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功能视角下高校英语教材评价框架的构建
2021-01-16洪秀琴
洪秀琴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通常包含《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英语听力教程》《英语语音教程》《新视野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除常规的英语词汇、语法、句式和课文内容外,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欧美国家英语文化内容,以及与不同职业相关的行业交际英语。部分教师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多元文化、语义交际英语内容的涉及较少。因而,针对跨文化交际、职业实践应用的英语表达,展开英语教材大纲、教育内容设置的评价,可以在强化英语课主题内容、指向性的同时,构建起符合学生需求、社会人才要求的英语教材评价框架。
一、英语教材评价依据的文化与功能理论
英语教材作为英语专业知识传达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在制定完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利用评价工具、评价方法流程,对课内现有的英语教材、辅导资料展开分析。而英语教材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建立英语教材评价标准所依据的主要内容,在英语教材知识系统建构、英语课程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英语教材评价过程中,通常依据文化模式论、语境理论、功能理论,对英语教材内容、教学评价展开分析,以便于教师完成英语语篇、单词结构、句子成分的组织与讲解。首先,文化模式论源于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提出的文化人类学理论,该理论主张在某一社会文化背景下,针对不同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将多种文化内容的复合体进行整合,包括多种社会语言、行为模式的统一整合,以此体现出不同文化的代表性特征。其次,语境理论包括静态语境、动态语境的结合。其中静态语境是指某一语篇的上下文语境,存在词汇、词组、句式和段落等要素,是通过一定顺序交互场景、话题内容的整合,加强狭义语境中上下文语义关系、内容表达的联系性。而动态语境则属于广义化的语境理论,是指在自然、社会、文化背景等宏观环境下,不同行为主体的语义交际、信息交换,由语言使用者作为发话人,参与到现实世界的语义社交过程中。因此,语境理论是对逻辑信息、交际信息的加工处理,可以完成不同文化背景中语义交际内容的深入描述。最后,功能理论是在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系统中,围绕社会不同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提出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奥古斯特·孔德、斯宾塞等哲学家提出了社会学功能理论。其指出社会整体的“需要”,决定着不同组成部分所担负的功能,而人类个体在经济活动中的技能,往往与社会“需要”互相对接,由此保障整体需要与部分功能关系之间的良性循环[1]。所以,从文化和功能实现的双向视角出发,建立起涵盖宏观、微观的英语教材评价框架,促进不同文化环境中语言内容学习、人际交流功能教学的达成。
二、高校英语教材的组成结构与主要内容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材涵盖着多种多样的必修内容、选修内容,包括《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现代大学英语》《英语听力教程》《英语语音教程》《交际英语教程》《泛读教程》《新视野大学英语》等。但根据大学英语教材知识体系的设置,基本上都分为前言、课文导读和字词句等内容,仍旧以基本词汇、语法、句式及写作的教材内容为主[2]。
1.英语教材前言的语篇体裁阐释
高校英语教材的前言内容设置,通常以介绍不同教材语篇的组织背景、修订内容为主,包括编写背景、编写原则、编写人员、编者期望和修订内容等结构。其中第一版前言是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出发,对教材涉及到的组织背景、语篇体裁、课文导读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语篇结构分析。如根据不同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英语教材,提出英语教材体裁结构、语篇配置的实现形式,包括英语语言情境、语言内容的简要介绍,以及阐述英语学习者(学生群体)在英语交流情境中,所应该采取的语言、语式方式。
2.英语教材课文导读内容的设置
课文导读是对英语教材中课文内容的简要阐释,主要围绕某一课文话题,对所涉及到的英语故事情节展开探讨。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教学中,是根据不同英语单元课时的安排,进行英语文化话题、语言知识、专业技能或功能实践的组织,包括文化主题、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教与学等组成部分。其中《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教材的课文内容,存在约有500多个词汇,不同词汇分别被安排至不同的单元和课文之中,词法包括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方位词等。课文导读中会针对不同词汇的用法,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读、写内容的组织设置,之后才是语义学习与表达的听力、口语教学设计[3]。
3.英语教材大纲、词句的系统规划
大学英语不同教材大纲,是以目录形式向广大学生群体进行呈现。因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句式及语法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往往会通过“语篇结构+句本位”的课程教学方式,对不同单元或课文的内容,进行语篇体裁选择、语境配置、句子内容讲解,以句子带出所要讲授的词汇、词组和语法结构。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往往将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作为英语教材课文内容选择的重要方向,秉持着人际交互和交际的概念,进行英语语篇体裁、词汇、词组、句式和语法的组织,合理安排不同句子成分、语言表达出现的顺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英语教学中,重要英语词汇、句型、句子结构的传达,而且有助于学生等学习主体对英语文化、英语应用功能的理解[4]。
三、目前高校英语教材评价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不同英语课程通常会使用到多门英语教材,这些教材往往根据教学发展规划、学生特定需求,进行英语课程知识体系、教材内容的组织设置。特别自大学英语新课标课程改革以来,部分高校开始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现代大学英语》《英语听力教程》《新视野大学英语》等必修课的基础上,引入一系列专门用途的职业英语教材,加快英语教材语言、教材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创新发展。但在跨文化背景、语义交际的社会需求形势下,高校英语教材的安排与评价,仍然存如下问题:
1.英语教材编写、教材内容评价的随意性大
多数高校在专业英语、用途英语教材的选择方面,除了部分国内知名出版社编写的英语教材外,还会直接引入英文原版教材,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但对于不同专业英语教材的评价,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编写原则、教材评估标准等,使得英语教材评价缺乏科学性、客观性。
如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评价为例,该课程教材内容的组织更加多样化,一般包括选择、填空、连线、阅读理解的题型,但大多着重于英语听力、阅读等实践方向,因此,教材中专业理论知识、语言交际内容的比例严重失衡。而高校教育部门对英语教材的评价,也更注重基础理论知识讲解评价,忽视文化背景、语言交际等教育内容的评价,不能准确反映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编写质量[5]。
2.英语教材评价指标的设置缺乏重难点
当前,高校英语教材评价体系的建设,要根据英语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素养等内容,建构起具有多个层级的教材评价指标。但从现阶段国内英语教材、国外原版英语教材、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评价来看,教育部门并未设置一级、二级、三级等指标,也没有针对文化交流、语言交际的教学任务,对不同英语教材的教学资源,作出专业理论知识、语言知识与技能等的综合性评价。特别某些高校在英语教材评价指标的设置,往往以教师自身的经验为主,由教师设定一系列问卷调查的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内容学习的了解,这种教材评价方式更注重教学任务要素的选择与评价,缺少专业英语交际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
3.英语教材评价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内容
高校专业英语教材偏向专业理论知识的设置,而忽视教材大纲中英语听力、口语表达内容的整合,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的实践内容所占比例较小。同时由于不同专业英语教材,所涉及的课程教学内容多种多样,部分教育部门难以按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英语课程系统逻辑关系、学科教学内容的教材评价,也不能保证英语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教材实践教学的客观公正性,所得到的大学英语教材评价效果较差。
四、文化与功能视角下高校英语教材评价框架的构建策略
在不同专业英语教材评价方面,要以英语语言交际、学生个人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国内英语教材、国外原版英语教材、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等资源,进行英语专业课程的主观、客观教学内容匹配和教材评价。一般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功能用途英语教材的评价方面,通常设置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由高校教学专家、教师及学生主体,完成对英语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的全方位评价。
1.英语教材评价指标的多层级设置
面对高校不同英语教材编写原则、评估标准的差异性,需要设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等的评价体系,进行多种教学指标的权重分配。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大学英语教材评价方面,就设置了三个层级的教材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教材大纲、专业理论知识;二级指标包括教材内容、教材组织方法、学生需求;三级指标包括文化交际技能、语言应用技能等学生专业素养,主要围绕教材听力、阅读、写作的词汇与句式等内容进行展开,不同级别指标的权重分配分别为0.1、0.3、0.5。
2.英语教材评价的学生学习与培养需求
不同专业英语教材所着重的课程方向存在差别,面对的学生群体也具有较大差异性。因而,对于英语教材大纲、教材内容等的评价,可以围绕专业学生学习、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展开。首先针对文化与功能视角,《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新视野大学英语》等教材,为国内出版社编写的基础必修课教材,根据专业课程教材大纲,进行相关教材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往往难以兼顾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现代大学英语》《英语听力教程》《英语语音教程》《交际英语教程》《泛读教程》等英语教材内容的安排,则更倾向于国外英语文化背景、语义交际性英语内容的引入,通过在教材中设置旅游英语、商务应用英语的词句知识,加快专业理论知识、语言表达、交际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将有效带动学生听力、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6]。
3.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交际评价
在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内容评价过程中,可以围绕《新视野大学英语》等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有关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教学评价。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的Culture Shock中,就从中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美国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俚语等,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句法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这一大学专业英语教材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Section A的美文,对涉及到的句式It happens to...、who has been to...,以及词汇transplant、behavior等,作出词汇意义、句法结构全方位评价[7]。
4.大学英语教材的功能应用评价
对于大学英语教材功能应用的评价,也注重于教材词汇、句式、语法与实践技能进行展开。如以《交际英语教程》的教材评价为例:该书中共有英语词汇600余个,包括积极词汇、非积极词汇等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所有词汇。而英语课文中的句式共有374个,其中包含的生词量、难以理解句式所占的比例为4.67%,其中存在着大量的诸如“We have been in this line of...”“But in our business...”等词汇和句式,有效促进了英语教材中多元交互的实践应用[8]。
五、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功能实践应用视角,对高校英语教材编写、课文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完成英语教学观念、教材理论的整理与实践。在高校英语教材评价过程中,要围绕不同教学任务、学生内在需求及人才培养要求,展开英语教材语篇、语义和语体的全方位分析评价,以实现英语教材设置、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