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石加快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的对策研究
2021-01-16郭小燕
李 琳 郭小燕
(中共黄石市委党校,湖北 黄石 435002)
科技创新走廊是以公路、铁路等互联便捷的交通干线为依托,打破地域限制,汇集了大量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的呈条带状或环状分布的区域空间,是高效实现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形态。14世纪初,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创新走廊,并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工业革命的萌芽地。目前,世界上较为知名的科创走廊主要有:美国101公路沿线的“硅谷”及波士顿128公路沿线地区、日本的“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德国的法兰克福创新区块,等。目前,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科创走廊主要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等[1]。
2018年10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以武汉光谷高新大道为主轴,联动辐射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等城市,共同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 (以下简称“科创大走廊”),力争将科创大走廊打造成为我国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和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加速鄂东高端智能制造业发展。为切实融入光谷创新体系,2019年10月,中共黄石市委第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谋划争取将黄石纳入科创大走廊统一规划建设,主动融入光谷创新体系,把黄石打造成为科创大走廊重要功能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区[2]。
黄石毗邻武汉光谷、紧挨鄂州花湖机场,是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城市、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的重点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当前,黄石市正处在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融入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能让黄石更好地接受光谷的辐射带动,深度融入武汉的“芯”产业集群,成为武汉的科创成果转化区、商务配套区,不断提升黄石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切实发挥黄石在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及在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中的支撑作用。同时,还能有力促进科创大走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光谷“芯”的引擎作用、“心”的引领作用、新的动能作用。
一、黄石加快融入科创大走廊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黄石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五大转型”,全市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明显提高,为黄石加快融入科创大走廊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科创基础
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黄石以“先进制造之城”建设为抓手,重点培育了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节能环保、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 767.19亿元,同比增长8.2%,位居全省第1位[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8.4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2%,位居全省第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29.6亿元,投入强度达到1.9%,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96家,纳入高新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4家;79家企业入选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培育企业;8家企业入围全省百强;12家企业入选全省制造业企业百强;上榜企业数量居全省第2[4]。经过多年发展,黄石已成为全国PCB产业聚集区、原材料产业基地。同时,武黄两市产业发展互补性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已经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黄石的特钢、印刷线路板、原料药等产品与武汉的汽车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相互配套;大冶有色、华新水泥、三环锻压、三丰智能、美尔雅等龙头企业均在武汉设立了总(分)部,形成了“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的区域协同模式。人才资源方面,黄石市拥有4所高校,近20所职业学校;人才总量达46万余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9万人,技能人才23万人;拥有国家级专家95人,省级专家248人,人才资源较为密集[5]。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各1个,已建成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1家);已认定的国家级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计35家;已认定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1家、省级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省级工程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 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8家[6]。科创能力方面,2019年,全市新增专利申请量2 994件、授权量2 32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9件;劲牌、东贝、三丰智能等6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2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件,位居全省前列;连续9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优秀市”,在全省2018年度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中位居第四位[7]。
(二)构建了较完善的创新生态
政策环境方面,黄石市成立了以市委主要负责人为主任的市创新促进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定期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先后设立了黄石市创新发展中心和黄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出台了“三零二补两免”“五扣、两免、两减”等22条“双创”扶持政策,发布了“黄金十条”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实行柔性引才、“新黄石人”计划。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改革,深化“先建后验”改革试点,推出产业引导基金、航运物流等优惠政策,全市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曾被国务院发文予以肯定。创新环境方面,近年来,黄石以建设“创新活力之城”为抓手,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力度,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走“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孵化器”之路。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孵化器12家,省级众创空间10家;星创天地1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家)。全市总孵化面积超过44万 m2,实现了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全覆盖。已初步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累计孵化企业超过1 4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0家,新创立科技型中小企业2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16家,位居全省第4;设立了5 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联合发起了2.5亿元规模的“智慧空间科技创业股权投资基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8]。
(三)拥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武黄两地空间相连、地缘相邻、人文相亲,两地相距仅70公里,交通物流便捷,形成了湖北东部人口最密集、产业最集中、交通最便利的通道走廊。黄石火车站为二级铁路客货运站,城区有国家一级铁路干线武汉—九江铁路通过,武黄城际铁路于2014年6月开通,黄石直达武汉仅需35分钟;黄石拥有湖北省第一条全封闭的武黄高速以及汉鄂高速。双向四车道、免费通行的黄石至武汉一级公路已经通车,从黄石到光谷仅40分钟车程。从黄石新港出发,80公里全程高速,可直达光谷。此外,规划中的光谷东高速,从光谷仅20分钟车程就可到达黄石临空经济区;黄石新港是长江中游地区第一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是离光谷最近的天然良港,能够有效补齐光谷缺临江港口的短板。
二、黄石加快融入科创大走廊面临的问题
(一)科研水平不高
黄石市基础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相对匮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善,这对黄石融入科创大走廊提出了重大挑战。
(二)协同创新发展体系不够健全
科创大走廊协同创新尚没有政府统一规划和相关支持政策,地区间协同创新发展规划指导,各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资源配置一体化和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布局一体化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如何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格局仍有待解决。
(三)创新要素制约亟待破解
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发展程度有较大的差距,从而使得黄石较之武汉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使用、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部分领域甚至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两地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有关科技创新的建设发展规划,这也就导致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顺畅地在各区域之间流动和集聚。另一方面,黄石高水平创新载体、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供给相对不足。例如,由于黄石地处长江沿岸和鄂东南幕阜山区,造成生态红线较多,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用地指标较为紧张,这对黄石参与建设科创大走廊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畅
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要有系统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做支撑。目前,武汉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能够为其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顺利转化提供有效保障。相较而言,黄石市在这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诸如公共研发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和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不全,服务能力较弱,无法有效保障科技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
三、黄石加快融入科创大走廊的政策建议
黄石加快融入科创大走廊,要在应对危机中把握机遇,把机遇转化为倒逼发展的成效,用好优势资源,做好融入文章,在区域协同创新中争当主角,持续推动科创大走廊的建设和发展。
(一)积极统筹谋划
抢抓建设科创大走廊发展机遇,大力打造“一核一带一港三区四点”的创新空间布局。“一核”,即以大冶湖核心区为核心创新源,主要依托科创大走廊,建设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研发平台,积极参与原始创新。“一带”,即沿江创新主轴带,以光谷为起点,沿江自西向东途经黄石港、西塞山、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大冶湖高新区,最后到达黄石临空产业园。“一港”,即黄石新港,这是科创大走廊顺江东拓的最佳通道。“三区”,即黄石大冶湖国家级高新区、黄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临空经济区等三大产业聚集区,主要依托黄石工业基础雄厚、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等优势,积极承载光谷核心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成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是黄石创新驱动的主阵地。“四点”,即黄石科技城、黄石科学岛、黄石教育城、新港创新园等四大创新节点,其定位为重大技术研发、产业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初创企业培养和新型产业涵育。
(二)建立战略协调机制
围绕科创大走廊的战略目标进行顶层设计,统一政策措施,及时协商解决重大问题,引导资源合理布局。要建立健全协同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科创大走廊建设规划、科技研发、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沟通协调,跨区域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及时解决合作中的各种问题,消除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各种障碍;要探索建立区域间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与税收分成机制,实现区域间科技创新财政收入和税收的共享;要大力推进区域内的政务、创新创业、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政策协同,重点推进政务服务同城化,创新创业、技能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协同化,科技金融、要素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一体化,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无缝化对接;要着力完善科创走廊区域内的交通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商务休闲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协调加强区域内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设施,以及水、电、气、讯等要素设施的对接,构建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9]。
(三)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面向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建设、集中布局一批以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创新联合体等为代表的重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源头型研发和创新能力,为黄石市创建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实验室等与知名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的协调合作,共同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基础前沿交叉领域和特色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等产业、领域,组建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四)打造创新产业集群
一方面,根据黄石自身创新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对接科创大走廊核心承载区,重点打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五大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研发一批差异化中高端产品,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加强产业发展引导,推进错位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区域内产业协同效应和集群效应,协同打造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为黄石打造先进制造之城、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五)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创新生态环境直接决定了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流向和集聚,是城市软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政策供给力度,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组建科技创新基金,有效带动区域创新创业投资,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推动形成崇尚创新、敢于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二要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以“众创空间—孵化器—专业园区”为载体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建设,打造“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全链条式服务模式;建立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对具有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给予一定的创业经费资助,扶持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实施细分行业冠军培育工程,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小巨人和高成长性“瞪羚企业”,扶持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发展为“独角兽企业”。同时,创新融资模式,大力发展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商业保理、股权质押融资、信托融资、信用贷款等新业务。三要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开办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投融资等方面,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全方位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四要构建宜居环境。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设施配套,加快构建内畅外联、活力开放、生态宜居的高品质人居环境,打造生态、交通、科技、景观、人文等“五轴一体”的生态功能区,营造利于创新产生、发展和集聚的良好人居环境。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而高端人才在集聚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一方面,做大人才“增量”。全方位升级“东楚英才计划”,以全球化的视野,强化“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一批活跃在学术前沿和黄石主导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领域的科学领军人才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坚持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并举,通过兼职挂职、客座教授、共享院士以及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科创“飞地”等,引进掌握一流技术技能的高端人才,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科研企业间合理流动。同时,以知名高校为支撑,加快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另一方面,盘活人才“存量”。 持续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体制,建立更加科学、灵活的人才评价机制,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对科技项目从过程管理向效果管理转变。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保障型住房的供给,解决高层次人才落户、安居、税收减免、社保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具体问题,为高端人才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环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