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庭功能:贫困大学生思想解困之有效对策
2021-01-16李慧
李 慧
(滁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1)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与社会多方面的帮助,高校贫困生的入学与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高校往往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物质生活负担作为帮扶贫困大学生的全部来抓,却忽视了助困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思想贫困。思想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因经济贫困而导致的思想意识内化贫困的现象。思想贫困会严重阻碍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思想贫困更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预防。家庭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基础,提升家庭功能是贫困大学生思想解困的一种有效策略。
一、贫困大学生思想贫困的主要特征
第一,在思想上模糊现实中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我。贫困大学生往往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缺乏人际交往的实践,容易陷入根据书本效应对自己做出不符合实际的评估。贫困大学生是富有理想的,也是有较高自我期望预期的,他们在高中阶段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进入大学后,一起学习的都是高中阶段优秀的学生,原有的学习优势大大降低,这样形成的种种竞争会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1](P158)由于对自我缺乏客观认识,他们往往对现实中的自我产生不满,进而否定自己。例如,许多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加上日常生活水平的差距,否定、自卑等负面思想就会出现,使自己陷入矛盾状态。
第二,在思想上缺乏交流意识且自我封闭。在人际交往中,贫困大学生一方面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又对他人不放心、不信任,存在戒备心理。因此,他们极易产生紧张、对立、误解等不良情绪。贫因大学生往往很少参加群体活动,与其他同学缺少思想上的交流,也缺少感情上的沟通与相互认同,有的学生甚至在思想上稍微遇到困惑就形成自我封闭。思想上与世隔绝,不主动尝试与同学交往,再加上对别人的防备心理,贫困大学生常常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思想上容易陷入狭隘中,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烦恼,这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破坏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贫困大学生多注重于书本知识,偏激的认为只有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刻苦学习上,才能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自己。而对于思想上的沟通交流,他们则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心理上会形成强烈的自责心理,这样的思想负担会使他们陷入自我封闭的怪圈,而他们自己却不自知,越来越深陷思想狭窄的认知障碍中。
第三,在思想深处存在压抑性和偏执消极性。贫困大学生思想存在两极性,即思想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大起大落,摇摆不定。主要表现为:在思想苦恼时受到激励则易为之振奋,热情洋溢时受到挫折则易灰心丧气;对周围事物往往做出绝对化的好或者坏的偏执性判断。贫困大学生常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消极情绪,导致思想压抑,进而对身心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失去奋斗的信心。贫困大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孤僻、多疑敏感、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冷淡退让,这既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阻隔了同学之间应有的情感。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上遇到的障碍与困难,应充分意识到消极负面思想意识的危害性,将其扼杀在萌芽中,防止思想压抑性与偏执性会惯性化地伴随其一生。
二、家庭功能对改善贫困大学生思想贫困的可行性分析
家庭功能是以家庭关系为基础,对家庭成员实施的教育,是家庭内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存在与伴随终身的持续不断的教育行为。
第一,家庭功能具有针对性和权威性等特点。由于贫困大学生与家庭的血缘关系和经济上的依附关系,使得父母长辈的言语在他们思想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同时,由于家庭功能存在强化教育效率的功能,而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子女,这又使得家庭功能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具有较强的内在耦合性和逻辑自洽性。
第二,家庭功能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奠基作用。在家庭功能中,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言传身教对子女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贫困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生存与生活能力,思想上和身体上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对周围事物和社会关系的认知、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品质的形成,都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可以视为贫困大学生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行动指导者和思想的真诚引路人。家庭功能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其是非荣辱观评价标准的建立都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功能对贫困大学生思想的成熟化、社会化有重要的价值,家庭的经济生活状况、政治态度、社会地位、工作态度、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与人的交往、父母及其他成员对贫困大学生的态度、对贫困大学生的要求等都会产生教育和影响,进而形成贫困大学生自己认可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三,家庭功能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个性、思想品德、思想情感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基于家庭功能内化的血缘关系,维系着功能效应的亲近性与亲和力,这样的内在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通过家庭功能的近距离教育,可以全方位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因人而异地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培养。家庭对贫困大学生的赏识和鼓励、自尊与自信的保护,以及独立思想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滋润作用。家庭是贫困大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与情感维系纽带,自然形成的家庭生活关系孕育着道德行为榜样、情感需求的认同对象,规范着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规范、思想价值体系,以及与人相处的适当尺度等,对于培育贫困大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涵养作用。
第四,家庭功能是促进贫困大学生社会化认可的重要纽带。家庭是贫困大学生踏入社会的起点与基础,在贫困大学生融入社会中起着缓冲与润滑的作用。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指社会文化环境中,贫困大学生能够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将外部环境需要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进行思想内化,从而获得外部环境所认可的社会思想道德范式,与社会的正确规范要求和谐共生。家庭是贫困大学生初始直接参与的社会组织形式,会对贫困大学生产生深远的思想熏陶,是贫困大学生迈进大学校园乃至走向社会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的思想基础。家庭功能特有的教育地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社会习惯、社会态度等。家庭功能的必要实践,可以让贫困大学生培养角色思想意识,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清晰地明白自己所处的角色定位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避免出现角色的选择错位和错误思想定位。通过家庭功能效应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可以为贫困大学生应对挫折障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家庭功能效应可以提高贫困大学的社会协调能力、社会处理能力、社会融入能力、社会影响能力,指导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三、提升家庭功能对贫困大学生思想解困的具体举措
家庭教育是人生发展台阶的第一块基石,家庭场所始终伴随着个人的成长发展,因此对贫困大学生思想贫困的扶助必须重视家庭功能的效应。[2](P7)
第一,引起家庭的重视,发挥家庭功能的正效应。贫困大学生家庭应该从重视家庭内部环境做起,重视家庭精神共同体的客观存在性,挚爱无声,深情无言,这是贫困大学生内心世界对家庭情感渴求的真实写照。通过家庭功能鼓励贫困大学生多与同学交往,使其信任他人,赢得他人信任,没有歧视与被歧视的内心障碍,化解心中的冷漠、焦虑和怀疑。通过家庭功能掌握其思想发展变化,有条件的话,可以前往学校近距离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状况,与同宿舍的其他同学沟通交流掌握其思想情感的动态变化。家庭需要展示给贫困大学生稳固的内在秩序功能,这对贫困大学生思想的波动有着稳定与平衡的作用。家庭功能内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最亲密、最自然的一种关系,家庭功能具有天然教育优势,对贫困大学生是最自然持久的、反复的功能化实践,思想影响深刻。作为家庭功能的重要角色,父母应该多与贫困大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增长社会阅历,同时要将贫困大学生当成独立的思想个体,尊重其内在意愿,让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体系。
第二,树立正确的家庭功能观念,创造良好的家庭功能氛围。家庭功能帮扶贫困大学生思想解困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贫困大学生家庭功能的教育观念。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功能帮扶机制不能片面的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道德品质、人格情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家庭功能的本质就是让贫困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成长、学会辨别、学会审美的完全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家庭功能的重要作用在于分析贫困大学生实现目标的客观环境与条件,帮其确立正确的理想预期。只有正确的分析期望值,才能不给贫困大学生带来思想负担,又能激励其努力进取,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为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思想贫困,家庭应建立起心理调适与疏导机制,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对其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家庭应和高校通力合作,科学地对贫困大学生采取家庭功能化帮扶教育。[3](P35)家庭功能需要涵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应有的要义,可以通过对家庭功能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经验进行提炼,也可以通过家庭功能与社会公益项目的有机结合,探索出解决大学生思想贫困的有效且可行的途径。家庭氛围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效应是立竿见影的,因此贫困大学生的父母应该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注重提升自身修养,多与高校辅导员沟通联系,勇于接受新事物与新思维,通过家庭功能的言传身教给贫困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功能应该多给予贫困大学生思想与情感的支持,以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激发贫困大学生获得人生成就的动机。在面对困难与苦难时,家庭功能应该发挥内在的韧性功能,直面现实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着力解决困难,使贫困大学生从中感受到思想深处的底蕴与力量,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坦然面对挑战,并在思想深处印刻着家庭留给其的宝贵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