋。我国许多农民自身的宅基地不够用,对于农村房屋修建的进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当然还有一些农民的宅基地比较多,存在着严重的闲置现象,这一过程中就会引起许多矛盾。分析其原因具体如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有许多农村居民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寻求更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就有许多农村居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里买房子,选择在城里安家。

(四)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有待改善

据调查研究显示,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农村居民选择翻修自己的房屋,农村民居盖房的热情十分高涨。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农村房屋的规划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再加上还有一些村干部不知道怎么才算是对于农村房屋的合理规划。因此在实际规划农村房屋建设的时候,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够全面,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导致农民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使得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比较差。比如一些农民在选择房屋地址的时候比较随意,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对于农村地区的整体优化布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农民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应的污水排放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做出相应的规划,长期以往,很容易导致农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对于人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于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对新农村住房建设要注重保障农民利益

(一)确保新建住房质量

由于我国房地产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发展也十分迅速,竞争十分激烈。一些质量较差的施工企业,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进而把目光聚集到新农村住房建设领域,妄图凭借新农村住房建设之风大肆敛财。此外,有的包工头为了降低劳动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通过各种方式承包工程,雇佣当地农民作为廉价劳动力,压榨农民劳动力的同时偷工减料,建设豆腐渣工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建设完善的监管体制,对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质量监管上,要突出以BT运营管理模式为主,针对“代建+PPP”模式对工程项目全托全管不利于政府把控质量的实际,将工程质量监管职能独立出来,强化乡镇实施主体参与工程质量监管的职能地位,以保证工程建设高质量。在项目合作方式上,要突出以“代建+PPP”运营管理模式为主,对于规模体量较大、确定为市(区)示范性项目的,由农居办牵头,在承建单位确定、项目融资方式等方面,采取“代建+PPP”模式,进行参建企业甄选。

(二)合理的征地补偿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拿农村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但是在提高农村土地经济收益的同时,更要让农民能够直接分享到土地开发的红利。目前的征地补偿方式是依据被征农地的农耕收入进行补偿,这其中忽略了农民种地所需生活费和失去耕地之后的生活费的差额,导致土地补偿明显偏低。因此既然农村土地用以发展经济产生了土地溢价,就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征地补偿,让农民们享受到土地溢价的红利。

(三)创新安置方式

为了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制定农村住房规划,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城镇化发展趋势,也要考虑到当地传统房屋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建设安置房时,规划设计是保障工程项目是否优质的重要前提,只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工程建设才能出精品、有亮点。一是委托专业机构要注重知名度,由农居办牵头组织,招聘、委托省内外专业资质优、创新理念好、综合实力强的知名专业规划设计研究机构,根据农民集中居住区当地生态、业态、形态、文态等特色,统筹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项目规划、小区规模及户型设计等工作。二是项目规划设计要注重领先,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农民群众对未来房屋居住条件的愿望与需求,设计阶段要提高规划设计标准、超前设计预留相关配套设施,体现规划设计的前瞻性、现代化。三是推进编制实施要注重长效,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后,要本着“一张蓝图管到底”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划设计的理念和要求,尽可能不随意更改,以保证规划编制的严肃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推动新时代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提供生活保障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应当确保失地的农民不失业,为失地农民提供生活基础保障。针对一些无法通过发展农业提高农村经济收入的地区,政府可以考虑允许有投资意愿和能力的企业进入农村生产领域。可以采取农民以土地使用权或是劳力等方式入股,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成为企业投资合伙人的方式,将农业变成车间,把土地变成股本,把农民变成股民和工作人员,帮助农民实现基本收益,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应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住房问题作为农村问题的基础性问题,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及各建筑行业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致力于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房屋规划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规划·样本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