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精神在高校的育人功能与路径探析
2021-01-16方鑫
方 鑫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党委工作部,福建 漳州 363000)
谷文昌同志以其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经过14年的艰苦创业,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宝岛,创造了“东山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要求大家以谷文昌为榜样,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可以说,谷文昌精神是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体现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取向。当前,将谷文昌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会使之成为生动素材和典型案例,得到大学生的认知与认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谷文昌精神育人的思想探源
1.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精神是谷文昌精神育人的理论前提
人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人的本质及其价值的密切关注。相对于西方人本主义,不会过多强调人的本质的抽象性,去探讨人的价值及意义。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在他看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通过实践进而实现个人发展。关于人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他为这个社会贡献了多少,人只有在社会贡献中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关切,是将其自身作为一种人的实践,进而实现人的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的三者统一去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人学精神不仅要关注“人”的主体性及其存在意义,也要关注作为社会存在的各群体、各集团利益的实现与维护,还要关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需求、价值和利益的不同指向,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大学生要学习谷文昌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精神中寻求理论依据,使青年学生通过其实践活动,实现个体成长成才,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是谷文昌精神育人的理论核心
接受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接受表征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于客体的认同与接纳[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接受主体(受教育者)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完整的活动过程[3]。其中,受教育者是接受活动的主体,其具有独立、自主的自觉意识,能够根据主体需要去选择和评判,吸纳和践履。可见,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特别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接受主体最主要、核心的客体对象。内容所具有的认知的正确性和价值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速度与效率。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接受的可行性与接受主体的成长经历、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密切相关,主体要主动接受、乐于接受,才能内化为政治品质和道德观念,外化为主体自觉的行为。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较高思想觉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其接受的内容应是坚持政治导向,符合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精神文化。谷文昌精神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与社会发展相契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急需学习和发扬的红色文化资源。
3.中国共产党的榜样文化是谷文昌精神育人的理论基石
榜样文化往往以先进模范的道德实践、典型示范、宣传发动为内核,使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崇尚向上的文化场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产生推而广之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实现多元价值观的整合、提升。在现实生活中,榜样文化表现为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价值理念,反映当时社会主张并传承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行动方式。可以说,不同时代的榜样人物是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诠释者和践行者,其品格与美德随之转化为行为准则,引导和激励着人们的正向行动,是一种具有价值导向的精神文化。可以说,这种文化正契合当时国家的主流价值与核心观念,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彰显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榜样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从而引领了社会风气,凝聚了社会力量,促进了社会发展。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是指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关于培育、宣传、运用榜样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这种文化具有示范性和感召力,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其内在精神品质,以能否弘扬高尚道德、引领社会发展为其内在的价值定位。200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8次点赞谷文昌,赞誉他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可见,谷文昌精神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为此,高校倡导用谷文昌精神育人,这既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
二、谷文昌精神育人的功能
1.奋斗精神的导向功能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是谷文昌一生的坚守,他始终牢记党员身份,把党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做到“心中有党”。2019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4]谷文昌正是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困难挫折面前经受得住考验,不懈奋斗。1950年,谷文昌参加南下解放部队,在完成苏沪杭的任务后,上级要求他们接管福建东山。面对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同志有畏难情绪,谷文昌挺身而出:“只要是中国的土地,共产党员就有责任去解放,去建设。”[5]11虽身患肺病,他还是以坚强毅力,忍着病痛完成解放东山的任务。来到东山,面对身处风、沙、旱三大灾害,大批群众逃荒乞讨,谷文昌说到:“既然加入共产党,就有责任解救受苦受难的群众。”[5]19他以“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誓言,“战天斗地”治理风沙,充分体现了他崇高的党性修养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谷文昌用其奋斗的一生践行着共产党人的信仰,给人以强大感染力和精神力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事例。高校弘扬谷文昌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以榜样为楷模,更好地激发学生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内在精神动力,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利益观和价值观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2.公仆精神的示范功能
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是谷文昌不变的情怀,他视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践履“为人民负责”的诺言,做到“心中有民”。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说到:“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到最多的就是人民群众,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同样,谷文昌走到哪里就说“要关心群众生活”,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作为其行动准则。国民党溃败退到台湾前,在东山抓走4 792个壮丁补充军队,留下的鳏寡孤独成了“敌伪家属”。谷文昌本着“共产党人要敢于面对实际,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冒着政治风险向县委建议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这一务实为民的举动赢得东山人民的敬重和爱戴。他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修路筑堤、挖打水井、建港造盐田等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要求什么,群众要求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每逢清明节,东山人民都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谷文昌的公仆精神得到群众的深切认同和无限敬仰。应该看到,谷文昌精神的崇高品质,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具有示范和教化的功能,向大学生彰显着榜样的力量。高校要通过言传身教,积极弘扬谷文昌精神,教育和指引新时代大学生去学习先进、效仿先进,成为优秀。
3.担当精神的塑造功能
真抓实干、敢于担当是谷文昌过硬的作风,他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一直咬住一直做下去”,做到“心中有责”。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7]作为社会中的人,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历史课题,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8]在面对群众提出的100万条的批评意见,谷文昌说到:“我代表县委表示诚恳接受,并决心改正错误。”又说:“县委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推诿。”[5]85这种担当精神赢得全县人民的信任,也树立了县委领导班子“火车头”的良好形象。三年困难时期,东山有20%左右的群众因缺粮而患了水肿病,谷文昌心如刀绞,立下军令状:不准在东山饿死一个人!他要求县委领导、干部和群众同吃,并发动干部下乡组织农民抢种快熟作物,保障群众的“粮食供应”。可见,谷文昌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为老百姓办实事,求实效,他认为“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当前,谷文昌精神在高校的塑造功能,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向谷文昌学习,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拉近主流文化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4.奉献精神的熏陶功能
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是谷文昌恪守的准则,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子女,不搞“特殊化”,做到“心中有戒”。马克思早在青年时代就立志要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9]。在他看来,我们要投身到人类的解放事业中,为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人生才会获得幸福、有价值。谷文昌在东山工作期间,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就怕脱离群众,给国家造成浪费,他说到:“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5]182解放初,谷文昌妻子史英萍担任民政科科长,工作中有很多次调薪机会,谷文昌都是主动放弃。1976年,谷文昌小儿子高中毕业,按政策规定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工作,但谷文昌坚决不同意,说到:“我是领导干部,就要带头。我要不带头,底下的工作怎么做呢?”[5]221他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坚守底线,以心中的“畏”,赢得了东山人民对他的“敬”。谷文昌的言行处处彰显着真善美的精神品质,必将营造一种无私奉献、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熏陶和涵养着每一个高校学子,使每一个人无不被其所打动,所感染,从而得到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升华、精神的鼓舞和情感的共鸣。
三、谷文昌精神育人的路径思考
1.融入课堂教学,强化谷文昌精神的思想引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将谷文昌精神作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坚定我们的政治信仰,提升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要注重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在讲授党史、党建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展示谷文昌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感人故事,以生动形象、乐于接受的方式吸引和感染每一个青年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谷文昌精神内涵和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实现学生对谷文昌精神的认可与内化,使之成为思政课教材内容的鲜活事例和生动诠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性教育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作用,多讲讲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多讲讲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各条战线优秀干部的模范事迹。”[10]大学生在谷文昌精神的教育和引导下,将不断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感悟谷文昌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全面发展。
2.融入校园文化,突出谷文昌精神的价值塑造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在他看来,人既是自然界的主体,又在外界环境的熏陶下,受到影响和改变。高校要发挥谷文昌精神的育人功能,就要挖掘和凝练谷文昌精神的内涵和特质,将谷文昌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于无形中传播谷文昌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党建活动中心、校园宣传栏、电子屏、广播等各种渠道,加大对谷文昌先进事迹、感人语录的宣传报道,使谷文昌精神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为学生认知,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让谷文昌精神成为烙在每一个大学生情感深处的文化符号,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可以开展“谷文昌精神”征文、演讲、书画、手抄报等各类文体比赛,或通过学习会、宣讲会、座谈会等形式,在校园中开展“谷文昌精神在行动”“我与谷文昌精神同行”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学谷文昌精神活动,扩大谷文昌精神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融入实践育人,注重谷文昌精神的情感体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切身体验才能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获得感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2]为此,高校培育和弘扬谷文昌精神,不能仅限于单一的理论灌输,还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这是突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所在。因此,把谷文昌精神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谷文昌精神,并由思想自觉走向行动自觉。第一,可以组织学生到东山实地调研走访、参观历史遗址,深入了解谷文昌在东山的历史贡献,以及东山人民对谷文昌的情感认同,让学生真切体会谷文昌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从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追求,增强学生自立自强、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勇气。第二,可以情景教育的形式,充分挖掘谷文昌精神的励志事迹,把谷文昌精神的鲜活素材排演成话剧,让学生进行自导自演,再现历史场景和英雄人物,使学生在体验中入情入景,激发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融入网络元素,拓展谷文昌精神的教育空间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范式和生活习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特点,也要合理借助网络技术平台的优势,把谷文昌精神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广泛宣传。高校要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开设“学习谷文昌精神专题网”、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作为谷文昌精神的宣传教育平台,上传以谷文昌为题材的精品推文、电视剧、微视频、微故事、微课程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呈现谷文昌精神,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谷文昌精神的榜样教育作用。同时,要建立各种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网络教育的便捷、高效、实时、互动等特点,增强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日常互动。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与教师平等对话,共同讨论谷文昌精神内涵及其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作用,更好地突显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育人价值。
四、结语
谷文昌精神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典型案例。应该看到,谷文昌精神育人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榜样文化三个方面探寻谷文昌精神育人的理论前提、核心和基石,并对谷文昌精神蕴含的功能进行分析,即奋斗精神的导向功能、公仆精神的示范功能、担当精神的塑造功能、奉献精神的熏陶功能。在功能分析的指引下,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育人、网络元素四个方面探讨谷文昌精神育人的可行路径。旨在为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策略建议与决策参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榜样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