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
2021-01-16张正超胡帆荣
张正超,胡帆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都非常重视,推动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解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开始重视生态发展,大兴水利,开荒种地,植树造林,注重绿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到了法律层面,在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有法可依。上世纪九十年代,江泽民同志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全党全国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中就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做好了部署。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础之上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新时代“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备受人们和社会高度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和远景夙愿,随后又在各种会议、讲话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进行了多次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坚强决心。这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最高要求,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切关注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不断发展达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1]。研究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先进的理念是具体实践的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状况,具有丰富的深刻的理论内涵,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我国生态文明得到稳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我们党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年大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历史的车轮在滚动,社会在前进,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环境在变化,面临的具体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指导和坚强依靠,立足我国新形势下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论断,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之路,这些新的成就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取得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不能把人与自然进行割裂甚至敌对开来,全人类应该合力保护地球、保护生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大自然会无情地惩罚我们人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指出了人与自然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关系,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极端重要的地位,也为人类保护生态环境明确了具体的目标、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确立了相处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顾全大局、着眼长远、放眼未来,提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乎各国共同利益、关乎地球安危”的论断,呼吁并提醒世界各国要高度关注生态、重视生态、发展生态,这体现了全人类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2]。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治理新理念
“人和自然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一致观点,人类在建设发展中破坏大自然,大自然最终是要反过来加倍惩罚人类的。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来做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红线”等思想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真正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高度融合。尤其是“生态红线”思想促进了全国人民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警示了那些只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做法,保障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落实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广泛吸收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治理新理念。
(三)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坚强堡垒。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研究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伟大复兴、解决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全球的广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时代的助推器和风向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环境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的文明史,人类用亲身的生产实践印证了“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这是保护地球家园的前提。只有这样,人类家园才会更加美丽,人类生存才会更加久远,人类发展才会更加永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入地阐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和谐统一、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关系[3]。现如今,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问题,并思考着如何和谐发展、如何应对危机、如何摆脱困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和世界各国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方案、找到了方法,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为我国解决和摆脱生态困境、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要强大,生态文明建设也一样要强大,要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要建设美丽中国新气象,要营造健康舒适新环境,这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渴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日趋成熟、不断完善,培养了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生态系统”的重要论述,任何一方不可能脱离另一方而存在,任何一方不可能把另一方作为对立面,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要整体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必须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要协调好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紧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要转变观念,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绿色消费意识、资源节约意识,为建设美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培养了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这就需要全人类全社会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观念。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红线”等新思想新观念深入人心,深刻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效地推动了绿色发展模式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让每个人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源头抓起、从源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来引导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的方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实践上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追责问责制度,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评价制度,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困难和难题,处理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一些违法行为。政府要率先转变新发展理念,倡导全社会推动产业技术革新,促进绿色生产、绿色发展、绿色消费,从思想上、认识上、法律上、制度上去贯彻去落实去践行,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促进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4]。
(二)促进了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世界瞩目,但是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却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始终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相违背,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生活家园,这是站在历史高度和长远视角审时度势去看待社会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引领功能,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实关键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国家政策的落实、具体措施的实施[4]。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完善了生态文明机制建设和体制改革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改革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违法行为,就必须真正执行国家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要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要做到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观,要制定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和考核标准,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落实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走法制化道路,亲自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着重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问题,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政府要充分做好资源调控和有效配置,要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制止由于经济建设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维护好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依法治海”“安全环保法治化”等生态文明法制化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坚持走生态文明法制化道路,才能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才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才能推动社会经济永续发展,这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法制化思想在逐步地完善和健全[3-4]。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运行监督和长期管理,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范围,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四)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国际标准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紧密相连、生死与共,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国家是难以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上就有具体体现。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需要全人类共创美好家园。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新模式、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国际标准。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是实施“破坏之后才治理”的模式,人们一方面在享受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成果,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实际上,生态环境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置之不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诸如“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局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观思想,“生态红线”的责任意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和现实路径,是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智慧结晶和重大成果,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指导着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解决了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思想和理念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格局,为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理念先进、视野开阔、立场坚定,时刻倾听人民心声,时刻关心社会发展,时刻关注国际形势,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生态环境保卫战,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足够重视。这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搞好生态治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和有力举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对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其主要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国际合作的加强而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需要全中国人民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