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2021-01-16王斌
王 斌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3)
我国北方的小型水库在发挥巨大效益的同时,运行管理却显薄弱。以辽宁省为例,截至2018年10月,辽宁省共有小型水库685座,总库容9.2亿m3,调洪库容4.1亿m3,兴利库容5亿m3。其中小(1)型水库273座,小(2)型水库412座,水库防洪面积共计9235km2。据统计,从“十一五”开始到“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在492座小型水库中(大连市独立预算,本次不统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情况:“十一五”期间完成171座;“十二五”期间完成192座;“十三五”期间完成77座,目前正在开展除险加固的水库有14座。小型水库在辽宁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作用十分巨大。但是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小型水库在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部分水库效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落实不到位,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安全鉴定工作未落实到位,维修养护任务仍然艰巨,水库管理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提高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是目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迫切的要求。
1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除了通过除险加固措施解决小型水库安全隐患问题,在加强水库运行管理方面也进行了摸索、探究,初步实现了由粗放式管理向系统化管理、无人管理向专人管理、无钱管理向资金落实三个方面的转变,初步建立了小型水库管理制度和办法,对小型水库效益的发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一是高度重视水库安全管理。辽宁省水利厅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把确保水库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好落实,把水库安全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二是全面落实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全省各地严格按照《关于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06〕131号)规定,落实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大坝安全责任制。三是统筹安排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资金。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投入2738万元,完成了389座小型水库的维修养护。四是落实小型水库管护人员。辽宁省自2013年开始为每座水库配备1名库管员及1名汛期临时库管员。全省685座水库共选用1370名库管员。库管员补助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负责,标准为长期库管员8000元/年人,临时库管员2650元/年人。截至目前,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库管员补助3200余万元。五是制定了《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对全省小型水库组织管理、日常管理、信息化管理、监管考核及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六是加大水库安全运行检查。辽宁省水利厅多次召开全省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会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省水利厅厅长亲自部署;同时,省水利厅采用派出53个基层服务组和检查组的方式对全省小型水库进行全方位检查。
2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2.1 一部分水库未发挥应有的效益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对各市小型水库的效益情况进行了解,全省发挥效益的水库有344座,未发挥效益的水库有148座。其原因是一些水库由于土地权属不清晰,长期种植庄稼,而不能蓄水发挥效益;一些水库放水建筑物及配套渠系破损严重,无法为下游灌溉供水;一些水库由于承包给个体户进行养殖,养殖户为提高效益不愿意向下游放水。
2.2 “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落实不到位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对各市小型水库的“三个责任人”落实情况进行了解,落实的水库有344座,未落实的水库有148座。各水库均能认真落实防汛责任人及责任制,但有些水库三个责任人由于各种原因存在更换不及时问题,这就需要水库及时更新责任人员名单;另外一些水库三个责任人公示牌长期在外面风吹日晒,已经看不清楚,需要及时更换;还有个别水库公示牌的位置太隐蔽。对各市小型水库的“三个重点环节”落实情况进行了解,落实并且可操作性好的水库有465座,可操作性一般的水库有27座。部分水库的防洪调度预案为具体水位参数,属于照抄照搬其他水库;部分水库的防洪调度预案为组织防汛演练,相关人员对于应急预案具体内容不清楚。
2.3 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尽管调查过程中各地普遍表示已按要求定期开展了水库巡视检查工作,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工作很难落实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部分县区小型水库水量多且分散,想要全部巡查,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况且地方普遍管理人员较少,工作内容又烦琐,定期检查很难实现;即使一些县区定期进行巡查,但是巡视检查情况并没有进行详细说明。水库日常运行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大部分水库无日常巡查记录本,只有个别县(区)制作有统一的日常巡查记录本。
2.4 安全鉴定工作未落实到位
截止到2020年6月,辽宁省的492座小型水库中,已按要求开展大坝安全鉴定的有434座(占比为88%),其他58座水库中大部分属于已到鉴定日期,但是由于无经费而未开展安全鉴定。在已开展的安全鉴定报告中,报告编制深度深浅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严格要求,最后给定的结论随意性很大。
2.5 维修养护任务仍然艰巨
通过实地调查,在492座水库中,已经做完安全鉴定的有434座,鉴定为一、二类坝有379座,鉴定为三类坝有55座。在二类坝中有148座水库还存在着防汛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大坝坝基渗漏、溢洪道和输水洞渗漏、启闭设备及其交通桥损坏、溢洪道有阻水物体等方面。其中受冻融影响上下游坝坡存在问题的水库有102座水库;溢洪道破损的有138座水库,由于年久失修造成启闭设备有故障或不能开启的有59座水库。
2.6 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
通过对全省水库的逐一调查发现许多方面存在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例如,“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尺寸、材质、安放位置及公示的内容格式等;堤顶路的规格标准、预留排水口的数量和位置;管理房和启闭室的规格尺寸,室内悬挂相关制度和规程的具体内容;巡查日志的版式;水尺的结构形式、安放位置及特殊水位的标记;防洪调度预案、抢险预案的内容和格式。同时还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例如,小型水库标准化和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定额,目前在辽宁省仍然是空白。
3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的主要应对措施
3.1 深化水库管理考核机制
在现有库管员管理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水库管理考核机制,全国其他地区,如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都相继制定了新的水库管理考核办法、水库管理考核标准,在全省开展水库管理考核,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1]。辽宁省可以借鉴这些成熟的经验,并进一步明确考核项目、等级、标准奖惩这些内容,并落实好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制定《辽宁省小型水库管理考核办法》及《辽宁省小型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由省厅正式行文下发,要使各级政府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认识到水库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重要性,除了加强宣传、强化责任[3],还应该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考核验收人才,将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一定的资金保障也是必要的因素[4]。
3.2 制定落实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
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涵盖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考核验收等各环节。“硬件”方面的标准化包括:埋设界桩;设置标识牌;安装视频监控;安装监测设施;管理房技术要求;进出道路、堤顶路技术要求;照明设备;水文测验;水库环境面貌提升。“软件”方面的标准化包括:编制日常管理手册;编制操作手册;划界;安全鉴定;规范档案管理;制订维修养护计划(定期工程保洁、水面保洁、设备检修保养维护以及不定期的工程缺陷修复等);做好控制运行计划(无闸门控制开敞式溢洪道的水库应明确汛期和非汛期控制运行水位;有闸门控制溢洪的水库应编制控制运用计划并报批);水库安全应急预案;工程基础信息。
3.3 制定落实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定额
辽宁省小型水库建设起步早,日常维修养护任务重,为科学合理地编制水库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加强水库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辽宁省水库工程现状和维修养护工作实际,制定辽宁省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具体流程:①调查统计水库工程情况,明确水库运行情况以及水库项目情况,如大坝结构、护坡情况、长度、高度,闸门及启闭机型式、数量等;②根据水库实际条件,明确辽宁省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如水库大坝、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附属设施、物料动力、自动控制设施等;③调查统计辽宁省水库多年来维修养护项目、工程量及投资等情况,结合工程情况,明确计算方法及样本资料,确定水库工程维修养护工程量;④根据《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以及其他行业或地区定额中相近定额,确定维修项目单价;⑤确定小型水库各项目定额标准;⑥完成定额编制说明书及辽宁省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定额标准[5-6]。
3.4 加强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培训或探索,成立物业公司统一化管理
通过实地调查,各地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人员多数反映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长期管理小型水库的基本是距离水库最近的村民或水库承包者,这些人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不能专业地运行管理水库。为了提高库管员的水平,应该加强培训教育,各地也非常欢迎这种培训讲座。同时在辽宁省个别地区的小型水库由物业公司专门管理,这些水库现状运行管理水平相对较规范,水库的效益也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国南方地区在这方面有很多成果和经验[2]。
3.5 开展辽宁省小型水库三年攻坚行动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攻坚行动的通知》(水建设〔2020〕90号)的要求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确保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工作质效,辽宁省水利厅计划利用三年时间(2021—2023年)对全省安全鉴定鉴定为三类坝的33座小型水库、存在防汛安全隐患的二类坝中的154座水库,共计187座水库,开展三年攻坚行动,从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两方面对标问题补短板,据了解,该方案目前已编制完成征求意见稿。
4 结论与建议
针对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化水库管理考核机制、制定落实水库标准化建设、制定落实维修养护定额、加强水库管理人员培训、探索成立物业公司统一化管理以及开展水库三年攻坚行动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应该系统地制定相关制度和对策方案,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深化考核奖惩机制,逐渐培养一批适合小型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的人才队伍,充分挖掘水库自身潜力,发挥水库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