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21-01-16张颖铁岭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
张颖 铁岭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因此必须努力提升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铁岭市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着力构建具有铁岭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才有可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铁岭的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除能源行业外,其它行业体系不健全,企业规模小、数量少。近些年,通过开展“项目年”活动,引进建设了一批工业项目,行业门类逐步增加,总量规模有所提升,工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2018年,全市228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7.3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8%,列全省第12位。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原材料为主的产业布局。2018年,规上工业四大重点行业实现增加值114.6亿元,增长2.5%,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7.7%。能源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2.7%,增长0.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以通用设备、汽车及零部件、专业设备、仪器仪表、电气器材、金属制品制造为主,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6.8%。农产品加工业以畜禽屠宰、粮食加工转化为主,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0.2%。原材料行业包括水泥、冶金、化工等,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
2.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陆平机器、通用重型机械、铁岭特种阀门3户企业被评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陆平机器的蒙古包房车被评为2018年省级工业设计示范产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天信专用汽车、银捷装备、泓博智源药业3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载体功能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开发区(园区)9个,包括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市级工业园区。
4.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我市成立了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对“铁岭民营企业50强”中的10家企业代表进行了表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我市实体经济存在着供需结构不平衡、发展质量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
1.从产业结构看,能源工业“一业独大”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不够,传统资源加工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高新技术制造业占比较低,产业融合能力有待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水平、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2.从创新发展指数看,铁岭产业链条过短,创新能力较弱,集中在价值链中低端,只能完成简单的初级加工,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仅依靠微薄的加工费生存。
3.从产业组织结构看,全市工业企业以招商引资为主,多数企业属于大型公司子公司或者生产基地,技术研发部门均设在外地。而本地企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者缺乏做大做强的眼光和信心。
4.从产品结构看,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以原材料、中间品等低端配套为主,附加值低。部分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生产流程智能化、设备数控化水平低,难以保证产品加工的精度与质量,产品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5.从企业经营环境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不良贷款余额上升,部分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中小微企业贷不到款、不敢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政策支持精准度和执行力有待提高。
三、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围绕重大项目、特色项目开展招商引资专项行动,研究招商策略、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是重点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对新引进的大项目、大企业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鼓励企业将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引入本地。二是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形成上下游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集聚度。三是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支持外来资金收购兼并经营困难或已停产的企业,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破解企业发展瓶颈。通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一系列措施,打出一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组合拳,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开发区(园区)管理新模式。继续深化开发区(园区)体制改革,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园区管理经营新模式。一是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使开发区(园区)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相分离,清晰界定宏观职能和微观职能、企业职能和非企业职能。二是推进运营机制改革,把绩效考核制度引入经营管理,将个人绩效与项目成果挂钩,充分调动招商积极性。三是健全联动发展机制,加强与国内顶级园区开展合作交流,探索合作共建、整合托管等发展模式,促进园区在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全方位的合作。
4.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制度成本。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提高“微政务”应用水平。推行注册登记便利化、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工作,建立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制度。发挥好政府桥梁作用,扩大金融广场金融服务一站式平台的服务范围,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产需对接、产融对接、企业对接和区域对接活动。强化服务企业力度,深入开展“千人帮千企”专项行动,帮助企业破解难题,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