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倔”的京张高铁
2021-01-16汤杰
汤 杰
2020 年12 月30 日,连接北京和张家口、全长174 公里的高速铁路——京张高铁开通一周年了。这条高铁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高铁,速度最快、水平最高。在它开通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发来贺信,夸奖它意义重大。
队员们如果想认识这条高铁,可以从它一个有趣的特点——“倔脾气”开始。
说到京张高铁的“倔脾气”,还得先从它的“爷爷”——京张铁路说起。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修建于1909 年,如今已有111 岁。这条铁路“爷爷”,当年很“倔”。从北京到张家口,别看距离不远,但是中间隔着大山、峡谷,自然条件非常复杂。当时,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肯定建不成京张铁路!但是,有一个叫詹天佑的中国工程师,带领聪明的中国人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把这条铁路建成了,为中国人争了气。大家说说,京张铁路的“脾气”是不是很“倔”呢?
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
时间过去了100 多年,现在的中国比当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是世界第一。虽然当年詹天佑爷爷修建铁路时面临的很多困难,如今已经算不了什么,可京张高铁的“脾气”还和它的“爷爷”一样“倔”。
第一,非要把高铁修在马路下。京张高铁的起点在北京城区的西直门。为了减少高铁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和轨道横穿路面对交通的影响,建设者们决定把城区的这段高铁修到地下去。这样一来,要花更多的钱——在地上修高铁,每米大概需要4万元;在地下修高铁,每米大概需要28 万元,要费更大的劲——这段高铁要从3 条地铁和86 条水、煤气等管道中间穿过去,距离它们最近的地方只有0.8 米,真是一点儿差错都不能出!
为了百姓的舒适方便,京张高铁就这样建成了!中国的建设者们硬是把这个难得像“豆腐里面打洞”的任务完成了。大家说,京张高铁“倔”不“倔”?
第二,非要把车站建在大山里。京张高铁有一段路线要穿越八达岭长城。长城可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为了保护长城,京张高铁的八达岭车站建在了长城脚下102 米的大山深处,成为世界上最深的高铁站。在山里挖个洞都费劲儿,更何况要修建一座车站呢!但是,为了保护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京张高铁八达岭车站就这样建成了!
同时,为了减少施工对长城的影响,京张高铁还采用了最先进的精准电子雷管爆破技术,在山体里每爆破一次对长城的影响,只相当于人们在长城上跺一下脚。中国的建设者们硬是把这个难得像“玻璃下面点炸药”的任务完成了。大家说,京张高铁“倔”不“倔”?
第三,非要把大桥放在岸上修。京张高铁要通过官厅水库,这里可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需要严格保护周围的环境。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修建铁路桥对水库的污染,建设者们想了一个绝招——把大桥的桥梁放在岸上做好,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将桥梁放到水上去组装,尽量减少在水上施工的时间。一个个几百吨重的桥梁,有几万个部位要一一对准,稍有偏差就装不上啦!建设者们采用顶推的方式,把做好的桥梁一节一节地从岸边向水库中心推进,成功修建了漂亮的官厅水库特大桥。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国的建设者们硬是把这个难得像“用吊车拼积木”的任务完成了。大家说,京张高铁“倔”不“倔”?
这条170 多公里的京张高铁,在修建中发生的类似上面的实例还有很多。
队员们,现在明白了吗?100 多年前,京张铁路的“倔”,是为了给中国人争气;100 多年后,京张高铁的“倔”,是为了给百姓造福。一百年间,一脉相承、一直不变的是中国人永远奋斗、永远向上的精神。这样的“倔”,队员们应当好好地学习。
【小链接】
用盾构法挖隧道
在城市的地下挖隧道,由于不能把地面“剖”开来挖,往往需要用盾构机通过“盾构法”来实现。盾构机就像一条“钢铁大蚯蚓”,它的最前面是刀盘,旋转着“啃”掉遇到的石头、泥土;刀盘后是螺旋排土器,将刀盘“啃”下来的泥土和石块运送到皮带传送机上,再由渣土车运出隧道。之后,再由管片组装机把刀盘钻出来的洞贴上管片,让土洞变成隧道。建设者则在控制室里控制盾构机的推力、速度和方向等。
上文中说到的在北京城区地下修高铁,就是用盾构机来挖隧道的。这台盾构机的名字叫“天佑号”,大家知道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谁吗?