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检测
2021-01-16苏瑞英广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苏瑞英 广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建筑工程项目日渐增多。而新闻媒体上不断报道的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广泛关注。建筑主体结构作为关系建筑结构安全的关键,也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点环节。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完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原则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容和原则
(一)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容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是构成建筑结构基本框架的部分。在建筑力学中,主体结构主要是保持建筑框架的稳定,在承受建筑上部荷载的同时,将荷载传递给地基,以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其施工阶段,建筑主体结构可分为墙体、楼板、柱梁等;而根据其结构形式则可分为框架、筒体、剪力墙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是针对这些结构部分外观质量、力学性能等参数的检测和鉴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根据检测部位和项目的不同可分为:地基基础工程检测、钢结构质量检测、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检测、建筑材料检测等;根据检测类别可分为:新建建筑结构检测、既有建筑结构检测、抗振鉴定及建筑震后检测。对于已建成的建筑,首先要对其主要承重部位进行检测,检测其各项力学性能,观察其有无裂缝、腐蚀;其次是对建筑结构中出现的倾斜部位、设计功能偏差部位进行检测,以判断建筑的可靠性和使用功能的完整性。
(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原则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任务是利用检测工具、实验等技术手段,发现建筑工程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位和环节,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并责令其返工重做或是加固返修,最终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对于体量庞大的建筑工程,对主体结构全部进行检测是不现实的,因而一般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对关键受力部位和施工材料进行检测。检测时,需要由质检部门、监督机构和责任单位共同参与完成抽检。特别是对于存在异议的构件,其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总抽检量的10%。对于委托第三方制定的抽样检测方案,必须由监督机构进行监督审核,并提出修改要求。
二、质量检测的具体方法
(一)结构外观尺寸检测
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外观和尺寸进行观察和测量。其中,外观质量检测主要采用目测的办法,发现混凝土构件外观存在的麻面、孔洞、蜂窝、裂隙、露筋等质量缺陷;对混凝土构件外观尺寸的检测主要包括:轴线与截面尺寸测量、垂直度与标高测量、预埋件位置偏差的测量等。这些检测项目主要采用尺量的方式。如果待检测建筑受环境侵蚀和自然灾害影响,则应选择损伤最为严重的部位进行检测,并在检测报告中对该检测部位予以说明。
(二)混凝土检测
混凝土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原材料检测、坍落度检测、固化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水泥、砂石等混凝土原料进场后,检测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抽样检测,确定水泥标号、凝固时间、安定性;砂子砂率、含泥量、颗粒级配等。作为粗骨料的卵石、碎石则主要检测其颗粒级配、坚固性、压碎指标、堆积密度、有害物质含量等。拌合料一般采用自来水或洁净的地下水,检测水中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有害成分是否超标。对于商品混凝土,可不必进行详细的试验检测,但是必须在浇筑前进行坍塌度检测。坍塌度检测不达标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同时应查找原因消除坍塌度缺陷。混凝土构件回弹检测应由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依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选定检测部位,并由监理工程师负责见证;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量等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
(三)钢筋材料检测
主要涉及钢筋原材料和钢筋连接效果检测两方面。由于钢筋数量较多,因而在钢筋原材料进场后,应先按批次抽样检查其力学性能。抽样时要注意待检测钢筋每批次都具有相同的牌号、规格和状态,严格控制检测数量。对于采用机械连接或是需要现场焊接的钢筋材料,应根据质量检测要求对其抗拉强度、抗剪强度、连接质量等进行检测。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焊接不良、钢筋断裂等明显缺陷的,则应对该批次钢筋进行全面的力学性能检测和化学成分检测,以保证钢筋质量。对于钢筋保护层的检测一般采用局部破损或非破损检测的方法,检测项目主要为保护层的厚度、稳定性。检测应使用专用仪器,要求检测厚度误差不超过1mm。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
主要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涂层测厚仪等测量仪器,对钢结构工程的焊缝质量、钢构件外观尺寸、螺栓连接质量、构件变形量、地基基础平稳性、钢结构倾斜度、涂装厚度等进行检测。要求钢结构部件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三、结语
通过各种质量检测技术,可有效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外观、强度、稳定性等质量指标进行科学的检测,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准确的评定,为施工质量管控提供数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