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纺织品中纤维成分定量检验结果的差错分析

2021-01-16吴海静佛山市科信达纺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定量预处理纤维

吴海静 佛山市科信达纺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纤维成分定量检测法原理为选取适量的样本鉴别其中纤维成分,在得出结果后通过适当地方法去除样本中的纤维成分,并对剩余样本进行干燥称重处理,随后按照纤维成分含量所占百分比计算质量损失进而实现测量纺织品纤维成分的目的。从本方法原理中可见整个过程较为烦琐,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测量结果精准度不足。为降低定量检测法所获得的结果误差,对操作环节中可能影响最终结果的环节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一)因仪器因素导致的结果误差

纤维成分定量检测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测量。但是由于实验人员对专业设备的特性、操作方法等掌握程度不足,设备性能难以得到完全发挥,这就使得测量误差成为必然结果。比如,在利用烘干机对样本进行干燥后测量的环节时,由于实验人员不清楚设备性能,使得烘干温度未能达到实际测量需求,或是烘干设备无法保持恒温状态,最终导致经过处理的样本不合格,直接影响检验精度。在利用恒温水浴振荡器设备时,未能在使用前对温度以及震荡频率进行检查,最终导致测量结果受到影响[1]。此外,在使用化学药品以及天平时,如果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同样会对检测结果造成直接影响。添加化学药品是定量检测实验的重要环节,如果此环节出现偏差,定量检测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而使用电子天平进行测量时最为常见的失误为未进行清零处理以及天平门未能完全关闭,两种失误分别会导致天平灵敏度受影响以及空气流动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二)因样本因素导致的结果误差

样本是定量检测法的重要基础条件,如果未能按照实验要求选取正确的样本,那么整个检测流程完全不成立。定量检测法要求的取样原则为以纱线为基础,对包括提花分布以及组织分布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取样。但是从当前检测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所选取样本在去除含纱部分后,纤维含量较少;第二,针对色差明显的样本未能按照颜色进行划分,并进行综合采样;第三,针对色差较大的样本未能按照颜色分类进行综合取样。此外,在进行样品轮换环节时,实验人员存在失误为样品编号记录失误,这就导致制备样品的时候没有将仪器编号记录下来,样品轮换的时候就会出现检测的结果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样品的预处理,非纤维物质溶解掉,被作为可溶解纤维而计算在内,就会导致检验误差。如果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不适当,也会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

(三)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误差

由上文所述纺织品纤维定量测量原理可知,本方法过程较为烦琐,且不同环节之间联系紧密性较强,因此要求实验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实验人员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2]。但是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试验人员对检测任务严谨性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最终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二、提升定量检测法精准度的措施

(一)科学选择试验方法

当前阶段,手工拆分法、显微镜法以及化学溶解法是当前应用频率较高的纤维定量检测方法。手工拆分法的原理为利用手工方式将样本中纤维成分分离出来,并行烘干称重处理,最终根据质量结果计算样品中纤维比例,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将复杂的样本进行简化处理,规避纤维损失导致的检测结果偏差,可以有效反映出纤维成分含量。本方法适用于棉与氨纶、棉麻交织等纺织品的检验;显微镜法的原理是利用显微镜设备鉴别样品中纤维种类,在计数达到一定量后对样品截面面积进行计算,进而得出纤维混纺比。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比较适用于天然纤维混纺中的棉与亚麻、动物纤维混纺中的羊毛与兔毛等织物的测量;化学溶解法的原理为将样品的组分经鉴别后,选择正确的试剂去除一种或几种组分,将残留物称重,根据质量的损失计算出可溶组分的含量。该方法适用性较为广泛,二组分或多组分等多数纤维混纺织物测量中均可以采用化学溶解法。但是该方法的劣势在于由于化学溶剂具备腐蚀性,因此实际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纤维造成一定损伤,最终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3]。

考虑到不同测量方法会导致不用测量结果,在提升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建议实验人员首先考虑采用手工拆分法以及显微镜法,在上述两种方法无法满足测量要求时,再使用化学溶解法,以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测量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目的。

(二)优化预处理环节

在整个定量检测流程中,预处理环节是直接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精准度的直接环节。纤维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蜡质、涂层等非纤维物质,如果在实际开始测量环节之前不将相关物质去除,纤维特征会被掩盖,进而导致计算过程中将非纤维物质视为溶解纤维或残留纤维进行计算,最终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实验人员在实际开展预处理环节时应充分根据GB/T2910.1-2009中给出的方法对纤维蜡质、涂层等非纤维物质进行预处理,切实提升测量结果精度。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预处理环节是整个测量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不可因缩短检测流程或提升检测效率等目的忽略预处理步骤。

(三)采用信息化手段计算结果

定量检测实验步骤只需实验人员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流程,因此本文不做过多赘述。在完成整个试验流程后,为避免因人为计算失误导致的误差,实验人员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将原始数据输入软件中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数据处理环节应充分依据检测方法以及标准选择正确的公定回潮率与修正系数。在获得实验结果后,应对两个平行样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其绝对差值是否在1%以下,否则,应再取第三个样品重新实验,最终结果以3次结果的平均值表示。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定量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仪器因素、样本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三个方面。为提升检测结果精准度,实验人员应注意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面对试验每一个流程,尤其是试验方法选择、预处理以及最终结果判定环节,为提升纤维成分定量检测结果精度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定量预处理纤维
求解奇异线性系统的右预处理MINRES 方法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外汇风险敞口的定量刻画
基于预处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阵列DOA估计
基于膜过滤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