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相关策略
2021-01-16杜昕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杜昕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税务管理就是指在税收政策合法范围内,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企业的涉税项目和履行纳税义务的节点,从项目初始阶段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与税务风险。由于税务管理工作本身具有效益性、合法性的特征,尤其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平台接轨的阶段,我国很多集团公司在投资业务方面已经转向“纵横一体化”的多元发展态势,企业的项目投资、收购兼并等活动都会涉及税务管理工作。
一、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现状
(一)对税务管理认知存在偏差
部分集团公司存在着税务管理意识淡薄、税务管理认知偏差等问题,尤其在企业管理层,由于管理层人员的税务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认为税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税费核算、纳税申报,往往在出现税务问题以后才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这种事后补救的方式严重影响了税务管理工作的前瞻性,也影响了管理者决策分析的可靠性[1]。
(二)税务管理组织机构缺失
现阶段,我国税务管理体系中处于不断完善与深化的阶段,新税制改革与税收领域“放管服”,使得当前,企业所处的税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国家在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不同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企业在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方面所遵循的准则差异性越来越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财务会计人员身兼数职,在承担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税务管理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研读最新出台的税收政策与会计法规,税务筹划能力有限。当然,部分集团公司也设置了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或岗位,但由于企业下属子公司分布较广,不同地区税务机关对税收政策法规的解读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性。同一涉税事项可能在不同区域的处理方式不一致,如果集团公司未能对下属子公司的涉税操作和业务处理形成统一的规范,再加上总部人员不熟悉不同领域的税收政策,在专业性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全面把控集团公司的税务风险。
(三)高素质税务管理人员稀缺
部分集团公司存在境外投资项目,税务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项目投资所在地区的税收政策。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内的税收法规,还要对税收协定有一定的了解,便于由境外税务人员进行沟通;同时,境外投资涉及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需要经过协商以后提前完成预约定价,或者与关联企业签订成本分摊协议,为集团公司后续的税务审计工作提供充分的资料。显然,一些跨国投资的集团公司对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如果企业缺乏相应的人员培训机制,可能会给投资、收购等重大业务事项带来税务风险。
二、集团企业优化税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从多个维度提高税务管理意识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从多个角度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意识,需要企业提前做好税务管理水平自我评估工作,并确定税务管理现状与目标,为后续的税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从税务意识角度来说,集团企业的税务管理层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税务管理相关知识,提高对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做出重大业务决策之前,将税务影响作为投资项目可行性考量指标之一;同时,明确税务管理目标,以税务风险防范、税务成本控制、投资项目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基于以上目标,将税务管理工作融入日常业务当中,确保税务管理工作全面覆盖企业的业务活动。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说,集团公司要加强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以税务管理小组为核心,对公司重大税务风险进行初步识别,并编制税务风险清单,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2]。集团公司不仅需要总结历史经验,确定纳税申报的基本流程与备案资料,还需要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纳税申报过程的标准化,企业审计部门及管理层都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监督税务遵从情况,从根源上杜绝税务风险。
(二)设置专业的税务管理组织机构
集团公司应当结合自身的战略规划、经营业务、税务管理目标等,建立符合企业管理需求的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在这一过程中,首先,由于税务管理工作本身具备事前规划的特征,集团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在作出重大决策以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投资方式和商业模式对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基于此,集团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人员应当作为税务管理机构的决策成员之一,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计划。其次,在集团公司总部设置独立的税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动态收集税收政策信息;分析投资业务项目涉税风险点;分析各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应用条件;监督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措施执行现状;为下属子公司提供税务咨询服务;组织开展税务申报、税务风险管控、投资收购项目管理、转让定价等日常税务管理工作。最后,对税务管理职能进行岗位细化,并在下属子公司设置税务管理专职岗位,分别负责所在企业的税务申报、税务风险检查、税务风险防控措施制定、涉税事项沟通、区域税务关系协调等工作。通过明确不同层级的税务管理职能、建立多层级的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可以提高税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能够为后续追责工作提供制度依据。
(三)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一方面,集团公司可以围绕自身的核心业务编制税务风险管理手册,依据税种、业务、重大业务事项对手册内容进行划分。其中,税种税务管理手册主要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关键税收法规内容进行归集,并明确税务成本计算方式、纳税申报基本流程、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适用条件、留存资料管理等,主要为税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详细的指导;业务税务管理手册则是以企业经营业务的基本流程为节点,对税务管理要求和涉税业务处理提供一些建议,要求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员要严格依照此手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重大业务事项则涉及集团公司的投资活动、融资活动、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主要是对这一类重大经济事项相关的税收政策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醒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税务处理[3]。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可以定期组织税务管理机构人员开展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对重大税务风险点进行记录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具体来说,税务会计人员可以采取账务抽查、税收凭证核对等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梳理、调查、复核等方式,选定目标公司对其业务前端的涉税风险进行评估与监管,从税务亏损弥补期限、税负率、所得税占比等指标分析下属公司的税务管理成效,并评定等级,不断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四)加强对涉税人员的日常培训
为了积极适应当前的税收环境,集团公司还需要以涉税人员为主体,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税务会计人员的管理水平。具体来说,集团企业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同行交流、向第三方机构咨询、定期组织考核等方式,增强税务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为了确保社会人员树立长效的学习理念,集团公司还可以采取完善奖惩机制的方式,将税务管理工作实施成效纳入涉税人员绩效考核范畴之内,调动税务管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由于集团公司的税务数据处理量较大,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辅助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包括增值税发票进项税认证、销项税数据核对等,在信息系统内处理税务数据采集、纳税申报表编制等工作,有效提高税务信息的真实性,也能够减轻税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集团企业来说,经营规模扩展、投资领域扩张,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因此,集团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税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税务管理意识、设置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税务风险防范体系、加强涉税人员日常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规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