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环境监测中的创新性应用

2021-01-16赵陆萍钱振洁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王清芬日照市生态环境服务中心

环球市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监测体系

赵陆萍 钱振洁 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王清芬 日照市生态环境服务中心

一、环境监测工作的概述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收集和环境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检测对人类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和排放量。一般来说,环境监测包含这几个方面∶(1)环境质量监测;(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3)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同时加强治理和保护力度[1]。

二、大数据在环境监测中的意义

(一)提供新路径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日积月累的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雾霾、沙尘暴、全球变暖现象等问题不断涌现,像自然界对人类的警戒,不断在警示人们要加强对自然的爱护,加强环境治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国历来重视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但不可否认,环境治理是一个庞大体系,治理难度大、周期长。因此,创新环境治理手段,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是必然的趋势。将大数据技术创新运用在环境监测中,揭示传统技术方式无法揭示的关系,整合数据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为社会和政府提供有效整合数据资源的平台,从而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开辟新路径。利用开放的大数据平台,引导社会组织、群众、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环境保护,鼓励群众发现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建立起全面共建共享的监督治理平台。

(二)提升准确度

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一环,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以及复杂性。在实际运作中,除了要进行必要的数据监测、数据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分析当前环境整体状态,及时查找出引发环境问题的源头,探究该源头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污染程度以及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整治环境污染的方案。目前,我国各地经济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政府财政支撑不一,各地环境部门在环境监测中配备的人力、物力等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力物力的匮乏,导致各地环境部门对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缺乏有效手段。依托大数据技术,鼓励动员全体企业与民众共同参与到环境监测中,通过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实现对环境监测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到各类信息,可以完成对环境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预警[2]。

三、大数据在环境监测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数据安全意识问题

大数据技术在环境执法和监测体系中的运用,旨在提高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但在数据提取之前,必然需要对已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如何保障数据的存储的安全性是关键的一环。然而,虽然近些年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但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安全并没有快速提升,数据在安全发展方面依然层次较低,部分环保企业、环保机构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问题,对信息保密采取的手段不足,容易造成数据泄密,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二)数据安全环境问题

互联网数据整体大环境并不完善,一方面,关于数据信息保护的相关制度、法律也不健全,人们受到网络攻击,个人信息丢失、泄密,诉之于法律武器去寻找泄密渠道并采取法律措施予以惩戒的手段不多,信息保护犯罪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数据信息保护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很多互联网小企业对数据信息的保护措施不力,环境监测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在数据存储、政务数据交流等过程中,容易受到攻击,导致资料被窃取。

(三)数据清理问题

数据的收集最基础的是要有统一的制式标准。但现阶段,环境监测体系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影响了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导致环境监测整体数据采集工作松散而不成体系。在获取的纷繁数据中,还存在不少的无用无效信息,需要被识别剔除,这给数据分析工作带来了更多阻碍。

四、如何更好地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大数据

(一)构建科学的环境监测体系

大数据技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称呼,内部涵盖一系列的技术,例如卫星遥感、导航信息、车联网、互联网、5G技术等。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通常是多层次的、丰富的,而非单一的、扁平化的,一般常用的有采取数据、技术和指标融合的方式,对大气、土壤、水体、辐射、固体废弃物、噪声、行业等多种环境因素进行监测。

(二)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人是决定性因素,这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环境治理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形成良好的环境管理意识,保障大数据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就必须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这类工作人员的技术应用培训,从而推动环境治理水平整体提高。另外,创新培训方式,结合当前环境监测的具体形式和应用手段,构建动态的可持续的培训制度,通过实地应用、实验操作等方式,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切实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技术应用水平[3]。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除了构建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硬件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加大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通过实验室的建设完善,细化在环境检测过程中数据与数据之间细小差异性,获取更精准的监测数据,反作用于环境监测体系的健全,为避免环境污染提供更全面的预防措施,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在环境监测运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尽管当前的运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可逆转的趋势。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为环境监测提供新的路径,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针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但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的开发,环境监测数据在安全性和清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已知的问题,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体系,不断提升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运用技能,加强推进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强化环境监测工作的硬件设施,从而推动大数据在环境监测中的创新性运用。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监测体系
渤海海洋环境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