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湾海洋性聚落形态研究的思考
2021-01-16王绍森
胡 璟 王绍森
(1.华侨大学 建筑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2.厦门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厦门湾地区是一个海洋地理和经济区划的概念,指从龙海河口(九龙江口)至安海河口(石井江口)之间的厦门、金门岛周边海域,即广义的大厦门湾周边地区。具体包含龙海市、厦门同安、翔安、海沧区,以及南安、晋江市南部,厦门岛、金门岛及其附属岛屿等部分。
自古以来,厦门湾周边地区内联漳泉,外通四海,因“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成为著名的海上贸易聚集区。厦、漳、泉三地原本就是一相互紧密关联的生命共同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1]。古越文化、中原文化、疍民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西方文化、近代文化在此交融,形成多元特色。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文化孕育出了以月港与安海港为两翼,以厦门岛为中心的海洋聚落群和聚落文化。
一、闽南地域的聚落形态研究现状
从学科角度归纳城乡聚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人文地理学对聚落的起源、发展、地域空间结构、形态、内部结构等研究;(2)社会学、人类学侧重对聚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的观察;(3)历史学、考古学基于史料和遗迹等对历史聚落的起源、演变、成因等梳理和推演;(4)人居环境学科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聚落环境和空间形态的研究。
国外人居环境学科对聚落的研究开始很早,从184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对乡村聚落的景观特征研究,到以意大利穆拉托里学派、法国瓦赛尔学派和美国康曾学派为首的三大学派对聚居进行系统的类型学分析,再到凯文·林奇对城市的认知意向分析、拉波波特对城市形态的文化生态学分析等。国内聚落形态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成果丰富,涌现了不少高水平学者,如早期的陈志华、李秋香[2]、阮仪山[3]等,近年的常青[4]、段进[5]、张玉坤[6]等。研究对象也从建筑单体层面,扩展到从文化民系或者流域等地理学区划的聚落整体层面。总之,聚落的研究经历了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过程,一直是各学科研究的热点。
闽南地域保存着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聚落文化,学界对闽南聚落的研究最早可见黄为隽《闽粤民宅》[7]、高珍明《福建民居》[8]、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9]、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10]、王其均《中国传统民居建筑》[11]等著作中关于闽南地域的论述。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学者对闽南地区的城市、乡村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传统民居建筑研究
戴志坚《福建民居》[12]、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13]、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14]等对闽南和台湾的传统民居进行了整体性研究。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15]、杨思声《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16]等,对闽南华侨聚落的洋房、骑楼等建筑进行了研究。关瑞明等对厦、漳、泉等地的传统市镇、村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个案研究。方拥、陈志宏、成丽、费迎庆、郑慧铭、王永志、赖世贤等人带领团队对闽南聚落的营建技艺、匠师体系、居住形态、建筑装饰、红砖文化等进行专门研究。
2.城市及乡村发展史的个案研究
城市和乡村发展史研究方面,近代厦门的城市发展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如杨哲《城市空间:真实·想象·认知:厦门城市空间与建筑发展历史研究》[17]、李苏豫的《厦门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840—1949)》[18]、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以福州、厦门为中心》[19]、李慧亚《基于历史信息整合的近代厦门城市空间研究(1902—1937)》等。郑剑艺《古代海港商业城市的形态特征——以泉州城为例》、郑毅彬《漳州城市中轴线演变研究》、李静《商贸文化影响下的龙海石码市镇空间演变》等对漳、泉的城镇和乡村发展做了梳理和解读。
3.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近年来,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为建筑和城乡规划学领域研究聚落的突破口之一。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20]、王逸凡《泉州古城铺境研究》[21]、于颖泽《闽南侨乡传统宗族聚落空间结构研究》等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探讨了闽南地区基层社会与宗族、信仰体系的深层关系,对当前社区治理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尤舒蓉《门牌视野下的旧城空间形态演变解读》、黄诗贤《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漳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余浩淼《漳州浮宫镇骑楼街区民俗活动空间研究》等分别从微观史学、文化地理学、民俗学等视角拓展空间形态研究的方法。
二、厦门湾周边区域开发史研究
1.海洋交通贸易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傅衣凌在明清中国社会经济史方面贡献巨大,其著作《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第四部分“明代福建海商”写到:“嘉靖二十年间,福建海商之数益见发达,后遂遍布于福建沿海各地。他还指出梅岭、龙溪、海沧、月港、泉州、安海、桐山等港口的重要地位。胡寄馨先生在《明代福建对外贸易港研究》中,详细论述了各历史时期的月港风貌,指出其在中国近代贸易史上的重要作用,提出不能忽视月港的研究。1982 年10月,明代漳州月港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召开,会后出版了论文集《月港研究论文集》。此后,李金明、廖大珂、林汀水[22]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月港海洋贸易的情况。除了月港以外,厦门港、泉州港也是研究热点,专著有:《厦门港史》《厦门海外交通》等。
2.海洋人文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海洋社会人文”开始成为研究对象。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先后发表了《关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思考》[23]《海洋迷失:中国史的一个误区》《论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磨合》等文,为中国海洋人文研究开拓了方向,奠定了学术基础。1999年蓝达居出版《喧闹的海市:闽东南港市兴衰与海洋人文》[24]从其海洋经济、社会构成及人文心态等方面对整个闽东南沿海港市发展进行整体性考察、包括福州港、月港、厦门港。2003年王荣国《海洋神灵:中国海神信仰与社会经济》以海神信仰为着眼点,通过对海神信仰结构体系、历史演变等进行研究,探讨海洋经济社会的深层表现。2007年余丰的博士论文《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厦门湾的历史变迁》、2008年蒋楠的博士论文《流动的边界——宋元以来泉州湾的地域社会与海外拓展》分别考察厦门湾和泉州湾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传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海洋文明的传承机制。2008年徐晓望的《论厦门湾周边港市的发展》[25]考证厦门湾月港、安海港、厦门港三个港口相继崛起的过程。2011年苏惠苹的《众力向洋:十六世纪以来九龙江下游两岸海洋区域社会人群研究》讨论了明清时期厦门湾九龙江下游两岸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2012年张敏的《清至民国时期廈门港海洋性聚落经济与人口结构初探》利用聚落考古学、经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厦门港沙坡尾避风坞的聚落形态、经济结构及人口变化做统计和分类,通过分析厦门港避风坞一带的经济文化内涵并梳理其历史进程,复原本地区各功能区块的分布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
三、总结与展望
第一,学界对聚落形态的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相互借鉴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成果丰富。近年以三角洲、流域、水系等地理学区划来确立研究对象及依靠现代技术手段等已成为研究热点,这些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视角上的启发、方法上的借鉴和研究范式上的参考。
第二,相较而言,人居环境学科从海洋社会人文角度切入,关注海洋聚居形态研究还是较少。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大中城市,从地区规划发展的角度探讨港口经济的转型等。较少有研究涉及历史上受海洋经济主导而形成的聚落群的形态、社会、文化、制度等。
第三,厦门湾周边区域在社会经济发展史、海洋史等学科中已有大量研究成果,规划、建筑学科中也有针对个案的研究成果。但多数的研究角度还相对孤立;分散的、专题性的研究比较突出;缺乏系统性、整体观;也缺乏对海洋聚落的网络结构、层次类型、演变内外因、文化景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第四,自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提出“中国没有海洋文明”的断论后,长久以来,受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中原中心论成了中国区域研究的范式,造成了区域海洋人文的失忆现象。批判与反思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人类在与海洋进行广泛的互动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精彩而辉煌的海洋文化。
与纪念物、艺术品不同,海洋聚落通过长期生活实践而获得重要的文化价值,其既是海洋文化遗产的物质承载者,也是地区性活态文化的保存者。从海洋社会人文的视角出发,从聚落群、聚落、建筑物的形态表征入手,探索厦门湾周边海洋聚落的兴起、发展、衰落的演变过程,解析厦门湾周边海洋社会的区域性特征、历史特征和民族特征,才能更为精准地构建遗产保护体系,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海丝申遗工作提供依据和研究基础,也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