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加强船员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1-01-16汤常明

世界海运 2021年5期
关键词:船员肺炎心理健康

汤常明

2020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陷入无硝烟的战“疫”之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做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总体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中国大陆疫情传播虽已基本被阻断,但全球大多数国家新冠病毒仍在肆虐。船员常年往来于世界各地港口之间,存在巨大的感染风险,且受疫情影响衍生的换班难、超期在船工作、培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船员心理健康等问题集中凸显,船员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如何加强船员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船员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于VUCA时代,即外部环境出现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等特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极大影响。

众所周知,90%以上的世界贸易运输量是靠海运来完成的,船员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船舶还担负着保障国家海上运输安全和特殊时期国家战略利益的任务。国际海事组织前秘书长米乔普勒斯曾经说过“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挨饿,另一半会受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表示:“船员队伍建设涉及培养、使用和管理等多个环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船员是集团永不舍弃的核心资源”。船员是航运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基础。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防疫用的医疗用品、食品和其他商品需要通过海运来完成,船员对各国的防疫物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医生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船员则是坚守在防疫前线的“橙衣战士”。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船员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船员常年往来于世界各地港口之间,面临较大的病毒感染风险,受各港口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还存在换班困难、超期在船服务等问题。因超期工作带来的疲劳、焦虑、心理健康等问题,会导致船员工伤、生病的发生率上升,持续的负面影响已日益凸显,应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船员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甚至有些方面是不可逆的。

(一)船员换班困难给船公司带来巨大挑战

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降低疫情蔓延风险,采取严格的人员出入境管控措施,国际船员遇到无法正常换班的困难,有些船员甚至在船超期服务18个月,身心疲劳加重,成为全球航运界共同的难题。虽然2020年4月起国内疫情逐步缓和,港口换班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强力推动下逐步放开,但国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国外航线船员换班问题仍无法解决,在船船员超期服务现象依然严重。以中远海运集团为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船服务超过8个月以上的船员达到1 049人,其中有178名在船超过12个月的船员亟盼下船休假。受疫情防控影响,国外换班政策一天一变,机票紧张且贵得离谱,再加上下船核酸检测、隔离等费用,使得船员换班成本大幅度增加,有时候还会发生航班“熔断”情况,安排好的船员上不去船。这给船员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让船员和船公司苦不堪言。

(二)船员超期在船工作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船员远离家乡和亲人坚守岗位,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是疫情中的“逆行者”。船员是一个庞大而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在海上漂泊时间太长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进而危及航行安全。受疫情影响,目前全球仍然有几十万船员超期服务滞留在船上,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关注。船上工作本来就存在活动范围有限、信息闭塞、生活枯燥、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等特点,加上超期在船工作、长时间无法下地,船员在船舶封闭空间内易出现各种心理反应,比如焦虑、抑郁、失眠、易怒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自伤、自杀倾向。2021年1月1日一艘油轮航经台湾海峡附近,船上发生船员斗殴事件,一名缅甸籍船员遭砍伤胸、腹部(肠子外露),随后经船医检查失去生命体征,此事件很可能是船员心理崩溃导致的。

(三)新冠疫情导致船员流失加剧

船员常年往来于美国、巴西、印度、欧洲、西非等疫区港口之间,存在较大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船上一旦出现船员感染,在外国港口的救治和转移等均存在巨大困难。2020年2月“钻石公主”号邮轮大面积感染新冠病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和血的教训。许多船员纷纷弃海上岸,选择一份安稳舒适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船岸工资差逐步缩小,导致船员职业吸引力逐年下降,而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船员流失。

(四)受疫情影响船员培训和考试工作遇到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给船员培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海事局的法定培训和考试,还是船公司的素质提高培训都按下了“暂停键”。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线上、线下培训均逐步恢复,但是暂停培训和考试给船员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2020年初为了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海事局于2020年1月27日暂停所有船员考试和评估工作。有船员在2019年12月参加理论考试,原计划于2020年3月参加评估考试,但此时考试工作暂停,部分船员迫于家庭经济压力又不能长时间在家休假,只能选择上船等七八个月后再下船参加评估。另外,以中远海运船员管理公司为例,2020年有意向加入船员公司油轮船队的航海院校毕业生有250余名,这些毕业生上船前须参加油轮基本安全履约培训,而当时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展培训,最终导致其中150余人放弃了航海职业。

三、疫情防控常态下加强船员管理工作的建议

船员作为特殊的群体,在保障水上运输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环境、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加强船员管理工作,保证船员队伍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加强顶层设计,将船员确定为“关键工人”[1]

“关键工人”通常是指为社会提供基础保障服务的公共部门员工,如政府、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保健等部门的员工。考虑到“关键工人”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会为之提供诸如住房补贴、教育资源倾斜、保险等激励措施,用于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从事相关工作,并为他们的工作提供诸如绿色通道等的特别支持。航运业关系着国计民生,而船员在保障航运业正常运转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建议国家将船员列为“关键工人”,并在特殊时期给予其个人和家人必要的关注、帮助和支持。

从长远看,建议尽快修订完善《船员条例》,或制定《船员法》,从法律层面提升船员福利和权益保障水平,营造尊重船员职业的社会氛围,提升全体公民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厚植海洋文化蓝色基因,进一步夯实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基础。

(二)协同内外部资源,改进船员换班工作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各国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港口限制性措施,全球供应链的有序运行面临严峻挑战。据统计,因为部分国家封闭港口,禁止船员上下船,目前全球几十万名超过合同期的海员被迫继续在世界各地的商船上工作,基本权益受到较大威胁[2]。

疫情对船员管理工作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船员换班困难,这是全球航运界的共同难题。疫情期间,船员坚守在岗、尽职尽责,在做好船舶疫情防控的同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保证国际贸易往来有序进行做出了巨大贡献。建议各船舶管理公司和船员公司在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协同”作用,认真按照“一人一计划、一船一方案、一港一疏通”要求,精准施策,竭尽全力,周密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换班工作,采取“第三国船舶船员对换”“改航线挂港国内港口”“国外港口直接换班”等措施,努力打通船员换班的堵点断点难点,破解第三国航线船员换班难题,开辟船员境外换班的新途径,用心为船员点亮回家的路。

(三)加强船员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船员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关系到企业、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船员心理健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企业和船员的共同努力。建议相关公司开通24小时心理健康咨询热线,通过邀请心理学专家录制健康辅导视频、编写心理健康ABC手册、开展船员心理健康培训课程等工作,帮助船员克服压力、不良情绪反应、人际关系困难、睡眠问题等带来的影响。公司通过开展身体健康排查、心理健康排查和遵纪守法教育的“两排查一教育”工作,加强对船员的人文关怀,了解船员的想法和需求,鼓励船员表达真实感受和诉求,进行心理疏导,缓解船员在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3]。考虑疫情期间船员上岸就医困难,建议公司为每条船舶配备“船员健康远程监控系统”,定期将收集的船员健康数据打包发送给陆岸的健康数据云平台,设计紧急预警和智能救助系统,以便公司掌握船员的健康数据和思想动态。另外,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切实做好船员及家庭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工作。船舶方面,船长应主动关心下级船员,号召船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分休息时间;船上尽可能为船员提供健康、可口的伙食,促进膳食平衡;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增加互动,在船上建立互帮互助的良好集体氛围。

(四)加强疫情期间的船员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广泛传播性、复杂危害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传统线下培训已无法适应疫情时期的船员培训需要,完全用线上培训代替也达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有些实操培训必须采取线下集中的方式进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和应用,公司可以创新培训手段,建立线上和线下融合式培训方式,模拟器、避碰等实操培训采用线下面授培训方式,岗前培训、两排查一教育等素质提高培训采用钉钉、腾讯等线上培训方式,结合使用“问卷星”软件,解决线上培训的考勤、问卷调查和考试等诸多问题。无论线下还是线上培训,授课教师都要提前备课,做好PPT,教学时采用提问、互动等教学方式,避免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同时要做好培训记录,解答船员提出的问题,帮助船员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

(五)加强船员职业规划,打通船岸交流渠道

目前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人们普遍认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恰逢疫情的爆发,人们对船员的贡献及其在全球供应链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新认识。但是受海陆工资差额逐渐缩小等原因,大多数船员不再将船员当作终身职业,都希望在获得一定的海上资历后转到岸上航运公司、海事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继续工作。要加强船员职业规划,秉承船岸人才“一体培养、联动发展”的思路,打破船岸岗位泾渭分明、人员单向流动的壁垒,坚持船舶工作和岸基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打造一支既是优秀船员又是优秀陆岸管理人员的“双栖制”高素质专业化船岸人才队伍,打通船岸交流渠道,建立起船岸轮换任职、常态化岗位交流、双向有序流动的动态机制。

四、结语

我国是航运大国,也是船员大国,船员是航运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基础。国际海事组织将2020年“世界海员日”的主题确定为“Seafarers are Key Workers”。建议我国主管机关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将船员确定为“关键工人”,并采取措施为船员及其家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相关公司应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切实做好船员换班工作;同时加强对在船船员的心理疏导和健康监测,将关心关爱船员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船员肺炎心理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中韩船员沉船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