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在武警部队中的适用性分析★
2021-01-16鲁春晓李丽华周洪玉
鲁春晓 李丽华 周洪玉
(武警后勤学院,天津 300300)
0 引言
营房是武警部队的重要物质基础,发挥着屯兵驻训的功能。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按照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流程建造的建筑,基于其诸多优点,自2016年,国家大力推广发展这种建筑形式,近些年,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建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提高。本文研究装配式建筑和武警部队营房的特点,对在武警部队应用装配式建筑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在武警部队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对策建议。
1 装配式建筑特点分析
1.1 绿色环保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内生产,通过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借助吊装器械完成构件的搭建连接。这种用干作业取代湿作业的方式,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粉尘、噪声、污水,以及施工造成的建筑垃圾,降低了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据测算,相比于建设传统建筑,建设装配式建筑可节水65%,节能37%,节约木材85%,减少垃圾59%,减少污水排放65%,降低施工能耗40%[1]。此外,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可反复拆卸和重复利用,进一步降低由于拆除墙体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所以,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特点。
1.2 建设速度快
传统混凝土建筑,在施工现场需要通过钢筋绑扎、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工序完成构件制作,而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方式节省了构件制作和养护的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将架空地面、集成吊顶、装配式隔墙、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模块家具等工厂预制部品、部件通过装配的方式完成安装,这种装配式装修又进一步缩减了施工时间;对于传统建筑,全周期的室外作业导致施工速度受天气、气温影响较大,大风、雨雪、负温天气均不能正常施工,而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时间短,且大部分工序为干作业,受天气、气温影响较小,能有效保证施工速度。
1.3 建筑质量有保证
对于传统建筑,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技术的不确定性贯穿施工全程,对建筑质量的影响严重。而对于装配式建筑,其构件在工厂内采用机械化生产,人为影响较小;工厂内负责生产的工人,其流动性小,大多能在岗位工作多年,技术成熟,失误概率低,建筑质量有保证;BIM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应用,可以准确展现构件,确保预制构件大小、洞口位置精确,构件现场连接可靠,建筑装配质量高。整体表现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有保证。
2 武警部队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可行性分析
2.1 营房模块化程度高,符合装配式建筑特点
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面积标准》,武警部队编制有各类营房的建设参考图集,对各级别的不同编制数量部队的营房进行统一的布局、装修、造型设计。统一设计的营房,其平面布局规则,立面布局相似,建筑的模块化、固定化特点突出,例如:办公指挥用房的房间尺寸为固定模数,通过乘倍数的方法,调整房间面积,满足《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面标准》对不同级别干部办公用房面积的要求,呈模块化特点;干部公寓的户型、面积为有限数量,根据干部级别对应面积选择适用的户型,公寓的户型呈固定化特点。部队营房的模块化、固定化特点符合装配式建筑搭积木的建造方式,对比布局多变、造型复杂的建筑,装配式营房的建造会速度更快;对于装配式建筑,其造价高低与构件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营房的模块化、固定化特点还意味着建筑构件形状规则、种类可控,生产过程所需的模板少,建筑造价易于控制。
2.2 应用装配式建筑可降低高原等偏远地区营房的施工难度
武警部队的营房遍布全国各地,具有分散性、偏远性特点[3]。位于内陆的部队,通过与地方建筑企业合作进行营房建设,施工难度低,建筑质量有保证。而位于高原地区的部队,其所在地理位置的地质条件特殊,有高原、高寒、高海拔的“三高”特点,自然环境恶劣,昼夜温差大、多风干燥、多雷暴等恶劣天气;在高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全年可用时间不足8个月,施工时间短促,难以提高营房施工质量,管理成本不易控制;高原施工时的技术设备少,基于气候的原因,设备损耗大,维修保养成本高[2]。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的特点,建造装配式营房,应用装配式建筑的这些优势,可以弥补高原等偏远地区营房施工难的问题。
2.3 应用装配式建筑可减少工程建设对部队精力的虚耗
长期以来,武警部队工程建设管理一直采用使用单位自建自用模式,部队既要从事军事训练研究备战打仗,又要负责工程建设,这样的任务安排严重扰乱了部队的中心工作,虚耗备战打仗精力。目前,部队实行军事设施建设项目代建管理制度,以军队、企业或者政府代理建设军队工程项目的方式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工作[4],以降低工程建设消耗的军事力量,但是,不管是军队代建还是企业代建,使用单位仍需全程参与建设,依然占用使用单位的精力。近些年,随着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营房干部员额大幅减少,但是工程建设任务不减,每个人都要一心多用,工程管理质量难以提高。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时间明显缩短,可减少工程建设占用的部队精力,而装配式建筑质量有保证这一特点,可降低营房干部同时负责多项工程的压力。
3 推广装配式建筑在武警部队营房建设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认识,扩大装配式建筑的认知范围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集中力量推广发展现浇混凝土结构,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却始终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13年,“发展建筑产业化”被重提,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将装配式建筑推入工程实践的层面[5]。高校的科研支持和企业的带头示范,使装配式建筑迅速发展。而目前,装配式建筑仍未在武警部队全面推开应用,大多营房干部对这种建筑形式知之甚少,且装配式建筑应用于营房建设的实例较少,整体表现为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不足。通过分发装配式建筑资料、宣讲、培训辅导,同时结合营房干部自身阅读刊物、了解地方装配式建筑实例等方式,提高武警部队营房干部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水平,扩大武警部队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范围。
3.2 提高能力,培养装配式建筑的行家里手
要推进装配式建筑在武警部队营房建设中的应用,关键是人才。提高营房管理干部的装配式建筑知识储备,发挥其在装配式营房建设中的建管作用。培养装配式建筑人才,一方面,采用“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法,通过军民融合,借助装配式建筑企业的丰富工程实例,组织营房管理干部学习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要点,同时,邀请地方装配式建筑专家走进部队,讲解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求、解读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军队院校教育具有专业性强、教学手段多样的特点,教员理论知识丰富、科研水平较高,借助军队院校的先天优势,在营房管理干部的短期培训中增加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学习内容,补充理论知识,还可在学历教育中增设课程或者开设专题授课,传输装配式建筑理念,保证进入到基层的营房干部的装配式建筑理论水平。
3.3 加大支持,从完善政策和补充技术标准上入手
装配式建筑在武警部队的推广应用离不开政策制度的支持,2019年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广军事设施建设项目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这是少有的关于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的文件,文中对工作开展的总体安排、相关要求做了部署,但就工作实施的具体细节没有详细说明,例如:在招标要求、造价控制、项目管理等方面没有相关标准可以参考。通过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各级部队均可按照统一的指示精神,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建设新建、改建、扩建营房时使用装配技术,要求艰苦偏远地区建设装配式营房并给予资金支持;为弥补技术标准不完善的问题,可参考地方标准,借鉴传统建筑标准,整合军地专家学者,完善应用于部队内部关于装配式营房的配套标准,从技术层面给予支持。
3.4 优化设计,突出需求牵引
根据武警部队的实际情况,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优化营房造型设计,简化装配式建筑构件种类。地方已建设的装配式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住用需求外,为了追求美观,较为注重外形设计,这导致建筑构件种类多、装配复杂、耗时耗力,建造装配式营房不能照搬地方的设计理念,要以构件一致性高、装配速度快为原则,选择外形规整、简洁大方的建筑造型,运用BIM技术,对建筑构件进行深化设计和精准分割。其次,优化营房外部装修设计,在山地、高原、丛林、平原、海岛等均分布有武警部队营房,根据营房所在地理位置特点,应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装修一体化技术,在工厂内制作具有防护伪装效果的建筑墙面,做到快速建设伪装效果良好的营房。最后,优化建设人员构成,突出需求牵引。根据武警部队人员职责划分,往往负责打仗的不负责建设,负责建设的不负责打仗,为保证所建的装配式营房符合需求,多专业配合建设,吸纳各方面建议,将作战需求、训练需求、保障需求精准转化为建设需求。
4 结语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具有绿色环保、建造速度快、质量易于保证等优点,被国家大力推广。结合装配式建筑和武警部队营房的特点,分析发现营房的模块化程度高符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应用装配式建筑可降低高原等偏远地区施工难的问题,还可减少工程建设对部队精力的虚耗。为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武警部队营房建设中的应用,给出对策建议,从提高认识,扩大装配式建筑的认知范围,提高能力,培养装配式建筑的行家里手,加大支持,从政策标准上入手,优化设计,突出需求牵引等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