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年大事 谋划学校未来

2021-01-16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报告院校

新的一年总是带来新的期望,2021年的到来标志着我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战略部署。职业院校学习贯彻这些精神,还是要落实到谋划好学校未来五年改革发展规划上。其重点在于根据中央新精神、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目标,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差距出发制定新的改革发展战略。其难点在于学校对相关的经济社会行业的技术变化、工作组织优化、经营方式变革以及相应的人才需求变化,由于离得远、看不清,总有看不见“全部剧本”的感觉。虽然,这些年的产教对话、校企合作缩小了人才供需的距离,一些行业、地方和院校有突破性进展,但具体到各个行业门类,较为全面、具体、定量的人才供求情况和数据分析却并不多见。所以不少学校觉得,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教育细分市场的供求信号,信息不对称使学校心中无底、规划制定难以落笔。人才供求信息不对称从来就是双方的,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的整体情况、发展潜力和改革动向也缺乏完整信息,感到有劲也使不出来。

为疏通产业与教育、学校与企业人才供求信息渠道,打破双方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僵局,教育部自2014年开始组织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简称《报告》),由48个行指委先后完成了74个《报告》。2019年完成了14个行业领域的《报告》并在2020年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陆续刊登。这些《报告》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优先选取人才需求量大面广、经济社会急需的行业开展调研。这些调研的框架比较全面,从需求方看有三个特点:一是给出了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这是人才规模需求的大背景;二是给出了行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发展、生产服务方式转变和劳动组织的相应变迁,从而发现相关行业的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新要求;三是对劳动市场进行了细分,如本科及以上、高职、中职毕业生和未经培训的高中及以下人员,分类列出不同需求比例,以及调查出企业管理经营、技术设备和生产人员等与四类人员的对应比例。从供给方看主要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列出相关专业的高职与中职院校的开办专业点数及其区域分布,给出调查时段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数量。更重要的是列出了代表专业培养质量和结构匹配度的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劳动市场的供需比例,上述市场信号也预示了供求平衡的调整方向。

摸清了供需双方的底,人才供求的吻合度就一目了然了,对一些供需匹配错位的分析就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据。这14个行业反映的问题,如人才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层次缺失、能力欠缺、素质有待提升等,都比较突出并没有预想的那样乐观。当然,进一步分析还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经济状况、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和职业教育区域不平衡的实际才能真正号准脉,调整、整改和进一步完善才会进退有据。显然,这些任务还需由地方和院校逐层细化的完善。但《报告》不仅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数据、事实与判断,而且做出了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框架。

职业教育工作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的划时代快速变化,职业院校不仅要有锐意求变的愿望,还必须识别和实现自身的发展潜力,把学校定位、专业优化、教学改革等战略变革作为未来成功的关键。即使行业调研报告全面深入,区域职教发展规划再细,也替代不了院校的落地规划。院校战略规划从谋划、实施到见效,借助招生和就业市场的及时检验,三年初见分晓、五年就定成败。职业院校需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本校专业设置、资源配置和改革要求,更接地气的调查研究和制定更具操作性、可行性的发展规划。另外,我们要牢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使命,本着共谋、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调动校外产业界、合作企业,校内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改革动力,协调内外环境,制定好、实施好学校规划,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报告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