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山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1-16罗溢枫

关键词:卫生室饮用水传染病

罗溢枫

(湖南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2],传染病可分为甲类(鼠疫、霍乱等)、乙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肺结核)、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三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 研究问题和方法

目前,国内学校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3]: 第一,学校传染病事件在所有传染病事件总数中占有较大比例.2006年至2008年分别为76.38%,80.83%和82.89%.第二,学校常见传染病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及风疹.水痘占40.58%,流行性腮腺炎占24.18%,风疹占13.11%.第三,学校传染病事件中,农村中、小学校所占比例高于城市,但呈下降趋势.2006~2008年,全国农村小学报告传染病事件2801 起,中学报告596 起,合计3397 起,占总数的63.88%.虽然农村中、小学校所占比例比城市高,但农村中、小学传染病事件呈逐年下降趋势,城市中、小学呈上升趋势.第四,地区发生不平衡.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发生较多,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发生较少.

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岳阳市君山区18 所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其中1 所城区高中,3 所初中(1 所城区初中,2 所农村初中),14 所小学(4 所城区小学,10 所农村小学).主要采用访谈调查及现场调查法.访谈题目以文[1]和文[4]中问卷调查题目为蓝本,参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5](以下简称《意见》)中青少年休息睡眠及日常体育锻炼时间的规定,以及《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6](以下简称《标准》)中关于各年级体育老师配备要求,设计访谈问题.访谈问题包含八个方面: 学校基本信息、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卫生室或医务室及专业卫生人员配备、食堂卫生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学生作息及饮食习惯、体育课开设及体育老师配比以及停课应急措施、疫情期间网课授课现状.访谈对象为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副)校长、教育行政主任.数据主要使用Excel 软件建立传染病事件信息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此外,还采用现场调查、询问等方式,对18 所中小学校医务室或卫生室及卫生保健人员配置、学校食堂及饮用水卫生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2 现状分析

2.1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和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包括: 传染病疫情防控领导组织、报告管理部门以及报告人员.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包括: 传染病疫情报告,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消毒隔离,传染病愈返校管理,疑似传染病病例及病因排查登记制度等[7].

君山区18 所中小学校中,8 所学校以文件形式建立了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领导组织机构,占比44.4%.设置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的有7 所学校,占比38.8%.配备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的学校有18 所,占比100%.此外,18 所中小学校中,7 所学校制定了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占比38.8%.8 所学校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消毒隔离,传染病愈返校管理,疑似传染病病例及病因排查登记制度,占比均为44.4%.14所小学均制定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管理制度,占比100%; 0所学校制定停课和应急接种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以及学生个人健康档案建立制度.本次对君山区18所中小学校调查结果显示: 君山区中小学校在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停课和应急接种、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的落实,以及建立学生个人健康档案等方面相关调查指标率均低于40%,这一结果明显低于重庆、上海等地区的调查数据[8,9].

2.2 学校卫生室或医务室及专业卫生人员配备不足

对于多数学校而言,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在校医或保健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他们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数量的多少与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整体水平.《标准》规定: 寄宿制学校或600 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按600 ∶ 1 的比例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 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但调查发现,君山区中小学校在医务室或卫生室的设立、校医或保健教师的配备、校医务室或卫生室硬件设施配置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18 所被调查的中小学校中仅1 所城区学校建有医务室或卫生室,且持有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占比5.5%.18 所学校中医务室或卫生室有自来水洗手池的为0 所.学校储备常规消毒药品,配有体温计并设置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隔离留观室的占比44.4%.此外,全区仅1 位在职在编校医,这与《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不符.但这一现状与多数研究发现一致,部分学者调查发现学校应设卫生室或保健室数量不足,卫生专技人员或保健人员数量不够[1,4,8]且部分人员未受过专业的医疗卫生相关知识培训[9].

2.3 学校食堂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低

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不善极易造成肠道感染病的出现及传播[7],饮用水污染将导致介水传染病、急慢性中毒等发生.根据《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学校食堂应持有卫生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应持有健康证,学校食堂每日清洁次数应不少于3 次,每周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并用消毒剂全面消毒.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君山区中小学校普遍重视食堂卫生管理工作,食堂均持有效卫生许可证,将消毒和未消毒餐具分开存放、生熟食分开加工、配备防蝇防鼠设施.学校饮水机均持有效卫生许可批件,饮用桶装水的学校能够做到合理、卫生、安全地存放桶装水,但桶装水存放间均未设置饮水机清洗消毒处或二次保洁柜,且仅有44.4%的学校制定了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尽管君山区中小学校在食堂及饮用水卫生管理方面仍存在少许问题,但这一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学者在深圳和宁夏的研究发现.文[7]调查深圳市宝安区56 所中小学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管理现状,发现该区部分学校未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堂进行消毒,导致老鼠、苍蝇、蟑螂等害虫滋生.学校饮用水设施简陋、净化过滤工艺不完善、加热消毒不规范以及供水管道设施老化导致该区中小学及托幼机构直饮水受到污染,细菌总数超标.宁夏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条件差,受地域及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学校饮用水水源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改造,自建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均存在设施设备清洗消毒、水质消毒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问题[10].

2.4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不够

学校防控在传染病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学校除设立传染病防控管理机构,制定并积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外,还应让学校医务室开展健康宣教,提升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加强防范意识[11,12].根据调查,君山区18 所学校中44.4%的学校定期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活动,宣传形式主要为张贴海报,举行相关主题黑板报竞赛,利用课间操时间,邀请学生或教师宣读相关内容.全区唯一一名校医在过去一年内,参加过两次传染病防控培训.14.3%的学校开设传染病预防知识课程或讲座,所有学校均未开设卫生知识健康课程.这一现状与多数研究发现一致,有学者调查发现学校免疫宣传工作不到位,教师及学生家长对于免疫预防的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高[13].

2.5 学生作息及饮食习惯还需改良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仅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保证,也是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前提条件.《意见》中规定: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 小时,初中生9 小时,高中生8 小时.依据18 所学校作息时间表(秋季),高中生每晚仅有7 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这一现状与《意见》中相关规定不符.有学者调查发现导致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课业压力过大,尤其是中考、高考的压力,使初三、高三学生睡眠时间显著减少[14].

为淡化等级思想、阶层意识,追求精神放松以及身心愉悦,合餐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是中国社会典型饮食文化特色.2003年,“非典”爆发后,人们意识到合餐制的不足以及分餐制在预防疾病传播、促进健康等方面的积极意义[15].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8 所中小学校积极倡导、落实分餐制的施行.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感染风险,保证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2.6 体育课开设及体育老师配比不足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开齐开足体育课”,学校体育课程保质保量开设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发育,增强免疫力.18 所参与调查的中小学校中,14 所小学每周开设4 节体育课,3 所初中及1 所高中每周开设2 节体育课.各中小学校每周体育课开设时长符合《意见》中相关规定.但体育教师配比严重不足,除高中外,仅66.6%的初中学校以及42.8%的小学学校,体育老师配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村小学体育老师数量不足,其中6 所小学没有专任体育教师.这一结果与多数研究发现一致,农村体育教师数量不足,30 余所农村小学没有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学质量难以保证[16].

2.7 停课应急措施及疫情期间网课授课现状不佳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不仅使工人复工遇阻,学生复学同样艰难.为保证学校教学进度及学生学习进程顺利完成,“停课不停学”政策应运而生.为响应此号召,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积极运用网络开展教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18 所学校均未制定停课应急措施,其中17 所学校在此次疫情期间,选择“钉钉”作为教学平台,1 所城区小学选择“小盒课堂”作为教学平台.18 所学校教学形式均为直播课,教学内容为教材内容,教学主体为各任课教师.但16.7%的农村学校,学生网课参与率不足90%.主要原因为: 第一,部分学生家庭生活水平低,无智能手机; 第二,家住农村,没有网络且手机信号差; 第三,家长不配合或家长不在家,学生自制力差.该调查结果与部分调查发现一致.文[17]对河南省H 县中小学校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儿童在线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包括: 儿童在家学习缺乏家长有效监督; 学生不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家校沟通不及时; 农村地区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了解在线教育; 家长在外务工,儿童多为留守儿童; 缺乏基本设备设施.

2.8 城区与农村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差异明显

此次调查发现,君山区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的设立与管理制度的制定、学校卫生室或校医务室及专业卫生人员配备、学校食堂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和体育课开设及体育老师配比五个方面.这一调查结果与重庆市、宁夏相关研究发现一致.文[8]调查发现重庆市城区学校传染病防控落实情况明显优于郊县学校,郊县学生患有呼吸系统传染病和与生活饮水有关疾病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城区学校.因经费原因,宁夏多数学校不能每年开展学生健康体检,且农村学校学生健康档案建档合格率、卫生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配备合格率较低,后者仅21.03%[10].

3 建议与对策

3.1 明确学校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职责

明确学校主体职责,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规章制度; 食堂、饮用水、教室、宿舍等做好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定期体检和入学接种工作.第一,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规章制度.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方面: 传染病疫情报告,晨、午检,传染病隔离、停课和应急接种.学校应强化每日检查,因病缺勤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报告.第二,做好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学校需提高对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如制定学校直饮水水质评价标准,合理设计水质自检的频次及内容[7].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需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清洁,降低中小学在校师生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概率.第三,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定期体检和入学接种工作.学校应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及学生家长开展相关宣教活动,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做好定期体检及入学接种工作,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2 明确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的职责

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团结协作,认真履行管理、监督职责,加强沟通,充分体现联防联控机制.第一,监督学校传染病防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为了督促中小学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教育和卫生监督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定期检查,记录存档,并根据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督促当地中小学加强卫生及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学生健康体检管理规定.对传染病防控不到位的学校,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18].第二,保障学校卫生室设立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共同研究解决基层学校卫生室硬件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软件建设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水平.为确保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比达到《标准》中相关规定,各级教育部门应增加校医编制,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10],增加投入,完善学校卫生室医疗设备配置.第三,监督学校食堂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为保证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饮用水干净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卫生行政部门也需加大对学校饮用水卫生的监管力度,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7],确保师生饮水卫生安全.督促学校食堂完善防蝇防鼠设施,以消除传染病发生的潜在传播隐患.第四,定期培训.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对学校卫生室专业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及教师开展医疗知识培训,学习常见传染病的病症知识、防控知识及防治技能,提升其健康管理意识[18].第五,缩小农村与城区中小学差距.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财政投入,缩小城乡中小学传染病防控水平差距,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新一代教育网络基础,构建教育现代化智能技术平台,提升教育水平.

3.3 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

网络教学新模式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体三方面对学校和各科任课教师提出新要求.第一,新教学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形式: 直播课、录播课以及翻转课堂.录播课要求教师提前上传课程视频,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观看完视频后,与同伴讨论并按时完成和上交作业; 翻转课堂则要求学生提前看完课程视频,然后教师通过网络直播答疑解惑.第二,新教学内容拒绝教师照搬学校课表,仅单一地将“传统线下课堂”转变为“线上课程”.新教学内容应鼓励学生从课程回归生活,例如道德与法制课,可结合疫情防控现实,组织学生开展道德主题和法制问题的探究学习[19].第三,教学主体可从各任课教师转变为教研组优秀教师,其他教师做好辅助工作,例如帮助管理网络班级教学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此外,教学主体可由教师下放至家长或学生自身.一方面,鼓励家长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助于其通过亲子活动加深亲子关系; 另一方面,通过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选择权可以锻炼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

4 结束语

君山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制定与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校医务室或卫生室设置以及校医或保健教师配备上与国家有关规定差异明显,学校针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网络教学对学校及各任课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各中小学校及教师应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卫生室饮用水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饮用水反渗透膜元件验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应用
卫生院代村卫生室采购基本药物会计实务探讨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安徽省“百医驻村”行动常态化
“减塑”水站
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