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堂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影响探析

2021-01-16郭大果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思政精神

郭大果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不但影响着日后个人发展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长久之安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因此,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更需紧密围绕着国家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才培养计划和校园发展定位为基础,在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同时整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使其掌握正确的事物发展规律,努力为我国社会发展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一、思政课堂的内涵

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应严格遵循育人和育才相结合原则,避免将思政教育刻板地套入专业教育,而是始终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不同专业的教学标准和要求,逐步向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督促学生始终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围绕着民族认同、家国情怀、道德素养、法律意识、文化传承等核心内容构建高效思政课堂,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国梦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不同专业对思政课程的要求各不相同。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已开设了文史哲学类、理工类、文学类、经管法学类、医学类、艺术类教育学类等专业,因此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时,需要重新梳理不同专业课程的结构框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方法和需传递的价值取向,深度发掘不同专业课程中隐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思政课堂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党的理论方针政策

实际上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职责与使命,尤其需要培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发展需求,朝着德、智、体、美、劳等基本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对学生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时,还应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督促学生始终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背景下,大部分高职学生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思想浪潮中,而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西方多元文化的侵袭将会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素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为保证学生政治素养、政治信念、政治态度以及政治立场等基本品质的培养效果,在渗透思政教育时不应仅局限于单一的思政课程,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其融合到课专业课程。在思政课程实际开展过程中,相关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与剖析党的理论政策方针,从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教育梦、强国梦等角度着手,强化学生对“四个意识”的基本认知,要求其发自内心地认同“四个自信”,在其日后个人发展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

(二)法律法规、党规党纪、校规校纪

每位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每位党员需遵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章和各级制度条例、法则,每位学生则应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行为准则和校风校纪。但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近年来更是频繁发生“校园贷”等恶性社会事件。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过于浅薄,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判断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或者明知不可做却还是挑战法律的底线,严重违反校风校纪、法律法规。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在遭受不公平对待或伤害后,也并未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致使其丧失了应享有的保护权。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必须加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力度,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依法治国的政策方针下约束学生的行为举止,避免学生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良行为。

(三)社会公德

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是一项漫长的周期性工作,需要从小学到高中、从日常生活到校园生活等方面着手全方位渗透正确的社会公德理念。因此,尽管不同学生遵守的社会公德不同,但在高职人才培养计划中需达到的思政教育目标相同。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衣着不整地进入课堂学习、扰乱课堂秩序、破坏公共设施、随意丢垃圾等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针对此,高职院校在构建思政课堂时,必须从新生着手渗透理想信念、诚实守信、校规校纪、文明礼仪、心理健康等基本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下的行为准则,在课余时间时时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和思想表现,并将志愿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团队协作活动、个人守纪行为等指标融合到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测评中,真正将社会公德教育渗透进具体实践环节,从而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理念的最大化价值。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凝聚了大量内涵丰富、短小精悍的智慧结晶,蕴含了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与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为其日后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但在新时代国际化发展背景下,我国逐渐受到各种多元文化的侵袭和影响,国外节庆日的氛围不亚于我国传统节日的庆贺氛围,部分学生甚至会精心为国外节日置办服饰,但对我国传统节日涉及的手工艺品却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知,致使我国大量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消减。基于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时,应着重关注中国优秀“百家”思想、民间特色风俗、传统节日等具有价值的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五)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原本就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作用,其本质上属于不同历史条件下衍生而来的集体意识,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时代精神不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标杆,还是引领时代潮流的核心所在,是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主线。因此,在构建思想政治课堂时,应积极向学生科普革命先辈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了解助力于生产发展的“铁人精神”,再引申到近代科学工作者的“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以及奥运场中的女排精神,从精神层面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带领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促使学生将各种精神融合进个人行为准则和思想素质中。

(六)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但是一种知识结构,更是能体现出个人价值的思考方式。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现象,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其中蕴含的客观规律,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检验规律的正确性,始终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理念。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个体掌握的科学知识储备并非正比关系,而高级知识分子也未必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道德素养。基于此,在思政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时,可适当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客观理性精神等观点,要求学生不盲目推崇封建迷信,自觉打压邪教势力,以辩证性思维,正确看待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之间的关系,将科学视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指我国劳动人民在制作手工时追求的精益求精的思想态度和精神品质,象征着从事我国各行业领域的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建设。高职学生在日后个人发展中势必需要为社会服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本职工作,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层面,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形成与自身职业相关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基于此,在思政教育中,应积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促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思想态度面对全体公众,依托于高尚的人文精神反映出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

三、结语

高职教育不但需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需要从多种角度出发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时,还应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着手渗透思政教育,在强化高职学生的思想素质建设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使其对自身职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更深层次地了解,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