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安全性需求分析

2021-01-16田玉刚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列车运行全自动障碍物

田玉刚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多数属于半自动运行模式,其中列车牵引、制动等均可自行完成,司机处于列车司机室内,实时观察其列车运行状况,一经出现特殊状况可及时转化为人工驾驶模式,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性。全自动驾驶车辆内部无司机操作,为确保其满足全自动驾驶运行安全成效,需对其安全性需求予以分析,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

一、全自动列车驾驶特征

全自动驾驶系统,主要是依附于计算机、通信以及控制等技术,对列车运行实现全周期控制,作为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核心目标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及效率,作为评定城市交通系统性能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司机便可自行完成各项操作。全自动驾驶要求各专业高效协调,体现特征包含以下几方面:(1)兼容性。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等级,趋于向下兼容,依照GoA4等级建设线路,可沿着GoA2、GoA3 模式开展运营,一般初期均处于GoA2 模式行驶,循序渐进转换至下一模式,并保证其安全性能指标达标。(2)高度自动化、深度集成,以行车为中心点,其他系统深度有效融合集成,增强列车运行自动化水平,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实现自动化,如列车启停、自检、休眠断电等。(3)完善的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是列车运行基础保障,需对其全过程进行防护,特别是增强对列车乘客上下车保护。若遇特殊状况,各系统可形成良好的联动,保证乘客安全。(4)丰富的中心功能。列车实现全面监控,通过远程为乘客提供服务,控制中心新增车辆调度及乘客调度,进而实现车辆远程控制、状态监控等服务[1]。

二、全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性需求分析

全自动驾驶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不配备司机观察列车运行状况,并对其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列车遇前方障碍物处理、关门时夹人夹物处理等,均由系统自行完成,针对全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性需求分析如下:

(一)障碍物检测

为避免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与异常障碍物发生撞击,全自动驾驶系统应布设相应的障碍物检测系统,且存在三种模式:

(1)线路安装探测传感器。行车线路或车站内区域增设探测传感器,主要准确探索列车运行线路障碍物,若存在障碍物对列车运行造成干扰,需通过传感器传输提供报警提示,将其反馈给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根据传感器警报位置,列车行驶至该部位自定停车。此模式建设成本较高,大面积使用难度较大。

(2)列车安装障碍物探测装置。根据列车行驶实际状况,在其内部合适位置安设相应的探测装置,探测前方障碍物,按照其探测机理不同,如红外、高清相机、毫米、激光雷达等,存在多种探测方式。障碍物探测装置的瓶颈是探测要求较高,要求探测距离远、经济性较佳、精度高等方面。且列车通过曲线时,探测前方距离受限,探测装置功能也受限,现阶段,主动式探测系统仍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

(3)列车安装障碍物检测装置。列车上装设相应排障器同时,在头车转向架一位端增设障碍物检测装置,核心原理是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若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其检测系统会立即触动且制动,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中心,以免造成事故大范围受损。此种检测方式应用成熟度较高,具备可靠性较高的性能,但核心不足是需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之后,列车才能采取举措。

(二)脱轨检测

列车脱轨具有一定复杂性,影响其脱轨因素不尽相同,包含车辆状况、线路状态等,若列车发生脱轨之后仍处于运行状况,增加颠覆事故风险。在列车转向架安装脱轨检测传感器,可准确检测列车运行状况,若检测出现脱轨立即制动停车,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以免发生颠覆安全事故,保障车辆乘客安全性。

(三)走行部故障检测

走行部故障检测主要是针对车辆转向架故障检测,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时对转向架核心焊接位置、车轮、齿轮箱、轴箱状态及温度等监测,若其出现异常状况,如裂缝、持续性高温等,系统会自行报警,并传输给地面分析系统,促使车辆停运后转向架及时检修,避免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中,不利于行车安全性。

(四)列车车门夹人夹物检测及再关门控制

列车按照运行图明确停站时间节点,完成自动开关车门操作,预先告知关门信息,车辆开闭车门三次后仍处于未关闭状态,依托车载信号及时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获取相应的信息数据,通过监视远程完成车门控制。基于全自动驾驶列车下,若车门未进行及时关闭,系统检测列车缺乏完善的启动条件,并不会自行启动,确保乘客安全性。需特别注意的是,车门夹到较小的物体,如头发、纸张等,车门可完全闭合,系统难以检测被夹物品,仍存在安全风险。为进一步解决上述安全风险,需在站台头尾布设相应的红外线探测装置,该装置在车门关闭之后检测是否存在障碍物,若存在及时报警,并在列车牵引控制下形成闭环锁,列车无法启动[2]。

(五)列车火灾报警系统

处于有人驾驶列车条件下,火警系统是可选项系统,司机可对各类异常状况予以处理,而全自动驾驶列车中,必须配备相应的火灾报警系统,且对其警报准确性要求较高。列车发生火灾因素较多,如设备、人为等,轨道交通通风排烟难度较大,人员疏散耗时较长等,需对防火予以高度重视。为将人为因素引发火灾降至最低,目前全面实施安检,乘客包裹需通过系统检查;而设备老化造成列车火灾,需依托火灾报警装置及时反馈信息,一般布设两种方式,即感温报警、感烟报警。该系统检测列车火警信息,并自行进行报警,立即将火灾发生具体部位传输至控制中心,与视频监控联动,为及时处理火灾做支撑。初期应用火灾报警装置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误报现象,不利于列车正常运行。为进一步降低误报概率,火灾报警系统应具备误报自学功能,系统获取信息属于误报,并将其数据进行存储,便于防止后续出现相同误报状况。

三、结束语

全自动驾驶车辆实际运营过程中,受多重因素干扰,安全性难以保证,有必要对其安全性需求展开系统性分析,增设全面的保护装置,便于应对列车实际运行各类异常状况,为车辆方案设计系统安全设计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列车运行全自动障碍物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全自动发明机
高低翻越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节能思路在地铁列车运行图编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