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预算视角的高校隐性债务成因及管理研究

2021-01-16冯双内江师范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20期
关键词:收支负债隐性

冯双 内江师范学院

一、高校债务的主要类别

(一)显性负债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定,本文界定高校显性负债是指高校作为政府会计主体,由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的现时义务。根据资产负债表列示,高校显性负债主要包括借入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和代管款项四类。

(二)隐性负债

本文界定的隐性负债是指未纳入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中负债要素范畴并且未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难以通过会计账户真实记录,但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必然发生的事项,或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高校隐性负债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或有负债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当或有事项同时满足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和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或有事项则应被确认为预计负债。或有负债科目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并未设立,但在经济业务活动内容复杂、形式多样的高校实际办学过程中切实存在。一旦高校与其他经济、民事主体发生经济、民事纠纷造成赔付事项,就会形成高校潜在资金支付义务。

2.地方债

地方债是指政府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约定一定期限内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规定:“单位实际从同级财政取得政府债券资金的,应当借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中借记‘资金结存’等科目,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科目。”这意味着在解释颁布之后发行的地方债将不再以债务形式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反映,即从显性转为隐性。

3.项目账沉淀资金

现行政府会计制度财务核算模式下,高校项目账管理区别于财政资金单独建账核算,项目资金到账时按实际上账,项目持续过程中根据实际发生费用凭票报账,项目完成后结余经费可以继续使用。此类项目周期通常在两年及以上,年度间经费使用不均衡,为满足资金需求,也为扩大学校收支规模,高校一般会放大对其年度预算收入指标的预计。此类项目年度预算收支形成收支余额,财务核算形成项目账余额,两者费用发生额相同,但由于收入预算大于项目实际上账,导致项目预算收支余额大于年终财务决算余额,最终在学校财务报表上形成不存在的资金结余。

二、高校隐性债务的主要成因

(一)“双一流”建设和更高学位授予权建设背景下高校扩张需求

“双一流”学科建设和更高学位授予权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这要求高校保障教学质量提升、进一步大量引进并留住高层次人才、同政府进行新校区置换以满足校区面积需求,从而迫使高校迈向多方筹措资金以扩大办学规模的道路,其中举借地方债成为资金筹集重要来源。2020年开始地方债不再作为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反映,而是直接作为收入进行计量,使得地方债债务由显性趋于隐性,高校财经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化。

(二)《政府会计制度》科目设置不健全,预算收支和实际财务记账存在偏差

一方面,高校作为管理形式多样、与其他经济主体业务往来密切的特殊事业单位,面临与校企之间因经济合同产生的未决诉讼、与学生之间因民事行为产生的潜在付款义务等纠纷。此类可能在未来某一时期形成资金支付义务的事项在制度上没有规定、在会计科目中难以被界定,从而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无法在高校的年度预算收支中进行体现。另一方面,《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由于期初预算编制是以历史信息和预计未来信息为基础,难免和实际执行结果存在差异,导致预算收支结余和实际财务记账余额存在偏差。

三、基于预算视角的高校隐性负债管理分析

(一)扩大教育经费投入路径

一方面应加大政府财政拨款力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同时,改革现有财政拨款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方式,根据地域差异、学科差异、创收能力差异等对弱势高校进行倾斜,放宽高校对财政拨款使用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应合理提升高校学费收费标准,按照当前全面的生均培养成本进行测算确定,增加事业收入来源占比,从而在各项经济支出成本突飞猛涨和通货膨胀压力严峻的经济环境下满足学校资金需求。

(二)优化改革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当前高等教育评估存在评价标准项目化、指标化、碎片化,评价种类冗余繁多,以量化指标替代办学特色等问题。要想正确发挥高等教育评价的办学指挥棒作用,就需要采取多手段对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进一步进行改革,例如采取更能直观反映现实的指标,探索多口径、多体系学科评价标准,鼓励高校自定指标体系,鼓励高校充分认识正确发挥办学定位,引进高校间同行评定,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核算,强化财务预算管理

一是强化财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业务培训,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准确性。二是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大局意识和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追求扩张,明确高校债务承担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降低财务风险给单位带来的发展隐患。三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将经济业务活动全面纳入年度预算收支,减少债务资金冗余和浪费。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外部信息披露,实现全面监督

高校应设计、实施、改善及持续监督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切实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和规程。同时高校应主动对隐性债权债务进行测算、监控和备查簿登记,将具体情况在决算报表说明中体现或通过公开途径进行披露。

猜你喜欢

收支负债隐性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你的负债重吗?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收支两条线”生与死
曾被寄予厚望的“收支两条线”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