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城市形象塑造对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2021-01-16夏必琴王家祥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合肥公众

夏必琴,王家祥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四个自信”的整体战略要求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同时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就是将文化视为个人乃至全民族价值层面的力量源泉,并内化为人的态度和信念,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外化为个人、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行为方式,影响个人与民族的最深层发展。因此,坚持文化自信为先导,打造城市形象,就是重点将城市文化内涵视作为一座城市形象的灵魂。在城市的形象定位中传承历史传统文化,重塑城市历史文明,建立城市自信心与自豪感;弘扬革命文化,塑造城市风貌与品格,展现城市奋斗精神;打造现代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方向,缔造城市未来。让每一座城市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让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形象的核心,并通过文化载体的创作与传播,使城市特有文化渗透到所有内、外部公众的内心深处,成为公众内心中城市的印象标签。下文以合肥市为例,探讨新时代城市形象塑造要坚持文化自信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其他城市有所借鉴。

一、对合肥市城市形象认知现状

合肥古称“庐州”,建城史约有三千余年。《庐州府志》记载:“庐州本庐子国,春秋舒国之地。”明代杨循吉记:(庐州)“府城之建,在昔莫详其始。当是庐子有国以来所筑。”自古合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提到:“府(庐州)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向陈、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盖终吴之世曾不得淮南尺寸地,以合肥为魏守也。”由于合肥城战略地位重要,守城方以军事防御为目的,加强城建,故古时便有“铁打庐州”一说;而攻击方必然会对合肥城形成极大的破坏,并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历史上,合肥城几度兴盛衰退,且古合肥城也鲜有完整的历史遗迹留存,文化遗失多,碎片化现象严重。

今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之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然而,作为一座拥有三千余年历史,且是最近二十年全国发展最快的大城市之一,其在城市“知名广度”与“了解深度”上的表现,与其理想定位差距甚远。通过分析“知乎”“今日头条”和“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相关评论发现,合肥市民在“城市自信”上表现不足,对于合肥文化传统了解不够,外地旅游者对于合肥整体认识也非常有限,没有形成标志性认知。2020年3月6日,湖北某电视台在报道抗疫事迹时,甚至出现“江苏省合肥市”的乌龙。有网络评论戏称为“合肥是史上最没存在感的省会之一,自带隐身属性”“它可能只存在于地图上,别人不提,你基本不会主动想到它”。可见,合肥城市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合肥城市形象认知不足的原因

城市的发展是历史与现代文明集合的成果,城市形象是城市各种要素之总和在城市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实际评价,是城市特征、功能和文明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历史、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经济、服务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印象与城市精神的综合体现,实际上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内在与外在的特色、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凝结。城市形象的形成依托于城市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城市发展的现状,也与城市形象载体的塑造、宣传,民众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分析目前合肥市形象定位,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历史久远但遗承少

古代合肥地区拥有良好的建城基础,地处巢湖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圩畈绵延,有良好的农业资源,为早期人类生存和城邑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此外,合肥因淝水交汇而得名,区域内水系发达,可通江淮,是古代全国南北货物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商业繁荣。合肥历史上曾创造过灿烂的区域文明与文化,可谓是有着一张得天独厚的城市名片。但同样也是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因其扼守江淮要冲,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饱受战乱袭扰。古代城建和行政归属变换频繁,文化与文明传承遗失较多,古城破坏严重,留存的历史遗迹少,故自古域内民众区划归属感不强,传统文化认同感不深,城市的历史形象印象模糊。

2.“名片”多变但认同不一

国内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城市形象研究,合肥城市形象几经调整,多次更换城市名片。最初合肥提出的城市形象定位主打“历史牌”,称为“三国故地”“包公故里”。2007年初,合肥市委宣传部公布了经公开投票选定的城市新名片“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2013年随着安徽省内行政区划的调整,巢湖市、庐江县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划入合肥市管辖,合肥城市有了新的变化,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理区划都有较大的变化,“合肥都市圈”的概念随之提出,合肥市也调整了新的城市名片“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并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还有诸如“淮军摇篮”“美食之都”“温泉之乡”等宣传名片在多种渠道上传播。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频繁调整的城市名片,让包括合肥本地市民在内的市内外公众对合肥城市形象的认知不清楚,多种认识定位混淆并存。

3.定位宏观但亲民不足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整体面貌和最显著特征在本地公众及外来旅游者心目中的认知印象。城市形象定位应该注重选择能够让公众更容易触及,且能够给公众带来充分认同与丰富感知的视角,展现城市最为显著的人文特色、最辉煌的发展成果和城市发展的水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合肥城市形象定位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虽然做了多次提升与完善,力求以更能代表合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标签作为合肥的城市形象名片,但从整体来看,定位宣传一直比较宏观,对于普通市民和外来旅游者而言,难以通过对城市形象定位的解读,充分了解城市特色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显著特征,难以通过城市的形象宣传名片快速了解并深刻记住合肥这座城市。

4.标签众多但深度不足

合肥城市文化名片标签众多,但并未使市内外公众对合肥城市产生深刻的印象认知。自上世纪90年代,合肥市试图不断深化打造城市形象,力求做到更为准确而全面的展示合肥城市的定位,城市宣传语为此做过多次调整。但从具体实施效果来看,对于城市形象定位的深度诠释仍有不足,对于历史上的合肥文化传承没有做到深挖与提炼,合肥的传统文化体系没有得到更为细致的梳理,文创产品缺少精准文化底蕴的支撑,公众无法通过直观体验与感知,建立对合肥城市的认知印象。市内公众对城市的形象定位理解不够,自信度不足,而外地旅游者,往往只是通过口号宣传与字面含义的解读去了解合肥的城市形象,相对浅层次的城市形象定位无法让公众建立对合肥城市的深刻记忆与浓厚兴趣。

三、以文化自信为先导定位城市形象

1.城市形象打造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民族历史,涵养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每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与文明传承。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当地公众群体性的选择与创造塑造了多彩的城市文明,也铸就了公众的集体价值理念、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它们是城市千百年的积淀,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轨迹,流淌在地域民众的血脉里,展现在民众的日常实践活动中。传统文化是每一座城市独有的标签,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最显著特色,经历过历史的洗礼,承载着城市的荣耀与辉煌。城市形象的打造必须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对散落的、遗失的文化碎片进行整理、复原,通过再现历史辉煌,帮助市民构建深刻的价值认同,塑造城市的内部自信,通过向公众展示地域历史风貌,帮助旅游者感受不一样的地域文化与城市文明,增强城市吸引力与外部认知度。

2.城市形象打造应以红色革命文化为灵魂

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精神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事业最瑰丽的精神遗产,是中国共产党人情怀操守和品格风范的集中展现。红色革命文化渗透于中国的革命史,也融入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复兴的道路上。当代中国,每一座城市都铭刻着红色革命文化的烙印,红色革命文化见诸于每一座城市独有的品格与风貌中,展现着城市奋斗的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支柱,是城市形象的灵魂。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重点梳理、提炼、展示红色革命文化,发掘城市精神意志,塑造城市在民众心中的精神印象。

3.城市形象打造应以现代文化为载体

繁荣的现代文化是城市形象在大众眼中的直观表现,承载着城市形象认知的主体。现代文化的实质是优秀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精神的现代化凝聚和升华,是红色革命文化熏陶和激励下的城市民众创造性与发展性的集中体现,展现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成就和未来前进方向。现代文化依托于最新的城市建设成果与优秀的现代文化产品之中,是公众可以感知、可以触及到的现实城市形象代表。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最终着眼于现代城市文化的构建与表现,通过精心开发能够展现城市现代文化的产品与设计,积极推广和引导公众体验、感知,凝炼公众内心最为深刻的城市印象。

四、新时代提升合肥城市形象的对策

进入新时代,合肥城市综合实力发展迅速,经济规模显著提升。合肥市有必要立足于文化自信,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为基础,以重构文化遗产为前提,以创新城市文化载体为核心,以传播城市文化特色为目标,提升城市形象。

1.深挖合肥城市文化底蕴

文化是城市之魂,提升城市形象需要从深挖城市文化底蕴开始。沿袭历史的轨迹,城市文化往往都有脉络可寻。但国内除了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以外,目前许多未经深入发掘和梳理的城市文化往往分布零散且不够具象化,甚至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民众都无法描述城市的文化特色。合肥市虽建城时间久远,但地位特殊,且历史上久经战事,遗承毁损严重,文化元素往往都是碎片化的散落于社会角落和历史遗迹之中,现存文化脉络不够清晰。在合肥城市形象提升的过程中,首要工作是进一步深挖城市文化底蕴,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发掘,对文物和典籍的整理,对流落民间遗存的收集与保护,厘清合肥城市文化脉络,为城市形象提升奠定基础。深挖城市文化底蕴的工作意义重大,将对未来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持续产生影响,需要持续展开且工作量大,靠单一机构与部门很难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依靠文化部门主导,发挥政府职能,把好方向舵,做好统筹整合,再通过调动科研机构与民间力量参与,以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开展商业文化推广活动为契机,将文化发掘与梳理工作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调动多方力量与资源共同投入。

2.重塑合肥城市文化遗产

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依托文化底蕴,但对于城市文化的诠释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多数公众无法理解理论的文化概念,无法从中获取到对城市形象的显性认知,仅仅停留在纸面的文化内涵不足以提升城市形象。让城市文化实体化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前提,通过对文化碎片的整理,对文化遗产进行重塑,复原部分有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迹,对于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公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文化遗产的实体化重塑,是建立在深挖城市文化的基础之上,它不仅仅是商业项目化的对某一特定的文化遗迹进行复原,而是要通过系统性修复文化遗产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包括看似不太久远且容易被忽视的近当代文化遗迹,以其实现城市文化脉络具象化。

3.创新合肥城市文化载体

相较于重塑城市文化遗产能够让公众感知到历史的合肥,打造现代文化创意载体则是向公众更为直观呈现现代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形象。创新合肥城市文化载体是城市形象打造的核心环节,是将城市特色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的创新与创作。通过创新城市文化载体,可以全面拓展公众对城市特色文化的认知渠道,增强公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度。文化载体的创作应该重点依靠市场机制,但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做好文化理论方面的支持与服务,把好质量监督关,以城市与个体共赢的思路去推进。成功的文化载体创新可以实现本地公众轻松“说得出、拿得来”,旅游公众“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极大提升公众对城市形象认知水平。

4.宣传合肥城市文化商品

宣传城市文化商品是推广城市文化、增强城市形象认知度的重要工作,是城市形象塑造工程中的“倍增器”。宣传的直接目的是增加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量,但最终将引导公众充分而深入的认识合肥。宣传文化商品的工作应当调动民间与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以民间单位为主体,政府参与指导,并广泛采用当下公众热衷的方式与渠道进行有效呈现,以热度换广度,通过积极、准确、真实的多维度宣传,展现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城市形象认知水平。

五、结语

城市形象认知是关于城市文化的主观体验与评价,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从城市文化入手。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再一次凸显了“文化”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十四五”期间,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预期将再上台阶,即将成为一座GDP过万亿的现代化城市。让世界更了解合肥,我们需要坚持文化自信,打造一张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浓厚,能够展现合肥市特色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成就的形象名片。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合肥公众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公众号3月热榜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关中城市形象传播的原则、策略和机制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