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背景下基于柔性化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对策探讨

2021-01-16万侃赖瑜颉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环球市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奖励性公益性工资

万侃 赖瑜颉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一、引言

自2011年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后,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就从未停止。近年来,各省、市事业单位改革纷纷落地,将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能细化为行政性事业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并将在未来的深化改革中,突出其公益属性。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公益性项目,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其资金来源均由财政全额拨款,可以说,工作内容相对固定、资金来源稳定、人员队伍流动性低。长期以来,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绩效管理方面,长期处于“无效”状态,本文将针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希望对正处于改革中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有所启发。

二、改革期间,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指标模糊

多数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年度考核是依据国务院下发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文件精神,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全单位工作人员开展考核,主观性强,缺乏科学的客观考核指标,其考核结果大多数由领导直接决定,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这种由领导“拍脑袋”决定的考核结果往往无法真实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

(二)绩效考核过程流于形式

大多数的事业单位考核以填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的方式进行,考核等级分为不合格、基本合格、合格、优秀四类,由领导直接填写汇总后决定考核等级,一整年的工作绩效考核通过填表、收表、进入个人档案来简单完成。绩效考核方式,有些是毫无客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全凭主观性判断;有些又矫枉过正,采用月月考、季季考、年度大考的方式,量化绩效指标,运用360度绩效考核方法让绩效考核工作不胜其烦,上上下下疲于应付。总体上而言,大多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过程流于形式,只走过场。

(三)用于反映绩效考核结果的奖励性绩效比例过低

现阶段我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总量核定方式是按国家统一总量水平进行统一核定,通过层层上报、层层批复的方式,确定各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这使得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优劣差异不明显,无法起到激励单位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通常绩效工资被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而奖励性绩效所占比例,大多在30%至40%左右,所占比例过低,有些单位的奖励性绩效分配甚至已经被上级单位按行政、专技职称进行了系数规定,更加无法体现奖励性绩效的意义。

(四)绩效管理缺乏激励性

正是由于大多数公益性事业单位存在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绩效考核过程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结果奖惩得不到落实,必然导致绩效管理缺乏激励性。再加之,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身存在的人员队伍由于其事业编制属性,流动性低的特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逐年降低,最终导致了工作人员惰怠、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三、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对策探讨

(一)实行柔性化绩效管理

柔性化绩效管理其本质是“人性化管理”,这是相对于刚性化单一的指标管理体系而提出的非强制性的管理模式。首先,柔性化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刚性管理基础上,是与指标化的刚性绩效管理模式相结合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其次,柔性化管理模式以各岗位价值确定各岗位绩效工资基础,各岗位价值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工作内容变化等随时进行变化调整,杜绝绩效指标有差异而绩效工资无差异的不公平现象,差别化、人性化的开展绩效考核。再次,柔性化管理模式可充分利用信息化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分析科学确定各岗位技术特点和难易程度,科学确定各岗位价值,从而选定合适该岗位的工作人员。最后,柔性化管理模式将更趋于扁平化管理模式,去除不必要的层级结构,缩短行政时间,提高上传下达的工作效率。

(二)提高奖励性绩效比例

要真正实现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必须使其考核结果具有激励性,这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双因素理论及期望理论中关于正激励、负激励、期望值等相关内容的阐述。既然绩效工资就是为了发挥其激励作用而设的,一方面,就应该提高奖励性绩效比例,由原来的占绩效总量的30%至40%,提高至60%至70%。另一方面,可针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单设专项嘉奖项目及奖金,激励个人并树立榜样作用。第三,财政部应考虑各单位不同属性,灵活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对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发展态势良好的单位提高其绩效工资总量。

(三)其他配套管理制度保障

绩效管理只是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的其中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无论制定多么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都需要其他管理制度的配合。如,针对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相对稳定,行政职务可上不可下,即是绩效考核结果不理想也无法及时做出反应的问题,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岗位聘任制的方式,及时调整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对岗位价值高、工作任务重、绩效工资高的岗位聘任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人员胜任。

四、结语

总之,在改革背景下,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发挥其公益属性,更好的完成公共服务工作,就应该进行科学的绩效管理,在单位内部积极调动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可通过柔性化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岗位价值进行科学分析、提高绩效考核奖励金额、灵活运用岗位聘任制等方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达到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作用。

猜你喜欢

奖励性公益性工资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军工技术推广专项奖励性后补助政策研究及影响分析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公益性气象信息大众传播力提升方法研究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中小学校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青少年学生不良行为奖励性强化的问题与应对
生意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