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2021-01-16丁丽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丁丽 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

新时期,过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无法更好地满足国企内部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只有结合环境变化与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更新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方可以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着多样性,以下内容则结合普遍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新时期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结构

尽管国有企业逐步加大了内部管理力度,且职工的综合素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人力资源体系仍然存在着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人力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等诸多问题。具体如下: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的比例分配失调,或者普通员工的占比较大,而缺乏高素养、高专业技能的专业型人才。从人力资源配置来看,高技术领域未结合岗位需要合理配置专业人才或者技术人才,使得职工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与企业发展需要不相契合。此外,有些国有企业内部重要职务的工作人员满足不了职务工作需要,最终影响到企业持续性发展。

(二)管理模式缺乏先进性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间的竞争。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企业间的人才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相较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薪资水平较低,且福利有时落实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用人机制与管理机制等,导致一些综合素养较高的企业人才流失并另寻出路。

(三)人力资源管理认知有待提升

尽管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逐步认识到人才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因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正确认知,导致企业在人才选聘环节缺乏科学合理性,抑或者企业管理人员、领导层将工作重点放在职工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了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个人发展。

(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

在现实中,有些国有企业并未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职工的职业技能或者专业素养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此外,有些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意识,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抑或者担心培养后的人才辞职或者跳槽,而导致人才培养成本无法被回收。尽管有些国有企业会注重职工培训,但因所采用的培训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职工所学习到的知识或者技能的切实可行性较低。

(五)绩效考评机制有待完善

国有企业在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时,未将工作人员间的绩效差距有效考虑在内,导致绩效考核应有作用未被充分发挥出来。此外,有些工作人员对绩效考评机制存在认知上的错误,导致优秀职工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工作表现欠佳的职工也得不到相应的惩戒,进而使得国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二、新时期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所谓的以人为本是指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从职工角度出发,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人力资源在创造生产力或者使用生产力的过程中,往往会对生产力进行相应的改造。因此,国有企业想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就需要给予企业职工足够的重视,从职工角度出发,帮助职工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加大培训模式创新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对企业人才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时期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并结合企业发展与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更新与优化培训模式。在日常培训过程中,要注重技能培训与理论培训相融合,并提升培训内容的切实可行性。企业可以适度提升培训活动的信息化水平,合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化平台,积极为职工推送一些先进的理论知识或者技能知识,以此帮助职工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不断提升职工的综合素养。

(三)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竞争机制

人力资源竞争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举措。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企业应建立起以竞争为核心的人才聘用机制。在应聘环节,要全面考察职工的工作技能或者理论知识等,且只有符合工作需要的员工方可以被录用。其次,加大工作中的技能检查。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及时考察职工的技能运用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职工参加培训活动,防止技能不过关或者缺乏责任意识的职工影响到企业各项工作质量。

(四)健全劳动力市场

企业应将劳动市场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有效融合到一起,并借助市场机制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企业可以提人力资源的整体流动性,以此帮助职工接触到不同的工作领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而使得职工整体的素养有个较大程度的提升。此外,在社会招聘环节,要结合内部人才结构的不足,及时弥补岗位上的空缺,以此全面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五)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并激发出职工的工作潜能。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注重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在初期绩效管理阶段,国有企业应将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有效考虑进去,并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与绩效考核指标,以此保证绩效考核工作高效进行。其次,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应选择出适宜的绩效管理方法。比如常见的平衡记分卡方式,促使绩效管理工作从客户、财务、内部经营或者学习成长等四个方面积极展开,并从根本上保证绩效考评工作的规范化。最后,在绩效管理中,企业要与职工间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依托充分地沟通与交流,来及时发现职工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职工解决相应的问题。在绩效考核工作完成后,领导与员工间也应积极沟通,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方式。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上内容结合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