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论政”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以新记《大公报》和史量才时期《申报》为中心
2021-01-16陈雨璇郝韶梦
陈雨璇 郝韶梦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0067)
在我国新闻史研究中,对于“文人论政”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论证的内容和角度主要集中在对处于不同语境中两者关系的建构与解构。本文将结合历史时代背景,通过比较新记《大公报》和史量才时期《申报》对“文人论政”传统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舆论生态和话语方式表述,以期呈现两者在中国这一复杂多变环境下的交织相融,相互促动、相互制约,找到其可以协调的起点,为报纸即坚持政治立场又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寻求一个平台。
一、“文人论政”思想
“文人论政”指的是知识分子以激浊扬清、匡扶时世为己任,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贯穿到言论中,评议时政,对国家、政府进行舆论监督,以实现其报国理想。这种传统在近代知识分子身上还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报纸为“敢言”或 “不偏不倚”的定位与编辑方针,一直是《大公报》与《申报》作为专业意义报纸的追求。因此,“文人论政”的办报思想在这两份报纸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重视商业经营和报业管理
《大公报》领导层精英辈出,人才济济,经营管理制度先进,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堪称“铁三角”形成资本、管理、文章三者有机组合的运作模式,不断接受民间资金投入,进行内部股份制改造,一度领风气之先,把《大公报》由地方报纸发展成全国性的大报;《申报》建立了强大的采访发行网络,重视广告经营,兴办实业。这是报纸可以做到经济独立的保证和前提。
(二)保持经济的独立
1926年,张季鸾在《大公报》复刊时发表“社论”,明确表明要想做到真正的言论自由,报纸在经济上拥有独立是非常重要的保证,因此,强调《大公报》绝对不会以言论做交易。《申报》则一贯性重视报刊经营,无论是广告,还是办《申报年鉴》、图书馆、新闻函授学校,或是编制地图、经营社会文化事业,这些实业都为报纸服务,目的是“以业养报”,这是报纸可以做到言论独立的支撑和保障[1]。
(三)坚守言论独立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是“文人论政”思想的第一佐证,其“社评”敢于针砭时事,议论国政,指责权势人物,大胆阐明政治理想,主张坚持抗战,痛斥叛国投敌。历届《申报》的经营者都淡化报纸的政治色彩,而偏重社会新闻,以避开在战争迭起的动荡时局中受到牵连,早期对政治保持距离,坚持“不偏不倚”的编辑方针,既不敢得罪官方,又不愿忤逆民意;在创刊60周年时,史量才对《申报》进行了革新,初期在文化方面,后抓住“九一八”契机,改变了以往的保守作风,对蒋介石政府进行批判,对新四军予以颂扬,提出“国家中心说”[2],加入第三条道路的宣传中,谋取舆论中心地位。
(四)文风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大公报》张季鸾的“社评”在“新文化运动”后从文言文转向了白话文,文字简单,条理清晰,且尽量使用平民的语言,议百姓关心的事情;《申报》史量才虽然是商人身世,但其报纸并不是只为追求商业利益的低俗新闻,其有着文化的追求,也聘请了许多文人为《申报》写稿,鲁迅的杂文及副刊中黎烈文等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就是很好的表现。
新记《大公报》和史量才时期《申报》重视报纸的社论,坚持文人传统以“言论报国”,在此基础上还积极寻求报纸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主要包括职业报人理念、新闻客观主义理念和受众服务理念三个层面。
(一)职业报人理念
《大公报》在1939年4月15日“报人宣誓”时说:“但愿本报能与国家同休戚,威利不足以动本报的精神,艰险穷困亦不足扰同人之心志……”[3]366-367,表示作为职业报人,就是要不求权财,不求名利,敢于奉献,要能够度察时势,行动迅速,抢先报道,坚守言论独立,即新闻记者为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申报》邵飘萍提出:“记者要注意品德修养,不欺阅者”。黄远生则强调,新闻记者必须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在其看来这些要求就是职业报人的理念。既然报人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就应该有着对职业的认定和追求,就应该对行业的规范和操守有明确的认识,故而不管是报道新闻或者发表言论,都不能受到私利的影响,职业报人的理念是其在各自的办报实践中始终坚守对报纸客观性、言论性、服务性的专业要求。
《大公报》《申报》把报人进行了职业化定位,决定了他们在报道实践中,始终坚持客观主义立场。
(二)新闻客观主义理念
1926年9月1日,“吴、胡、张”(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主持的《大公报》创刊,开启了“新记”《大公报》时代。张季鸾在报纸创刊号上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3]94-95,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表述。“不党”的核心思想是保持客观,“不拉政治关系”;“不卖”的核心是资本独立,不收外股,这是不拉政治关系,使报纸言论得以独立的保障,是整个“四不”方针的基础;“不私”的核心是报纸绝不为个人私欲所用,是公众喉舌;“不盲”的核心是忠于事实,不盲从,不媚从,对问题独立思考,对事理洞悉透彻,遇事变头脑冷静,辨是非实事求是,达到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这是在前三点基础上的提升,是办报的最高境界。这“四不”相互联系融成一体,体现报纸的“客观”定位。此后不久,为约束报社工作者的行动,张季鸾还提出了四点作为补充,即“不锦上添花,不落井下石,不与人共利害,不参与别人的秘密。”不论是旧的“四不”还是新的“四不”都是一个负责任报纸的严格自律行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各种政治斗争、社会矛盾空前激烈的时期,身处其间的《大公报》却没有依附任何政治势力,坚持恪守“四不方针”,对时局进行客观报道和评论。
史量才主持时期,《申报》紧贴时局,重视通过信息报道来引导舆论,一直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上,拥有独立的言论和客观的新闻报道。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了新四军的番号后,《申报》给予了积极客观的报道,内容详实地介绍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接受改变的原因及其奔赴抗日前线的过程[4],文章直引时任南方红军游击队领导人的项英致书各边境游击队的原文,“我们因民族危机的紧迫,为挽救国家的危亡,为求达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以求得全国团结一致,共赴国难”[5],不仅为国民提供了全面、客观的信息,积极的报道态度也令国民对新四军有了新的认识。新闻报道坚持客观主义原则,是《大公报》、《申报》作为专业报纸对读者服务的第一要求。
(三)受众服务理念
为受众服务是报纸的重要功能,是报纸专业化的体现。我国的报纸,从早期的官报、小报到近代的政治家办报,大多是传递信息或是实现办报人的政治目的或经济利益,并没有多少反映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史量才时期的《申报》在其60周年革新计划宣言中明确提出“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报纸改进商业新闻的编辑方针,报道要全面、详细,也要适合大众阅读;附送副刊,而且副刊“可随本报分增外埠,务使读者各就所好获得其所需求的智识和资料”[6]。
《大公报》把受众定位于中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为了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办了很多的周刊:1929年7月3日,创建《医学周刊》,重视医学知识的普及,大篇幅刊登介绍医学知识的文章,报道有关医学界的新闻,深受读者欢迎。由于长时期的战乱,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陷于苦闷和彷徨之中,《大公报》认为,必须创办一个专刊对青年思想加以引导,1930年11月30日《摩登》周刊创刊出版,其编辑方式主要是答复青年读者的投函,回答问题的范围很广,恋爱、婚姻、家庭、择业、交友、求学、求医、购物等。对于读者提出的问题,除了主要由记者出面答复外,为了增强权威性,还请社会名人写文章予以回答。这是开中国报纸社会服务版的先河[7],受到了受众的欢迎和支持。
三、“文人论政”思想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关系
“文人论政”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贯穿于言论中,意图评议时政,指引国家走向,也是近代报刊的可贵传统。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要求报人把报纸作为一种职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两者间既有矛盾的地方也有一致的地方。
(一)矛盾性
1.本质含义不同
“文人论政”即知识分子以“言论报国”,是一种主观意识的表达,强调倾向性;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一种职业追求,要求客观、公正,坚持新闻本源,不带有主观意识。这是两者的根本矛盾所在。
在实现全院无纸化的同时,邯郸市中心医院的信息化整体水平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当谈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亮点项目时,张学强如数家珍。
2.具体内容不同
“文人论政”思想在报纸中通过社论表现出来,表明报纸的观点和立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报纸体现为新闻报道,强调的是新闻业务,表明报纸的专业性和正规性。这是两者分歧的基本原因。
3.追求目的不同
知识分子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以“言论报国”形式的延续“文人论政”的传统,借助报馆、报纸平台以求“通上下、开民智”,引导舆论,监督政府,寻求共识者,报纸是宣传工具;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则要求报纸可以达到“报纸之原质,即新闻公布之谓也”,是为更好地传播新闻,这是两者对报纸定位不同的最大表现。
虽然“文人论政”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有着本质的矛盾,但在我国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也有一致的地方,可以相互协调发展。
(二)一致性
1.对内容的要求上有一致的地方
《大公报》“文人论政”的第一佐证就是“四不”方针,要求报纸做到“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不拉政治关系,对问题独立思考,对事理洞悉透彻,遇事变头脑冷静,辨是非实事求是,体现报纸的“客观”定位。这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新闻客观主义理念是一致的。
2.对报人的要求上有一致的地方
“文人论政”既是文人以“言论报国”,就体现了其对国家、民族、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办报实践中也要求报人有读者服务意识,做到忧国忧民,这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受众服务理念是一致的。
3.在报道选择上有一致的地方
虽然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本质上要求客观、公正,但在办报实践中往往达不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因为人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因此,在对新闻的选择过程中,尤其是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不可避免的会带有倾向性,以体现报纸的立场。这与“文人论政”思想的主观意识反映有一致的地方。
“文人论政”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中国近代报刊中所体现出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因为我国近代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
首先,历史环境。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国难当头,社会动荡变化。在原有封建地主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成分,与社会经济、政治剧烈变革同步,文人的忧国忧民传统使其在坚持以“言论报国”的基础上,探讨新的出路。其次,文化环境。知识分子在科举制度废除后,只好选择借助报纸作为“言论报国”的平台,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抱负。从早期王韬等人的改良派到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再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甚至到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报纸的言论宣传功能都没有减弱。随着西学的进入,中西文化在矛盾剧烈的冲突过程中,又不断吸收融合,冲击政治环境的同时,也影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曲线,促使有识报人开始对报纸的功能进行新的认知,开始了新闻职业化的追求。再次,报人身份。《大公报》《申报》在一定程度上将“文人论政”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统一了起来,报人的双重身份也是主要原因。这两份报纸的报人,既是中国传统的文人,拥有“言论报国”意识,因此,在报纸中坚持自己的言论;但其又是职业新闻人,以办报为生,更关注报纸的新闻报道和经营。因此,在办报实践中,他们主动将“文人论政”思想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协调,追求关怀现实、服务公众、监督政府,以求相互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