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要点探讨

2021-01-16陈晓莉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1期
关键词:拆模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陈晓莉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建筑工程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带动民生建设。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加强研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展开作业,保证顺利施工。

一、混凝土制备技术

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大厦开始进入建设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时代发展要求,应当灵活应用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有效应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实际情况,展开科学配比与拌和。一方面,当施工作业人员对混凝土材料配比制定阶段,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基于工程施工情况,科学制定配合比方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能够符合施工质量标准,这样,成本支出也能够在可控范围内。与此同时,应当将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用量误差进行合理控制,如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拌和水用量、骨料用量等均要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内。在工程施工前期,建设单位单位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展开小规模的混凝土试生产作业,并基于试生产作业结果,进一步完善配合比方案[1]。另一方面,因为混凝土搅拌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强制式搅拌和自落式搅拌。通常而言,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使用的混凝土类别为轻骨料混凝土时,主要应用强制式搅拌法完成混凝土拌和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外界环境因素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在此情况下,需要充分考量气候变量,将混凝土拌和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常规天气混凝土拌和一般是在2分钟时间内,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将混凝土拌和控制在3分钟时间内。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施工作业人员能够在施工开始之前就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问题,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混凝土搅拌作业。整个混凝土浇筑高度也需要合理控制,保证浇筑高度处于不超过3米的范围内。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期间,施工作业人员需要预先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水泥砂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将水泥砂浆进行填充、明确混凝土浇筑厚度。当确定混凝土浇筑高度后,灵活调整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确保整个施工作业都在可控范围内。在施工之前,还需要提前进行施工场地清理,检查钢板支撑结构、预埋件等构件的具体安装位置和安装数量,为后续混凝土浇筑作业提供质量保障。

当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施工作业人员既可以展开混凝土浇筑工作,促使混凝土浇筑量、浇筑速度都在合理范围内。当处于振捣环节时,需要合理控制振捣棒和预埋件的距离,秉持“快插慢拔”的施工作业原则,当建筑施工混凝土表面已经出现泛浆后,完成整个混凝土振捣作业[2]。与此同时,施工作业人员需要进行实时观测,对支撑支架、模板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监测模板出现偏移等不良反应,需要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停止混凝土浇筑作业的继续进行,保证作业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分层混凝土浇筑施工,则需要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切实减少施工缝的出现,保证混凝土浇筑能够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三、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施工作业人员在浇筑、振捣作业完成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展开混凝土养护工作,营造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的养护环境,保证混凝土能够正常进行凝结硬化,从而切实发挥水泥水化的作用。通常而言,最为常见的混凝土养护技术主要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种。

第一,当施工作业人员对混凝土施工展开自然养护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合理选择覆盖洒水、喷淋洒水、人工浇水等方式,予以混凝土表面适量的水分供给,强化混凝土的湿润度。与此同时,当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一天到两天后,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将模板松开,并对建筑工程施工场地进行洒水养护,保证工程施工效果。

第二,当施工作业人员对混凝土施工展开蒸汽养护时,在混凝土静停环节,需要将温度设置在5℃以上,当完成浇筑作业4到6小时后,可以进行升温,促使温度处于10℃/h,进而恒稳环节,则需要将混凝土内部温度设置在60℃左右,促使整个混凝土浇筑施工都能够处于合理范围内。

四、混凝土拆模技术

混凝土拆模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如果拆模时间不当、拆模顺序不合理,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在此情况下,应当加强混凝土拆模处理分析,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首先,合理控制拆模时间,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质量要求、施工场地环境特点,科学设置拆模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拆模时间过长,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定型,如果拆模时间过短,混凝土施工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其次,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充分考量混凝土承重能力,按照承重压力从小到大的顺序完成拆除作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场地条件、具体施工技术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拆模也并非始终保持相同顺序,需要工作人员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合理规划拆模顺序,避免由于拆除作业对工程质量造成破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要点展开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想要切实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展开混凝土制备、浇筑、养护、拆模,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实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全方位质量把控。

猜你喜欢

拆模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建模与拆模:华杰课堂改革的一个剖面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